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博物馆(三)

2017-06-15 22:05陈传生陈漠
轻兵器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刺刀卡宾枪活门

陈传生+陈漠

“走进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博物馆”系列文章的前两篇主要呈现了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发展历史,从本期起,将主要按照年代,展示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典型轻武器——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研发生产了难以计数的武器,尤以步枪最为著名。博物馆按照年代和种类分组,通过一个个展览橱窗展示了兵工厂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各种武器样本,并对这些武器的相关背景做了介绍。

燧发式和火帽击发式滑膛枪

滑膛枪是南北战争初期使用的步兵武器,其基本特征是采用不带膛线的枪管、从枪口向弹膛装填弹药。由于装填弹药速度较慢及射程有限,在战斗中普遍采用的战术是,士兵肩并肩排成一长排集中火力向敌方射击。从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使用滑膛枪作战,一直都采用这种大规模列队齐射战术。博物馆的一个展柜展出了1855年以前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4种型号的燧发式滑膛枪和火帽击发式滑膛枪。

M1795燧发式滑膛枪,是以法国沙勒韦尔M1763滑膛枪为原型制造的,0.69英寸口径,从1795年生产至1814年,总共制造了8万支。

M1812燧发式滑膛枪,是M1795燧发枪的改进版本,0.69英寸口径,1812年研制成功,于1814年开始生产,一直生产到1816年,总共生产了约3万支。

M1816燧发式滑膛枪,0.69英寸口径,是为美国军队生产的数量最多的燧发枪,从1816年生产到1840年,总共生产了约32.5万支。

M1842火帽击发式滑膛枪是一款过渡性武器,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最后一支0.69英寸口径滑膛武器,也是第一支在国家兵工厂生产的制式火帽击发式长枪,是第一支由两家国家兵工厂(斯普林菲尔德工厂与哈珀斯费里兵工厂)同时生产、可以互换零部件的武器,从1844年生产到1855年,总共生产了17.2万支。

火帽击发式前装线膛枪

早在南北战争爆发前,火帽击发式线膛枪就已经在欧洲问世多年。线膛枪与滑膛枪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远距离的摧毁能力。内战初期,当联邦军队使用过时的滑膛枪和列队齐射战术作战时,可怕的景象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士兵在敌方更远距离有效射程的武器射击中倒下,伤亡极为惨重,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其实,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线膛武器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只是由于枪弹装填方面的难题解决不了而迟迟没有投入生产。因为在给线膛枪装填枪弹时,必须将枪弹压得更紧一些,才能使它与膛线紧密结合,而这对于从膛口装填枪弹的线膛枪来说又显得格外困难。严酷的战争现实促使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加快线膛武器的研发,新型枪弹的应用使他们克服了最关键的难题。

M1855步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第一支火帽击发式前装线膛枪,0.58英寸口径,采用梅纳德底火带(取代了人工把铜火帽一个个装到火帽盘上的设计),从1857年生产到1861年,总共生产了47115支。

M1861步枪是南北战争开始后研制的标准型前装线膛枪,在南北战争中使用,0.58英寸口径,从1861年生产到1862年,为联邦军队生产了265129支,另外还为私人订单额外生产了50万支。

M1863步枪是斯普林菲尔德生产的最后一款前装线膛枪,与前一个版本比较,只有瞄准具作了改变,从1863年生产到1865年内战结束,总共制造了528305支。

长枪刺刀

刺刀是滑膛长枪和线膛长枪的配置,兵工厂早期制造的刺刀与枪支一样,多年中不断变化。虽然一些改变很微小,但使刺刀在设计上更完善,有的也是为满足特殊需求而设计。

M1795刺刀是M1795滑膛枪的标配,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第一种步枪刺刀,是独立战争中美国生产的一款法国老式刺刀的仿制品。

M1808刺刀相较之前的版本稍作了些改变,除形状加长变窄外,主要变化是增加了一个T型插槽,以使刺刀牢固地固定在枪上。

M1816刺刀在M1808式刺刀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加强了底座的连接。

M1840刺刀是一种刀尖带有角度的刺刀,配置在最后一款滑膛枪M1840滑膛枪上,刺刀上带有锁扣装置。

M1847刺刀类似于罗马短剑,是为工兵专门设计的特殊配置,既可作为工兵使用的工具,又可以在近距离作战中作为短剑使用。

M1855刺刀是M1840刺刀的改进型,配置在M1855、M1861、M1863前膛枪和后来生产的活门式后装枪及M1866、M1868、M1870活门式改装步枪上。

