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研究

2017-06-15 08:54王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微时代背景时代

王云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类正在走向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微时代”。以95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是“微时代”的追随者,更是“微时代”的主宰者。本文针对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创新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微时代 95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微媒体”日益盛行,越来越多的新兴事物被加以“微”的前缀,一个“无微不至”的时代已经来临。“微时代”孕育出的各种微产物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以“95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如何在“微时代”背景下,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做到围绕学生、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切实有效地帮助每个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特征

(1)网络即生活。95后成长于急剧变化的经济时代和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必然刻有时代的烙印,他们是现在最能代表“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群体。与80后在本世纪初成年之际才接触互联网不同,95后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互联网从一种技术手段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全面嵌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过程,这对他们获取知识和人际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开放性。95 后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到逐步完善成长起来的,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这种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表现的特殊性。95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遭遇国家困厄时期的负面影响,而是亲身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快速崛起,这是他们有可能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客观基础。与此同时,95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是复杂的虚拟互联网世界的第一代原住民,能够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获取信息,可谓见多识广,他们思想开放,有很强的包容性,热衷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不只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更是信息源和传播者。正因为如此,95后大学生乐于表达,更有主见,他们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

(3)自我表达的多元化。自媒体是“微时代”环境下人们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而95后无疑是当下以及未来自媒体运用、更新和创造的最为核心的人群,他们善于借助自媒体来实现自我表达的多元化。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各种夸张式的自拍以及网络直播式的自我表达变得更为直接,也更为形式多样。这带动了自我主体性意识成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其虚拟社会空间的进一步拓展,而今天网络资源的方便易得以及成本低廉也使得95后这一代人无意识之中形成对自媒体的依赖。

(4)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和共识性并存。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清晰地体现在95后大学生身上,并借助一种彼此可以分享的现实关怀而形成一种共识性的理解。这是95后形成一种共识性认识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先有多样性的存在,也就是先有不同的声音,然后在一种比较和实践之中形成大家互相之间可以接受的共同性的看法。先分后合成为95后理解社会的一个基本路径,传统的那种先入为主的必然要上下一致的教育和引导的理念显然不大适用于当下世界强调个体价值存在以及自觉的大趋势。如何在一种“私人定制”成为风尚的时代里寻求一种大家彼此共在的感受,即在同一个变动且存在有不确定风险的社会之中奋力地创造出一种合理的感觉,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2“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思想价值多元化。“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95后大学生知识极大丰富、信息渠道良莠杂存、价值观念日趋多元、西方思潮广泛影响等教育环境下,如何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教育过程互动化。“微时代”背景下,教育主客體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标志。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95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重点在引导学生自觉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并最终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教育阵地现代化。“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是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载体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不是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简单运用,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也不是仅仅涉及教育方法的某个方面,而是涉及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调查、收集、处理思想信息手段的现代化,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反馈评估手段的现代化,环境建设的现代化等。

(4)教育对象自主化。“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与其日常生活、发展进程的结合日益紧密。与此同时,如何引导95后大学生正确使用权利,并从制度层面为大学生维权提供保障,就成为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下转第41页)(上接第32页)一项崭新课题。

3“微时代”背景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

(1)讲好“微语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快正悄悄影响着95后大学生的话语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他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时偏向短小精练、诙谐新潮的“微语言”,“然并卵”、“酱紫”、“人艰不拆”等等此类言简意赅的“微语言”成为当下年轻人交流沟通时乐于使用的高频词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是向大学生传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微语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契合“微时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语言体系更接地气、更入心间、更贴近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实际。

(2)重视“微媒体”。“微媒体”是指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事物”形成的媒介矩阵,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高效的传播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借助于网络技术等平臺进入到“微媒体”时代。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大胆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重新审视并开发“微媒体”,积聚“微媒体”的正能量,使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挥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

(3)搭建“微平台”。通信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各种新型社交平台,如QQ、微博、微信等,充斥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通过新型社交平台进行交流的95后大学生日益增多,自由开放的“微平台”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微时代”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早已不是传统时空的“点对点”,而是“点对面”、“面对面”的立体全方位交流,这就从覆盖面和时效性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性,转而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跨越时空与他人分享信息资源。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开通并掌握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和方法,建立开放透明的信息空间,搭建与大学生交流信息、共享资源、沟通思想的互动平台,建立与大学生的双向互动模式,实现网络“微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与信息资源的浪费,促进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了解和认知。

(4)凝聚“微力量”。“微时代”是一个时代命题,其中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微时代”加速了社会信息变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学生个体,甚至是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均可作为“微力量”的源头,学生个人素养的点滴进步、教师业务水平的略微提高、专业人士的稍加指点,都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些点滴的进步,长期积累并汇聚于此,必定积水成渊,形成一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惊人作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强调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95后大学生的新想法、新动态给予高度重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微时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燕. “95后”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生活的群体特质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02):78-83.

[2] 周艳康.基于“微时代”背景下的“95后”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探析[J].亚太教育,2016(27):218-219.

猜你喜欢
微时代背景时代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