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提升二三类苗

2017-06-15 17:45郑建江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缩节胺棉苗棉田

郑建江

[摘 要] 棉花苗期的管理目标是“苗全、苗匀、苗壮、早发、壮根,促使棉苗稳健生长,实现壮苗早发,生长量及长势长相以秆矮、稳健、墩实”为理想目标。矮秆体现在现蕾时株高13~18厘米,稳健体现在主茎日增长在0.5厘米左右,墩实体现在高宽比合理,现蕾前高大于宽。棉花苗期营养生长不宜过旺,也不宜过慢。对地上部分采取控苗、蹲苗,地下以促根生长为主的原则。

[关键词] 二三类苗的形成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98-01

1 十六团近五年二三类苗现状

1.1 十六团近五年二三类苗统计

由表1可以明细的看出,十六团近些年的二三类苗比例在逐年的降低,一类苗的比例逐年提升。

2 二三类形成的原因

在棉花生产中,经常由于劳力协调不好人为造成墒度不匀(偏干或偏湿)、天气、封闭药害及施肥不匀等,造成棉花苗期生长失常。表现为植株矮小,根系老化,叶片发黄,生长停滞,形成“线苗”、“僵苗”、“老头苗”,习惯上称这类棉苗为“二、三类苗”。一是由于土壤墒度不匀,部分土壤水分严重不足,使老根受伤、新根无法生出,棉株上部萎蔫, 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小老苗;二是由于播种后气温不稳定,棉花常因低温寒流的袭击而遭受冻害,生长受到抑制;三是基肥施用不匀,有的在犁地时没有进行认真检查,造成肥料把施肥孔堵塞,部分棉田没有肥料,造成棉花长势不一致。四是在播种封闭时,一没严格标准进行配药,造成药害后不出苗或出苗不长。

3 近年来提升二三类苗的措施

棉花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有:查苗补苗、调控、促长、病虫防治等。要特别注意防止大小苗,保证棉花个体与群体匀衡发展。

3.1 缩节胺拌种促苗匀、苗壮

棉花生育期使用缩节胺在十六团已属于常规操作,从种子抓起,进行缩节胺拌种来控制前茬为水稻地棉花徒长实为罕见。运用缩节胺拌种试验,探讨缩节胺拌种水稻茬地棉花各生育阶段的影响。为使苗期的棉花壮而不旺,特别是水稻茬地,棉花容易徒长,在苗期控制不好,在后期的肥水投入上难易掌握,极容易让棉花形成高、空大减产的局面,为解决水稻茬地棉花徒长。我团通过在室内不同梯度的缩节胺拌种试验,筛选出最理想的梯度进行水稻茬地大田试验并进行推广。

缩节胺不但在棉花生育期使用能发挥多种功效,在拌种上同样能增加植株抗逆性、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叶面积减少,而增强了叶绿素的合成,加速出叶速度,提前现蕾、开花,从而达到丰产丰收。所以为使水稻茬地能达到更高效益的丰收,建议在播种前使用1:300的缩节胺进行拌种来控制前茬为水稻地棉花容易徒长难以控制,以此提高前茬为水稻的职工收入。

3.2 查苗补种

棉花播种结束后及时在条田四周进行人工推种育苗,在播种后及时检查,发现漏播,应及时补种。棉花未出苗时,发现烂芽、烂籽,及时催芽补种。

3.3 滴水出苗,确保苗齐、苗匀,从而减少二三类苗

3.3.1 滴水出苗的棉田要求

一是要根据本条田的土壤质地和滴灌带膜管铺设确定滴水时间及滴水量,滴水的标准为保持种床湿润;二是要求条田中间的滴灌带要用铁丝或者是木头削做好断流工作,从而确保每个出水桩的水量一致。

3.3.2 对去年冬翻的水稻地要密切关注土壤墒情,一旦发现缺墒及时进行补墒。

3.3.3 为做好棉田的补墒工作,及时进行泵房试压。

要求所有播好的棉田,在两天之内必须把滴灌设施连接到位(面管与出水桩、小三通与滴管带准确连接);对于地边横头要做到:“三横一竖一套”;条田中间的滴灌带做好断流工作,确保滴水质量,防止跑冒滴漏和地面径流现象的发生,从而确保苗齐、苗匀。