1855-1870教练刺刀基本规格与M1855刺刀相同,只是刺刀前端为圆环状,是训练用的模拟刺刀装置。

滑膛枪的特殊版本

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從起初就受命制造各种特殊用途的武器,如为骑兵制造卡宾枪和短滑膛枪以及为年轻的西点军校学生制造缩小版的滑膛枪。

M1807卡宾枪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第一种卡宾枪,是特意为友好的印第安部落研制的,0.54英寸口径,1807~1810年共制造了1202支,

M1830学生滑膛枪是为西点军校学生专门设计的,0.54英寸口径,1830~1831年共制造了307支。

M1847短滑膛枪,包括炮兵、工兵、骑兵使用的多种不同版本,博物馆展示的是骑兵使用的版本,0.69英寸口径,1847~1859年总共制造了约1万支。

M1851军校学生滑膛枪,0.57英寸口径,1851~1853年制造了4000支,其中1000支在1857年退回兵工厂改装成线膛枪。

M1855卡宾枪,0.54英寸口径,1855~1856年制造1020支,这些卡宾枪与标准尺寸的M1855步枪不同,未使用梅纳德底火带。

改装的后装单发步枪

/活门式步枪

前装枪与后装枪相比,不仅装填费时费力,而且当枪管被黑火药污染后再进行装填会很困难,枪弹也常被卡在枪管中间,如试图将枪弹发射出来,往往会损坏武器或产生炸膛,后装枪则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危险。在南北战争期间后装枪就已经出现,并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政府决定将大批过时的前装枪改装成后装枪,在多个改装设计方案中,厄斯金·S·阿林(Erskine S.Allin)的活门式后膛装填设计最终被兵工厂采纳。

M1865步枪是使用阿林转换系统改装的第一款活门式步枪,改装的方法是将枪管尾部切去一块,形成一个可容纳枪弹的弹膛,然后铰接上一个带有击针的后膛盖,即活门闭锁装置,枪支口径仍然是0.58英寸,但使用的枪弹改为金属弹而不是原来的纸壳弹,该枪在1865年生产了约5000支。

M1866步枪是第二款活门式改装枪,是使用M1863前装枪改装的,口径由原来的0.58英寸减小到0.50英寸,活门装置也进行了改进和简化,在1866年制造了25000支,这批改装枪是与武器经销商签订订货合同后生产的。

M1868和M1870活门式步枪,0.50英寸-70口径,是使用新的0.50英寸枪管制造的标准型活门式步槍,与前两种改装枪相比,枪机闭锁机构、照门及护手、枪托等都进行了新设计,缩短了全枪长,减轻了全枪质量,从1868年生产到1873年,总共生产了63263支。

M1873步枪是正式生产的第一款发射0.45英寸-70口径枪弹的活门式步枪,该枪与其后稍作改进的M1877步枪,从1873年生产到1878年,总共生产了85000支。M1873步枪配置的刺刀是一种铲状刺刀,兼作挖战壕的工具,这种刺刀生产了1万余支。

M1879步枪是M1873和M1877步枪的改进版,0.45英寸口径,1879~1885年生产了约16万支,该款枪还有卡宾枪和军校学员使用的版本。

M1884步枪(笔者参观时,因故撤展)在“活门”设计上又有新的改进,包括卡宾枪与军校学员步枪版本,0.45英寸口径,适用于弹头质量更重的枪弹,在1885~1890年生产了232500支。

M1888步枪是“活门系列”中的最后一款,也是斯普林菲尔德生产的最后一款发射黑火药枪弹的单发步枪,0.45英寸口径,在1889~1893年生产了约65000支,该枪装配的杆状刺刀在早期M1903步枪还有使用。

南北战争结束后,0.45英寸-70口径的活门式步枪成为美国陆军主要的武器装备,经历了印第安人战争和美西战争,20年里总共生产近50万支。

活门式步枪及其设计者厄斯金·S·阿林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的历史上被记下了浓重的一笔。阿林出生于1809年2月3日,1829年开始在兵工厂水力车间做学徒工,学徒期满后曾在多个岗位工作,1847年晋升为代理军械师,1853年被正式任命为军械师,1878年退休,1879年9月11日去世。他在武器研发上可谓精益求精,退休以前一直对“活门技术”进行改进、试验,博物馆的一个展柜展出了阿林的一张大幅照片和“活门技术”的核心部件模型,以及他最后一次改进设计的成果——草图、木模型、完成测试的武器,遗憾的是这个设计模型并未最后投入生产。在为他举行葬礼那天,兵工厂宣布停工,全厂300名工人中有250余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足见阿林生前在兵工厂享有很高的声望。

