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意识的世界

2017-06-15 02:32宋欢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维吉尼亚意识流伍尔夫

宋欢

摘要:《墙上的斑点》是维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本文主要分析小说里常运用的几种意识流写作手法及小说中各种细节特点,以期给读者带来的真实感受,并论述了意识流在该小说里呈现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维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这部小说也是早期意识流表现手法的经典之作。小说的故事由一个墙上的斑点引发,主人公透过墙上的斑点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无限想象,天马行空任意识无限流动。而作者伍尔夫则通过对主人公的想象、意识流动,来阐述她认为人类世界、生活的真实状态。

一、意识流小说的神奇存在

(一)想象的世界

意识流并不像其它小说一般,对客观存在的世界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而是着重从人的意识想象出发,与传统叙事小说的架构和描写方式不同,它更多的讲述心里逻辑。《墙上的斑点》里,一位妇女在寒冷冬季的某一天,把趴在墙上的一只蜗牛当成斑点,便开始无限遐想。墙上的斑点是小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切故事的起源,并贯穿始终。人的内心世界很奇妙,思维也无一确定。伍尔夫认为小说并没有什么适当的素材,所有的素材都可以用在小说中,你的心,你的脑,随时都能为小说所用,感官世界的一切都是小说的素材。

《墙上的斑点》虽是纯意识流小说,但里面也有人物出现,例如“我”和另一个到了结尾处才出现的、只说了两句话的人物。墙上的斑点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极小的细节,但小说通过人们对斑点的注意,开始了漫无边际的想象,每个人的内心独白都是从想象开始,同时也诠释了意识流小说“自由联想”的技巧。

(二)意识的飞跃

意识流忽略了以时间顺序为指向的故事结构,时空颠倒,交叉过去、现在、未来。时空的错乱正符合人类想象世界的黑洞,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利用心理时间来描绘人意识的跳跃。在《墙上的斑点》这篇作品中,主人公的意识自由流动是大约从“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红色骑士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主人公看到斑点后,从想到过去,又回到现实,斑点既激发了他的想象,又打断了他的想象,把他带入到现实中。突然从过去到现实,从模糊到清醒。伍尔夫所认为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不确定和突然。这颗斑点是匹骏马,拉着主人公思维跳跃,在现实时空中来回穿梭,自由跳跃,真实的描绘了人类认知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

二、意识流独特的表现手法

(一)叙述中的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写作手法少不了内心独白这种方式,独白是一个人对意识世界的表达,更是展现他们精神活动的重要途径。独白没有声音,却有听众,读者能从独白中直接走入人物的内心,触摸他的心理现实。意识的随意流动,读者被带入想象世界中,渐渐忽略了时间和现实,忘记了世界的样貌,与主人公一起陷入到潜意识中。虽然在小说中,主人公也回到现实中来,但它确在现实和意识世界的边缘徘徊,像是梦境却又不是梦境,毫无疑问,他会再一次走进想象世界中。譬如说这一段:“但是说到那个斑点,我不能肯定它是什么?我可以站起身来,但即使我站起来去看,十有八九我还是不能确定,因为一旦一件事情发生了,没有人会知道它是怎样发生的,唉,我的天,人生的神秘,思想的模糊,人类的无知!”这种通篇采用内心独白的处理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它是一场对意识流写作手法的集中的体验。

(二)时间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原是法国建筑术语,后也被应用到电影中。蒙太奇分为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时间蒙太奇将人物安排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意识不受时间限制,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重跨越;空间蒙太奇是同一时间内,空间内发生的多重事件。《墙上的斑点》这部小说,合理又巧妙的運用了蒙太奇手法,将整部作品的内涵与结构提升了一个高度。伍尔夫熟练的使用时间蒙太奇,将人物设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经过时间的交错纵横,从而体现主人公意识世界的变化。例如“我”看到炉火中红色炭块想到了童年关于“无数红色骑士”的幻觉,这是回忆,看到墙上的斑点后有回到现实中来,又想到来生。小说人物的心里状态一直从过去到现实,再到未来,又反过来,二者三点间不断交差重叠。小说想描述的正是这种人类意识和认知无限,且不可捉摸。

(三)“重要的瞬间”

在《墙上的斑点》中,每个人物都没有具体的身份信息,只描绘他们个人在特定的时空内所出现的意识流动,形象化的凸显了作者在某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这种描述手法叫“重要的瞬间”(themoment of being)。 伍尔夫认为,出生、死亡、婚姻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瞬间,这些与生活琐事没有区别。只有意料之外,震撼人心的顿悟,才是人生中重要的瞬间。《墙上的斑点》没有因果故事、也没有时间顺序,一切意识的始源都来自于这墙上的斑点,主人公由斑点出发,沉溺与自我思维,这就是突然的自我,这就是关键的时刻,是自由意识流动的重要瞬间。最终主人公天马行空的幻想被来自意识外部世界的一句对话打断,“我”才恍然大悟地意识到,墙上的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而这瞬间的醒悟又是主人公的重要瞬间。虽然小说篇幅较小,但透过意识的瞬间,突然的意识流动去体验这关键时刻的顿悟,证明了人类想象的不可琢磨。

三、结语

伍尔夫是一位了不起的女作家,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简单明了的语言也许与她自身的成长背景有关,她认为,只有能让人瞬间顿悟,引得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才算是真是存在的“物质”,这一观念也集中体现在她的作品中。小说中的人物仿佛觉得墙上的斑点有了生命,而在意识空间自由奔跑,从而引发那一刻对现实世界的突然理解,这样的意识才是真实的。《墙上的斑点》更是伍尔夫对全新意识流小说的大胆尝试,更是她在打造自己艺术道路上重要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肖庆华.从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墙上的斑点》[J].怀化学院学报,2007,(11).

[3]王晗论意识流技巧在伍尔夫《墙上的斑点》中的运用[J].文学界,2012,(10).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猜你喜欢
维吉尼亚意识流伍尔夫
中国古代“飞翔”意象审美意识流变史建构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小房子》
当边缘遇上意识流——写在吕红《美国情人》发表十周年之际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论英美文学的意识流文本的现代批判
伍尔夫《黛洛维夫人》的意识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