对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的分析研究

2017-06-15 14:29席传浩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全职俱乐部比例

□席传浩(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对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的分析研究

□席传浩(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本文旨在分析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的现状、现状出现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等,根据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提出科学地建议,进一步完善体育培训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发现:(1)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主要以四种模式存在,其内部因子存在动态的变化;(2)四种模式存在的体育培训体系参与者的社会角色、服务对象、收入等存在很大的差异;(3)出现差异的原因存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其发展趋势在兼职、俱乐部以及公司方面有不同特点。

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存在模式主客观因素

前言

首先,体育培训包括体育健身培训、体育休闲娱乐培训、体育表演培训、体育技术培训等,但培训对象都以运动的主要形式接受培训。其次,培训内容都是围绕体育展开,在培训宗旨与培训方式,培训对象与培训地点等不同因素下,体育培训体系的资源合理整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大优化,所以体育培训合理的择优弃劣对其发展的空间以及地位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国内体育培训体系在大城市发展较好,而在三四线城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川东北地区的体育培训体系的数量、规模、种类等情况无人知晓,因此,对其展开分析研究势在必行。

1、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的现状分析

1.1、体育培训体系中参与者现状分析

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主要以个人、团队、俱乐部、公司四种模式存在。但是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不同社会角色在参与者中的所占比例不同,如表1所示。其中以个人和团队模式存在的参与者多为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6.39%和87.31%,只有部分老师参与,两种模式总共为17.74%;但以团队形式存在的参与者中没有全职专业人员。以俱乐部和公司存在的大部分都是全职专业人员,所占比例分别是61.95%和81.73%,当然其中不乏有部分在校大学生担任兼职工作,只占到了32.66%和17.20%的比例。

表1 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参与者所占比例

1.2、体育培训体系服务对象现状分析

四种主要模式存在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不同服务对象在不同模式的培训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是大不相同的。如图1所示,在校学生的比例最大,尤其是以个人模式存在的培训体系高达93.56%,而最低的以公司模式存在的培训体系也占有53.25%的比例。据调查发现,在校学生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例如立定跳远、1000米等素质,另外就是体育爱好者和减肥者等。在职人群为服务对象的人群中,以公司模式存在的所占比例最高,俱乐部、团队、个人三种模式的体系所占比例依次下降;在职人群的培训内容主要为办公室健身操为主,只有少部分的户外运动。而被培训的中老年人中,以公司模式存在的所占比例最高,占了11.19%,个人模式的培训体系为最低,只占1.30%,中老年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广场健身舞蹈。对于其他特殊人群,例如残疾人、孕妇、幼儿等,公司模式的培训体系虽然只有3.30%,但还是四种模式中位居榜首的。

图1 四种模式下的服务对象所占比例示意图

1.3、体育培训体系人均月收入现状分析

以个人、团队、俱乐部、公司四种模式存在的体育培训体系的人均月收入也是存在差距的。如表2所示,人均月收入在不同水平所占的比例能更直接的反映出哪种培训体系在经济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个人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70.08%;而团队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元以下,所占比例之和为74.96%,但是收入为3000元以上的只占了6.23%,是四种模式的培训体系中最低的;俱乐部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集中在2000到3000元之间,但是3000元以上的所占比例高过了团队模式的培训体系;相对于其他三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公司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最多。

表2 四种模式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所占比例

2、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现状出现的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阶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方面与中学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个人支配的时间增多,大学课余时间与课内时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1的比例。课余时间的增多,导致大学生兼职机会的增加,个人和团队形式的体育运动服务体系操作简单,时间支配自由,同学和老师之间熟悉,服务内容商议性大;在信息传播方面可以使用网络,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招聘已经成为组织常用的招聘方式之一。第二,俱乐部和公司属于盈利性组织,是全职专业人员的归宿。俱乐部和公司招收全职专业人员是为自己的长久利益而考虑,其上班时间固定、工作内容固定、对客户情况熟悉,出于整体利益的稳定性考虑,俱乐部和公司招收全职专业人员是首选。第三,团队中不稳定因素太多,比如收入、工作地点等,工作稳定性差,给自身、家庭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团队形式的体育服务体系没有全职专业人员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第四,中考体育考试分值的增大,中考加试体育考试的实施,能有效的引起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体育的关心和重视,极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考试取得好成绩,通过请教练、家教等方法进行额外的体育考试内容的补习是很多学生的首选。第五,由于特殊人群各方面的特殊性,各种服务体系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技能掌握不完善,专业知识不到位,导致从事服务特殊人群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第六,培训内容不同,收费标准不同,收入不同,存在服务同一种项目,但人均月收入也不同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每个月服务的客户次数不同,例如个人形式的服务体系,客户资源有限,大部分是在网上发布消息及通过介绍认识的,而公司广告效应好,招揽的客户多,客户资源是运营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客户资源不均的分配,就是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所在。

