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2017-06-15 17:10王玉娥
祖国 2017年9期
关键词:幸福感民办高校大学生

王玉娥

摘要: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440名某民办高校和某公办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结果发现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大学生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差异。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在年级、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无差异,但性别、家庭所在地和生活费均影响整体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幸福感

一、前言

人类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然而对于幸福的定义却各有不同。幸福是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生活质量评价满足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幸福取决于一个人的想法。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的综合评判,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有效指标。情绪平衡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大学生处于一个生理和心理快速变化期,他们在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上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必须面对学习的压力,爱的压力和人际压力,主观幸福感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主观性幸福感测度量表,这一量表来自于Diener等人的设计,其中包含三个测度量表:生活整体满意程度、积极与消极情感体验,内部一致性系数(Alppha),这三者测度结果分别为0.797、0.763、0.829。这三个量表当中,其中第一个子量表中,生活满意程度由五个子项目组成,第二个子量表由六个和八个项目构成,采取7级计分的原则,其中,在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方面需要将两者的结果相结合,计算得分之和。

在某民办高校以及某公办高校,分别进行量表440份的发放,其中有效问卷401份收回,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91.1%。 数据均采用SPSS11.0分析。

三、数据结果

(一)学校性质对于学生整体幸福感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得出,对于大学生而言,整体的大学生活满意程度以及消极情感上在学校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公办高校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各项的均值分别为23.36、21.23,民办高校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各项的均值分别为19.40、18.71。在積极情感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年级对民办高校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由数据结果得出,不同年级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学生在各项的均值分别为19.85、25.15、17.27,大二学生在各项的均值分别为19.75、23.18、20.13,大二学生在各项的均值分别,17.27、26.73、19.55。

(三)是否独生子女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由数据结果得出,是否独生子女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独生子女在各项的均值分别为19.11、24.61、19.24,非独生子女在各项的均值分别为19.86、24.71、17.92。

(四)性别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体验影响

数据处理后结果不难发现,民办高校中,大学生积极情感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民办高校大学生整体生活满意度中,男生(均值M=24.88,SD=6.37)显著高于女生(均值M=24.18,SD=5.46)。其它差异均不显著,男生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各项的均值为19.48、19.01,女生在各项的均值为19.25、18.71,说明性别并不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

(五)原生家庭其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感显著性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原生家庭区域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1),生活在城市的学生的积极情感(均值M=23.82,SD=6.57),与农村大学生积极情感相比,水平明显更低。(农村大学生均值M=24.92,SD=5.02)。其他差异均不显著。

(六)生活费用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调查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在生活费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 其中1200元以上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最高,而400元以下的积极情感得分最高,800-1200元的积极情感得分均最低。

四、讨论与结论

由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着体制上的根本差别,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大学生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办高校大学生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都显著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

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维度的影响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男生在积极情感上显著高于女生。研究中不难发现,从整体幸福感和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角度而言,女大学生总体优于男大学生,然而从情感的积极以及消极角度而言,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学生的性别对于整体幸福感和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来说是显著性因子,而研究的目的对象不同,结论自然也有所不同。

就原生家庭所在区域因素而言,这一因子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生活的满意程度具有显著性的影响,结论是农村学生的满意程度高于城市学生的满意程度。虽然城市学生的经济水平偏高,但是有更多的机会为大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到更多的新鲜事物,与此同时,城市中的生活压力与农村相比也更大,这也是城市学生都对于整体大学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都要低于农村学生。

对于生活开支费用,整体生活开支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满意程度呈现出显著性的差异。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并不都是随着生活费用的提高而提高。家庭经济水平在达到平均水平之后整体生活满意度会有所改善,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不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

[2]李景华,胡洁,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3]李志,彭建国,彭晓玲.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的调查[J].探索,2000,(03).

[4]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04).

[5]李莉.人口统计学因素及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辽宁理工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幸福感民办高校大学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大学生之歌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