多样性的后装单发步枪

1860~1870年代,诞生了一批采用不同枪机机构的后膛装填步枪,最初研发和生产这些武器的均为私人武器制造商。在南北战争后期及战争结束以后,根据军方的要求,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一方面采用新原理改造老枪,一方面采用私人武器制造商和个人的发明专利,生产不同类型的后装枪,并将这些枪支投入到战场上进行测试比较,以便为美军武器选型提供更佳的方案。博物馆一个展览橱窗里展出了4件武器样品,并使用图示的方法表现每一支枪的操作系统,即枪机结构及其内部的运作机制。

乔斯林步枪(Rifle Joslyn),0.56英寸口径,发射0.50英寸-60-450乔斯林边缘发火弹,也可以使用斯潘塞0.56英寸-50边缘发火弹,发明者为本杰明·F·乔斯林(Benjamin F. Joslyn)。该枪从1865年4月开始生产,总共制造了3307支,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第一种量产的发射金属枪弹的后膛装填步枪。这些步枪在投入战场使用后,由于反馈的意见多为负面评价,于是很快就停止了生产。同年7月,当阿林设计的活门式改装枪生产出来以后,这些枪便被替换下来。

雷明顿M1870-1871枪机下转式步枪(M1870-1871 Rolling Block Rifle),0.50英寸口径。这种下转式枪机是1863年发明的,枪机为铰链式结构,枪机体向前摆动以打开弹膛装填枪弹。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获得雷明顿公司授权,在1870~1872年生产了33376支,其中包括陆军、海军版本的步枪、卡宾枪及其他试验型枪支。

沃德-伯顿M1871步枪(M1871 Ward-Burton Rifle),0.50英寸口径,1871年生产了1327支(包括316支卡宾枪)。该枪采用了沃德将军和贝瑟尔·伯顿两个人共同发明的设计专利,是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这些步枪和卡宾枪生产出来以后被配置到步兵和骑兵部队进行实战测试,当时一同进行实战测试的还有M1870枪机下转式步枪、M1870活门式步枪以及M1870夏普斯卡宾枪,这些步枪虽然是测试武器,但都经历了激烈严酷的实战检验。在实战部队长官反馈的评估报告中,沃德-伯顿步枪被认为是不太成功的武器,95份评估报告中没有一个推荐使用沃德-伯顿步枪。之后,沃德与伯顿虽然改进设计了新的弹匣装填方式,但由于前期测试结果的负面影响,未能进入后来的测试便被放弃。虽然该枪在设计上存在某些缺欠,但武器专家仍给予了它较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当时那个年代与众不同的第一支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也是在印第安战争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步枪。

李步枪(Lee Rifle)试验枪,0.45英寸口径, 由詹姆斯·帕里斯·李(James Paris·Lee)设计,该枪采用的“垂直式枪机”(Vertical Action)机构与马蒂尼-亨利步枪的起落式枪机机构有些类似,1875年获得专利,当年美国国会拨款10万美元给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用于制造和测试该武器,在詹姆斯·帕里斯·李的监督下制造了145支试验枪,于1872年呈交到美国武器委员会。詹姆斯·帕里斯·李是美国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他的设计曾被用在雷明顿-李步枪、李-海军步枪、李-恩菲尔德步枪、李-梅特福步枪及斯潘塞-李步枪上。

克拉格-约根森步枪

克拉格-约根森步枪是挪威枪械设计师克拉格和约根森于1880年代合作设计的一款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1892年,该枪经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改进设计后被美军采用,命名为M1892克拉格-约根森步枪,于1894年装备部队,成为美军第一支大规模装备的发射无烟火药枪弹步枪。之后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又研发了几种特殊版本卡宾枪,并投入批量生产。博物馆的一个展柜展出了不同型号的卡宾枪样本,还包括配置的刺刀。

M1896克拉格卡宾枪原型,0.30英寸口径,于1895年5月1日完成设计,由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制造,之后又進行了一些改进设计。