3、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发展趋势

发展理念的核心问题是其自身应有的问题意识有无创新的能力,体育培训体系作为比生物体出于更高层次的生命存在,也应该师法自然,从中领悟一些生存发展之道。从体育培训体系的发展历史看,都是基于资源整合后而发展至今,要想更适应当今社会,必须再次进行更合理更谨慎的资源整合。资源再次整合后,体育培训体系将会发展为:(1)以兼职联盟模式的培训体系会出现。虽然这种模式类似团队,但是比团队分部要散,领域要广,人员要多,最不同的就是提供的信息量大,例如大学生兼职网的形成,利用社交软件建立一个同盟群,虽然每个人之间不一定认识,但是可以发布或者扩散信息,达到互相盈利的目的;(2)俱乐部和公司中个人兼职人员增多,全职人员向管理层转变。公司和俱乐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平台,提供生源,俱乐部或公司在兼职者收入中抽取提成,从而盈利;(3)中老年人和在职人群作为培训对象数量会增多。中老年人时间充裕,并且对健康十分重视,随着大众体育的发展,适合中老年人的项目越来越多,体育培训体系在中老年队伍中也会发挥作用。在职人群的亚健康问题突出,目前办公室健身操已经引入,将来肯定有健身效果更好、种类更多的体育锻炼方式走进办公室,体育培训体系在在职人群的办公室里也会需找到商机。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1)川东北地区体育培训体系主要以四种模式存在,即个人、团队、俱乐部、公司;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内部因子存在动态的变化,例如公司成员被俱乐部聘用,成为俱乐部会员等;

(2)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参与者的社会角色存在差异性,其中以个人和团队模式存在的体育培训体系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以俱乐部和公司模式存在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以全职专业人员为主;个人和团队模式的体育培训体中有少部分老师参与;俱乐部和公司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有部分学生兼职;

(3)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培训对象都是在校学生最多,培训对象为特殊人群的所占比例最少;培训对象为中老年人和在职人群的公司和俱乐部模式所占比例较大。此外,四种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最多的是公司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俱乐部和公司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月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00-3000元之间,个人和团队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中人均与收入大部分集中在2000元以下;

(4)出现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在校大学生空闲时间丰富,自由支配性增大;网络信息扩散应用广泛;工作稳定性的差异;中考加试体育考试,体育分数列入升学总分数;从事培训特殊人群的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培训项目的差异性与客户资源分配不均匀;培训项目和次数不同,收入出现差距。另外,体育培训体系的发展趋势为:以兼职联盟形式的培训体系会出现;俱乐部和公司中个人兼职人员增多,全职人员向管理层转变;中老年人和在职人群作为培训对象数量会增多。

4.2、建议

(1)优化四种存在模式的体育培训体系的资源整合,取长补短,择优弃劣;多培养新型人才,优化体育培训的范围;

(2)丰富大众健身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运动培训者在中老年和在职人群中的价值。体育运动培训者应加强相关体育产业领域的渗透,带动其他体育产业的推进。

[1]刘兵,董春华.体育产业集群形成与区域发展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02).

[2]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06).

[3]安哲峰.国内外网络招聘研究进展综述[J].上海商学院,2010,11 (01).

[4]薛艳.职业适应期大学生员工工作稳定性特征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陈德钦.我国中考体育考试的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12.

[6]侯晶晶.基于经营分析系统的客户流失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7]丁素.发展理念与意识创新[J].岭南学刊,2007(2).

[8]愚顽.优胜劣汰与适者生存[J].企业管理,2004(08).

G812

A

1006-8902-(2017)-05-LXY

猜你喜欢
全职俱乐部比例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人体比例知多少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