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2017-06-15 14:29王云涛温英英陈章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肥胖率平均水平珠三角

□王云涛温英英陈章(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

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王云涛温英英陈章(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63)

本研究利用广东省2013年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对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的体质数据与全省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学生体质状况及与全省学生在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学生超重率为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肥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异不明显;珠三角地区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女性超重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肥胖率没有差异;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指标,珠三角地区男女学生各年龄段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珠三角地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要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性别、城乡间存在不同差异特征,珠三角地区女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优势要大于男性,珠三角地区乡村学生身体素质优势大于城镇学生。

珠三角学生体质经济区域

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省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区域,其生活水平、社会资源配置、学校教学条件等方面均在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珠三角地区学生与全省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基本状况,有利于掌握珠三角地区学生体质的体质特征及在全省学生中所处的优势及差异特点,为采取科学的手段促进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区域化均衡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珠海市6各地市7-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样本量9059人,其中男性为4596人,女性4463人。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测试标准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实施。并按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查验收细则》要求对数据进行整理,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超重与肥胖的筛选采用“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消瘦的筛选标准采用《6-18岁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中BMI的筛选标准,各筛选标准见表1:

表1 中国青少年年龄性别BMI筛查消瘦、超重、肥胖的界点

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2%和4.6%,超重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肥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一致;消瘦检出率为1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男性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其中肥胖率男性高于女性3.5个百分点,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5.2个百分点,消瘦率男女差异不明显。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珠三角地区男性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高出1.5和0.6个百分点,而女性肥胖检出率转三角地区与全省平均水平一致,超重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消瘦检出率珠三角地区男女学生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表2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情况

2.2、身体机能特征分析

图1 广东省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肺活量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

无论男女,珠三角地区7-18岁各年龄段学生肺活量水平均高于全省相同年龄段学生的平均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珠三角地区与全省平均水比较,男性学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7.6ml,女性学生高出138ml。

从变化趋势来看,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珠三角地区与全省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男性学生在13岁之前肺活量增长相对缓慢,而12岁之后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女星学生肺活量随年龄增长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区间。

2.3、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身体素质包含多项指标,而各项指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反映身体素质水平的重要程度上是相等的,故本评价标准制定采用等权的指导思想。采用百分位数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百分位数是以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其余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对体质进行评价的方法。百分位数法是以数值的序位划分等级标准,既适合于正态分布的样本,也适合于非正态分布的样本。

(1)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制定方法。

参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方法制定各单项指标评价标准,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采用百分位数法将各单项指标划分为6个评分等级(0分、1分、2分、3分、4分和5分)。划分的等级表示被评价者某项指标在整体中所处位置,分值越大状况越好(见表3)。

表3 5级评分理论界值点一览表

表4 学生各年龄组评价指标一览表

(2)综合评价标准制定方法。

根据制定的各组别单项身体素质指标得分,按照等权方式相加,得到身体素质的综合得分。以年龄分组的第15、65、90百分位数的总分值,作为等级界值点,综合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见表5)。

表5 综合评定等级界值点一览表

利用2005年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根据以上方法制定出广东省7-18岁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每1岁为一组,分男女,共计24个组别,分别制定各身体素质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及综合评价标准。

(3)身体素质综合评价分析。

①整体评价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制定的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评价标准对2013年广东省学生身体素质各指标进行评价并进行综合评级,对珠三角地区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评价等级达到优秀的比例为2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良好率为2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不合格率为1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说明珠三角地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要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②性别差异分析

无论男女,珠三角地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身体素质水平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珠三角地区男性为87.1%,女性为92%,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和7.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女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优势要大于男性,从侧面也反映出广东省其它地区女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与珠三角地区女性学生差距较大。

珠三角地区女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要好于男性,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女性大于男性4.9个百分点,而全省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呈现出的状况为男性好于女性,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男性大于女性0.8个百分点。

③城乡差异分析

珠三角地区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为91.3%,城镇学生为88.4%,乡村学生身体素质要好于城镇学生,与全省学生城乡表现出来的差异有所不同,全省呈现出城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好于乡村学生。

身体素质水平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珠三角地区城镇学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乡村学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说明珠三角地区乡村学生身体素质呈现出来的优势要大于城镇学生。

3、结论

(1)身体形态特征,珠三角地区7-18岁学生超重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肥胖率差异不明显,男性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女性学生仅在超重率呈现出差异,肥胖率与全省平均水平一致;

(2)身体机能特征,珠三角地区7-12岁学生各年龄段肺活量水平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随年龄增长,男性学生在13岁之后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女性学生为呈现明显的增长区间,珠三角地市学生与全省学生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3)身体素质特征,本研究采用制定身体素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综合评级,并进行性别、城乡等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男女学生均呈现出珠三角地区身体素质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女性学生在比例上的优势要大于男性学生;珠三角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呈现出乡村学生优于城镇学生的特征,与全省学生呈现出的特征不同;珠三角地区城乡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乡村学生身体素质优势要大于城镇学生。

[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

[2]邓纳莉等.广州市1985-2010年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

G804

A

1006-8902-(2017)-05-ZQ

广东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数字网络系统健身,课题编号:2014A020220003,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领域课题。

王云涛(1981-),男,山东滨州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质测量与评价。

猜你喜欢
肥胖率平均水平珠三角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美军肥胖率上升,海军最肥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日本人最瘦,美国人最胖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