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2017-06-15 10:59周航平
意林原创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纳兰纳兰性萧萧

周航平

寻一个阳光丰沛的安逸午后,煮沸一盏茶水,翻开依旧泛着清香的书页,看纳兰在船头低吟浅唱,看烟雨江南,塞外风光,夜深千帐灯。

读纳兰,是要在安静的时间里,轻斟细品的。

旧时,人们在《诗经·卫风·淇奥》中赞道,“有匪君子,如琢如磨,如圭如璧”,这便是对翩翩公子最美的赞誉。可我始终觉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气质上似是不够,而“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独具风骨,却少了点清新自然的灵性。而纳兰的气质,像极了那凄丽雅致的玉兰,任红尘颠倒,人世沧桑,也不负这落魄时光。诗人说:“每一朵玉兰都要把自己往白里开,甚至把自己开碎。”那么,纳兰性德,则是碎在了他的天赋异禀,文才出群,最终留得历史洪荒里的轻轻一声叹息。所谓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或许正是那生命的匆匆而逝,成就了他的落拓才情。“谁怜辛苦东阳瘦”,好像是天之骄子,却总愁肠百结。或许是他的心思太过真实细腻,为情、为才所困,才一生虽荣华富贵,却抑郁而终。纳兰用纯真的眼光审视着悲喜人间,也真真配得上王国维那句“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许多红学家都推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以纳兰性德为原型,这也不无道理。纳兰之父明珠为当朝相辅,权倾朝野,这么一个在官场里长袖善舞的人物,若是没有而后那场事变,或许还会继续风光下去,可无奈世事无常。或许是纳兰族的颓败与《红楼梦》中的贾府的兴衰太过相似,而贾宝玉身上那绝世而独立的绰绰风姿竟像是纳兰性德的复刻,所以乾隆皇帝在看完这鸿篇巨制后,掩卷而道:“此乃为明珠家事作也。”而曹雪芹祖父曹寅更是與纳兰为至交好友。这样看来,那不落世俗的浊世翩翩公子或许的确是取自容若之形,但这反而更增添了世人对纳兰的怜惜。

林黛玉终究未能与贾宝玉白头偕老,就像有些人,有些事,注定要与你错身而过,在等待中慢慢苍老了容颜,只留下一段破碎的回忆,还有最深切的情意,在时光中悄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天意弄人,一转身,也许便是一世。

就像容若后来的《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低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窗外春风依旧,却早已物是人非。一句“而今才道当时错”写尽多少无可奈何,写尽多少世间的阴晴圆缺。只是,那时的遗憾,纳兰性德已没有机会再度说出来。

虽说纳兰性德以缠绵悱恻闻于世,且气质深得后主遗风。但我始终觉得,他的词有种钟鼓萧瑟的薄凉之感。不知为何,他身在皇城,词作却隐隐透着些江南三月的气息。他的词,读来仿佛看遍群山隐逸,烟柳画桥,流水人家,仿佛阅尽一份份质朴又珍贵的烟火情缘,天下风光,就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松间明月,菩提微暖;如清风佳酿、和光同尘。

读纳兰,离不开的便是读他的爱情。而在人类这伟大情感面前,文字太苍白,语言太无力,就如再多笔墨也写不尽人生百态、千古离愁。他却以纯真的笔调吟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绝句,她所有的爱与怜惜,都给了那一个女子。我想,纳兰,必定是这样想:纵然如此多红颜知己又何妨,这世上,我只爱你一人便可。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猜你喜欢
纳兰纳兰性萧萧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设计师
The Swimming Pig
废园
《纳兰的雪》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爱恨两难说纳兰
点绛唇·咏风兰
真切自然:纳兰性德悼亡词风格
“红楼”与“纳兰家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