3.4 苗情标准分类调查

在5月中上旬日生长量在0.8cm属于正常,日生长量低于0.8cm的要进行提苗;高于1.2cm要化调。对二三类苗进行标准设定,新疆南疆高产棉田在5月11日,叶龄在3叶,株高在7-10cm;三类苗株高在4-5cm,叶色偏老、偏暗、大小苗比例大。及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条田按照一类、二类、三类苗调查标准调查,并根据不同的苗情分类管理,促弱控旺,培育壮苗。

3.5 促控结合来提升二三类苗

重点以促为主的措施来解决二三类苗。即采取缩节胺叶面化调、肥水滴控、中耕三种方式来提升当前的二三类苗。

3.5.1 苗期化调

棉花苗期使用缩节胺化调是促使棉田叶色一致,大小苗一致。苗期使用缩节胺,棉苗大的吸收缩节胺的量大,棉苗小的吸收缩节胺的量小,通过三次的苗期缩节胺化调,从而达到苗齐、苗匀、苗壮的田管目标。

十六团自2010年开始对棉田子叶展平后进行1g/亩缩节胺的化调,苗期一般化调三至四次,在6月10日后棉田严禁使用缩节胺及缩节胺类药物。

第一次化调为棉花子叶展平,即 1叶1心,亩用缩节胺1克,其目的一是控制果枝始节以下棉株自然高度;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和能力。

第二次化调:三片真叶亩用缩节胺1-1.2克,其目的是控制棉株节间长度和促进花芽分化。

第三次化调:5-6片真叶亩用缩节胺1-1.2克,其目的是保证棉苗蕾期生长稳健,防止蕾脱落。

第四次化调:以补调或点片调为主,对点片长势旺的棉苗,亩用缩节胺1.5-2克,其目的是防止早灌水棉田及生长势旺的品种滴头水后出现旺长而形成空果苔。此时应注意是在打顶前10-15天(即6月10日后)棉田忌用缩节胺或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

3.5.2 肥水滴控

十六团近几年在棉田苗期因墒度不匀造成的僵苗、弱苗,主要是及时滴施2-3小时的匀墒补墒水来促进棉花正常生长。对因缺肥造成的二、三类棉苗,主要以叶面亩喷施10g/亩的赤霉酸和80g/亩的尿素喷施;对盐碱重、苗僵的条田采取肥水滴控;促使弱苗转壮苗、小苗赶大苗。

3.5.3 中耕

浅中耕既能在温度高的情况下保墒、在低温情况下提高地温,还能除草;棉花苗期中耕松土是能切断毛细管,破除板结,减少水分蒸发,抗旱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地下根系深扎、地上部健壮生长,实现壮苗早发的关键技术措施。中耕松土還能有效地消除杂草,控制病虫害。苗期一般中耕三次。第一次在播种后就及时进行中耕,深度4~5厘米,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第二次在2~3叶期,结合定苗,深度6~8厘米,促进支根早出,增加吸收能力,增强幼根抗逆性,还可,起保墒作用。第三次中耕在现蕾前,在5月底,深度达10厘米以上。深中耕可促根下扎,防除杂草,缩短节间,防止徒长。

3.6 预防苗期病虫害

苗期病害主要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预防措施为苗期中耕与叶面喷施杀菌剂结合,苗期虫害主要以地老虎、棉蓟马为主。防治措施一是把田间圈的杂草清理干净,减少虫源基数;二是必须在4月下旬对棉田的棉蓟马进行一次调查和防治。

十六团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各品种差异,达到株与株之间无明显差异,2016年单产较2015年比较,2016年较2015年增产10%;从而确保棉花均衡增产,为棉花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缩节胺棉苗棉田
外源褪黑素对镉胁迫下棉苗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外源激素在促进油菜矮化应用中的研究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
一〇一团棉田主要虫害调查分析
棉田磁化水灌溉脱抑盐作用及促生效果示范
两种除草剂对棉田三棱草的防除效果
棉花上如何科学使用缩节胺?
二甲戊乐灵乳油施用深度和剂量对棉苗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水平对棉苗抗低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