M1898克拉格卡宾枪是M1896卡宾枪的改进型号,0.30英寸口径,1898年制造了36000支,在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后,这些卡宾枪被运往前线,装备于菲律宾战场作战的美国骑兵部队。此前美军骑兵使用的卡宾枪多为M1896。

M1899克拉格卡宾枪是M1898卡宾枪的改进型,0.30英寸口径,1899~1902年制造了36000支,该枪与M1898卡宾枪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枪托稍长,有的版本瞄准具不同。

M1896克拉格武器局与防御工事步枪是一种特制的卡宾枪,以赞助该枪研制的最高军事委员会武器局的名字命名,0.30英寸口径, 枪管长660mm,1902年生产了100支,这些步枪于1903年在纽约州的匹茨堡巴拉克斯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军方表示相当满意。

M1899菲律宾警察部队克拉格卡宾枪,0.30英寸口径,1906~1914年生产了5000支。美西战争后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殖民地,该枪是为菲律宾警察部队特制的,也被称为“加装刺刀的M1899卡宾枪”,配置的M1892刺刀也是M1892与M1899克拉格-约根森步枪标准配置,该刺刀基于瑞士人施密特·鲁宾的设计,稍微作了些改进。

M1898刺刀,也被称为克拉格-鲍伊刺刀,是为美国士兵设计的丛林作战武器,但实战检验结果表明该刺刀质量太轻,在丛林作中并不是一件很给力的刺刀。

M1903步枪

1903年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发成功M1903步枪,以取代克拉格-约根森步枪,成为美军新一代制式步枪,在相当长的生产周期里兵工厂又进行了无数次改进设计,这些改进是在保留原有武器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的多样性设计,主要包括:枪托和刺刀的更换和改变,减轻质量使之能够在飞行器上使用,加装或改装辅助装置用于堑壕作战,改造发射机构使之具有半自动发射功能,加大弹匣容弹量等等。博物馆以4个展柜10余件展品展示了M1903步枪的基本构造和各种改进型样例。

最初生产的M1903步枪配置杆状刺刀,这种杆状刺刀被认为不切实际,甚至连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对此提出质疑,并向兵工厂致以信函。1905年经过改进的M1903步枪将配置的刺刀改为长匕首刺刀,适宜丛林作战,被称为M1905 Bolo刺刀,使刺刀与丛林工具合二为一。1912年兵工厂又针对M1905 Bolo刺刀的欠缺作了进一步改进,推出M1912 Bolo刺刀,主要配置给驻菲律宾美军。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刺刀,可以根据需要装配在M1903步枪上。

M1903步枪的枪托在长度和形状上也有多次改变,1929年12月5日命名的M1903A1步枪采用了便于右手握持的“C型”肩托,全枪质量由标准型的3.9kg减小到3.6kg。M1903空军轻型步枪,在M1903A1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了枪托,最大限度地减轻质量,后期的改进型号采用25发可拆卸弹匣供弹,是一战中为在热气球上执行瞭望任务的士兵专门设计的,总共制造了大约900支。

M1903堑壕步枪,是一战期间为适应堑壕作战设计的,兵工厂研发了多种在不暴露身体的情况下向敌人瞄准射击的步枪辅助装置,展出的3种辅助装置在战场投入使用后被认为是有效的。与这些堑壕步枪一同展出的还有一个美军头盔,这个头盔是基于英国发明家布罗迪(S.I.Brodie)1915年的设计而制作的,非常适合在堑壕中使用,从一战开始一直装备到1942年。

另外还有一款极为特殊的M1903步枪,是一战期间研制的一种秘密武器。该枪在对M1903步枪稍加改动的基础上,加装了佩德森(Pedersen)设计的一种可以发射手枪弹的半自动装置,该装置插上与之匹配的40发弹匣,能够以半自动方式发射0.30英寸口径手枪弹,这种规格的枪弹也是根据该枪的特殊需要开发的。出于对“佩德森装置”高度保密的需要,该枪被称为“M1918自动手枪”。

编辑/刘兰芳

猜你喜欢
刺刀卡宾枪活门
某型飞机偏出跑道飞行事故征候原因分析
调节器上的联锁活门弹簧计算分析
燃油泵某活门组件卡滞故障仿真及参数优化
一种KYN61-40.5可移开式开关柜平移式活门机构设计
带刺刀的兵
刺刀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