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去世八年 79播音班齐聚缅怀

2017-06-19 18:01
北广人物 2017年23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缅怀播音员

罗京去世八年 79播音班齐聚缅怀

2017年6月5日是罗京的忌日,每年的这一天妻子刘继红都要来到墓地,和罗京说说话。今年是罗京逝世8年的日子,他的大学同学纷纷来到了这里,缅怀他们的老班长罗京。

2017年6月5日是罗京的忌日,每年的这一天妻子刘继红都要来到墓地,和罗京说说话。今年是罗京逝世8年的日子,他的大学同学纷纷来到了这里,缅怀他们的老班长罗京。

同学缅怀“老班长”

“我们每年几乎都聚,原来是每年初五聚一次,但是罗京去世后,停了一年,成了我们心中的痛。大家聚起来,少个人,缺了他感觉特别难过。”同学说,以前聚会罗京都是活跃分子,每年初五聚会时,再忙他也会赶过来,即便赶上他值班,也不会缺席。同学印象中聚会他每次必来,而且总是主动去买单,很珍惜同窗同学的友谊。他走后的8年里,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免不了会提起他。他当年走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去八宝山给他送行,他们亲手给他做了大挽帐,冲洗年轻时候的照片,提前一天集合,为他守夜。每个人对他有什么话,都在那时候说。

因为罗京生病的时候一直让家人保密,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他生病的事,甚至还以为是网上谣传,直至他去世前春节期间的聚会大家才知道真实的情况。尽管如此,大家也没有想到这么快他就离开了。对于妻子刘继红和儿子来说这8年也很难熬:“我们俩前几年都不愿意去提这事,但是从前年我们俩也都在调整,爸爸已经不在了,我们在的人是要尽量地活得快乐一点儿。”儿子明年即将大学毕业,学的是数学,也是继承了父亲的基因。

小时候调皮的罗京,上了大学以后,爱好非常广泛,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还当上了班长,由于罗京跟同班同学比年龄较小,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官”。同学眼里,罗京的行动力很强,大二去青岛实习的时候,罗京只有19岁,青岛那时候非常艰苦,每天就是萝卜白菜,只偶尔在外面吃个包子打牙祭。这时候的罗京没事就演出《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生活中的他是个活泼又害羞的人,他学会京剧《空城计》,应同学们的要求,第一次在班里唱的时候是面冲墙,背冲着大家唱的。“受他的影响,儿子的歌也唱得很好甚至比他还好,有些新歌是儿子教他唱的。”刘继红说:“我们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我的状态对儿子也是影响挺大的,我状态好儿子也会特别开心,而且孩子也大了,又特别懂事。很阳光,他也喜欢足球、篮球。”

李修平是他最后的播音搭档

2008年8月31日的《新闻联播》,这一天《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分别是罗京和李修平。电视里两位播音员沉稳大气、字正腔圆地向全国的观众播送着新闻,电视外,千家万户一边吃着饭,一边听着《新闻联播》。多少年了,《新闻联播》和着饭香,已经成了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这一切看起来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谁也不曾想,这是罗京在《新闻联播》上的最后一次播音。“其实大家都知道罗老师最后一次播音是跟我搭的,因为我觉得,我都没有办法去面对。我老觉得他8月31日可以来,然后9月他还会来,可能永远都会来,但他的播音生涯就终止在那一天。所以刚才看片子时,我挺难受的。”李修平回忆:“可能李老师知道点儿他的病情,组里其他人都不知道,上班后他进了办公室,我第一感觉,罗老师怎么这么瘦啊!他永远是淡淡地笑了一下,最近胃不舒服,就说这么一句,然后就进入正常的准备。其实那时他已经做了第一期化疗,当时我不知道。”在播音台上的时候,罗京依旧像以前一样精神饱满地播新闻。李修平说有一个细节是他跟以往不一样的,以前播完新闻他还是那样坐着,那天他的背塌了下来,有点累的感觉。很长时间李修平都不愿相信,罗京不能再上班了:“7点时,我就会觉得,罗京还像以前一样,从里屋出来,打着他的领带,然后跟我们说,我穿这衣服行吗?那一段时间,我们特别接受不了的是,我们在化妆,后面就是罗京的遗像,抬起头来我们该进机房的时候,我们在这儿,他在墙上。”

主持人康辉说:“大家现在一说起罗京,说这个人很冷,因为他从来不笑。其实在我们印象当中,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一个内心特别特别火热的人,这种火热尤其表现在他对于他的工作上面。他如果真的可以把他的这个热度稍稍地减低一点的话,他的生命也许还可以燃烧得更持久一些。我觉得他是用几十年的时间,用一个同样的标准,去做好一件事情。我觉得这在当今这样的一个时代已经不多见了。”

李瑞英说:“播音组大家看着都很光鲜,说你出图像的时候什么样。今天衣服好看了,今天发型好看了,实际上最重要的也是意志力。当初上早班的时候,都是早晨4点钟起床,上三个闹钟。我们24小时新闻频道滚动播出之后,现在我们的播音员是24小时在直播,夜里大家可能偶尔打开电视可以看一眼,我们的播音员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每一个小时都在现场直播。”很多播音员都会常做噩梦,往往都是被话筒丢了、坏了,播音晚了这样的噩梦惊醒。

妻子陪他最后的日子

《新闻联播》的演播室外的走廊里虽然人来人往,但每到《新闻联播》播出时,都是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张泉灵回忆:“在我当记者的十多年里,只有一次看到我们领导站在走廊里大声地喊,稿子呢,稿子送来了没有?过一会儿,一个记者拿着一张刚刚从传真机上撕下来的纸,奔进演播室。他们悄悄地矮下身子,把一张画满了修改符号的传真纸,送到罗京老师的位置。”那天所有的领导都在外面站在那儿揪着心,手里甚至还拿着一瓶麝香保心丸,他们看着罗老师没皱一下眉头,没有流一滴汗,特别镇静地把陆续送来的17页半的纸一个字不差,完整地播出完了。罗京的业务能力,在中央台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他的座位底下,永远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对他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罗京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的播音组,罗京生病之后,他的私人物品,谁都没有动过,因为他总是说,养一养就可以回来工作了。这里存了很多观众寄给他的信,有时候同事们去看他的时候,会把信先带给他,过不了几天又会攒出一大袋子,很多人寄来的明信片上,都会说祝罗京同志身体健康。

2008年7月底,罗京在国外出差中,给妻子打来电话,电话里罗京说,自己的胃部疼痛得越来越厉害。妻子刘继红听了之后,立即给罗京挂了一个专家号,等到罗京回国,便去做了体检。最终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取结果的那一天,是刘继红一个人去的,她说取了结果都不知道怎么回的家。刘继红带着强烈的悲伤回到家里后,她特意装作很轻松地去和罗京谈病情。可是她即使再伪装,又怎么能够骗得过和她相濡以沫20年的丈夫呢?在罗京的再三追问下,刘继红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她告诉了罗京实情,罗京在知道自己病情的时候,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0天的时间,而他自己还是奥运的火炬传递手。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他和妻子商量决定隐瞒病情。2008年8月6日,罗京作为奥运会的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炬的传递,此时的他,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后背,他是忍着剧痛完成的火炬传递。此时电视外有一个人,已经泣不成声,这个人就是刘继红。随后罗京即使带病,2008年8月8日,用他堪称完美的声音为北京奥运会播音,让广大观众深深地记住了他在奥运会上的声音。罗京工作的26年里,完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次数的播音。

刘继红说化疗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对于一个《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来说,形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罗京对头发的保护非常在意,平时在家就连他最心疼的儿子,也不允许触碰他的头发。然而经过几次化疗之后,罗京的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有一次刘继红对罗京说,“要不咱把头发剃了吧?”罗京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平静地说:“好。”

据BTV科教《记忆》整理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缅怀播音员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深切的缅怀
缅怀先烈 传承文明 亲近自然
清明祭奠 缅怀先烈
清明更应该缅怀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