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角下黄石市初中生体育课现状探究

2017-06-19 18:16涂亦乐周曙刘欧美李志鸿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同学

涂亦乐 周曙 刘欧美 李志鸿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黄石 435002)

教育公平视角下黄石市初中生体育课现状探究

涂亦乐 周曙 刘欧美 李志鸿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湖北黄石 435002)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前期环节和中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运动习惯,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形成等。体育教育为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最新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学生体育综合素质水平普遍下降,特别是耐力和柔韧素质下降尤为突出。通过对黄石市中的两所中学的体育授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体育课的作用与效果及在动作学习中师生扮演的角色等结论,为探索体育课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学校体育 教育公平 课程现状

1 研究对象

黄石市两所中学在读的学生302名。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调查的前期准备和在此文的研究拟写过程中,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了大量的有关信息。

2.2 访谈法

对黄石市第十五中学的部分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轻松交谈,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2.3 整体抽样法

从研究目的出发,首先根据分层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出两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再将研究对象按照年级分成三大类,即初一、初二、初三,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每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样本发放问卷。此次调查针对学生发放问卷302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达90.33%,为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

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为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图1 喜欢体育课的程度分析一览

3 现状与分析

3.1 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此次调查共针对了302名初中学生和4名在校体育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男生为178名,女生为124名。在调查中发现51.3%的同学喜欢体育课,只有14.5%的同学不喜欢体育课,大部分同学对体育课的兴趣为老师上好体育课打下了基础(见图1)。

3.2 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

(1)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差别。体育课一般都是在室外活动,与其他室内文化课相比,具有较为轻松的氛围、较为轻松的纪律要求,课堂活跃。并且体育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来使同学们达到身心愉悦、增强健康水平的目的,而其他室内课程则侧重于脑力劳动和学生思维的锻炼。

图2 通过体育调节频率统计分析一览

图3 学生的体育成绩情况分析一览

(2)体育课的良性作用。在每节体育课前老师都会引导学生做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再安排相关活动来达到增强学生健康的目的,这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也没有否认体育课对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其次,体育课常常给人带来一种轻松的愉悦的心情,在学校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增加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渐渐增大。通过上体育课与同学做游戏,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放松心情。60.5%的同学上完课后都感觉到很轻松愉快。并且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很多同学会通过体育锻炼来缓解压力,并且通过调节后的效果都不错。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体育课程对于初中生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不一样的作用体现(见图2)。

(3)学生上体育课程的心态是很轻松和愉快的,所以对于体育课程课堂任务并不觉得很有难度,这对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很有帮助的。这可以从学生完成体育课程考试成绩看得出来,图3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的体育成绩是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并且合格的。结果请见图3。

(4)体育课可以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很多同学爱好各种体育运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由于时间、场地等原因不能好好运动,但是在体育课上相对来说这些限制条件会减少,同学们可以很愉快地运动。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除了球类,还喜欢跑步、跳远等田径类运动,这为体育课程设置增添不少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3.3 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健康状况不乐观。老师介绍,当今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和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指标总体在下降,视力不良率也在节节攀升,这些问题的产生和中学教学质量有很大关系。 这对于体育教师的努力程度有相应的关系,对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达到原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努力程度,而体育教学的唯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体育课经常被占用,课时不能得到保证。这点在初三尤其是在考试临近时最为突出,有时学校讲座等也是占用体育课的原因。这就体现了现在初中学校只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而忽略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考试考核的方式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应试教育的不公平。

(3)学校领导的重视力度不够,在体育设施和教师建设上投资很少。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的体育场地很不符合规范,体育器材在种类和数量上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且部分学校的器材严重老化,因此在上体育课时,学生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达不到满足。这是区域性体育教育不公平和领导对体育教育重视的不公平造成的,从而导致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了不同的体现形式。例如,对于学生的课程分组,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到底如何分组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一般情况下自愿分组的学生取得成绩比较好。

(4)教师过分注重安全问题。随着城市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增加,老师承受很大的压力和责任,为了保证安全,减少事端,中学体育课常常是以做广播操为主。对于像跳高、铅球等安全系数大的项目是能减则减,不敢让学生尝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技能的传播,一些基本的教学都没有开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喜欢老师的类型种类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有不同的差别。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不公平。

与此同时,学生是否要学会互相帮助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据调查:有接近80%的学生或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而他们的频率是“经常”和“偶尔”,只有少于15%的学生从不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有明显的不同效果。

3.4 体育中考教育不公平对初中生体育课的影响

据了解,自从国家规定体育考试成绩为中考成绩的组成部分,将体育考核纳入学生中考成绩评价体系之后,中学生的体育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一些改变:(1)体育作为升学考试项目,是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目的是引起社会对体育的重视,把体育考试作为杠杆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摆正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平衡关系,使学校的教育工作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中考的设立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学习、生活习惯、体质锻炼等方面的能力。有68.4%的同学在情绪不好或学习很紧张时会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31.6%的学生不会或用其他方式。(2)形成考啥练啥的现象。调查表明只有2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体育成绩很好,63.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成绩一般,11.6%的同学以为自己的体育成绩较弱。学生迫于中考压力,在体育课上能够积极完成老师要求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这点在初三学生中表现最为明显。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中考成绩评价体系之后,体育老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锁定在考试项目之内,因此,体育课上练习最多的内容就是中考考试项目,一切以中考考试项目为指挥棒,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对策与建议

鉴于调查中得出的以上现状,那么如何通过体验课程来更好地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健康水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4.1 学校方面应消除领导、教师重视的不公平

4.1.1 补充教学管理方面的缺失并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

各个学校在教学管理尤其是在课程上缺少对体育课的常规指导,缺少对学生体质量化测评。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缺乏对体育课的观摩、研讨,片面追求文化课的教研。要知道体育课同样是一门课程,一门绝对不能被替代的课程,更不能成为活动课。另外,加大加强设施建设的投资、建设力度是对于开展较高质量的体育课的基础保障。

4.1.2 加强体育课教学考评,消除应试教育的不公平缺陷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考评,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过去的教学中考试只重视文化课的考察力度,忽略体育成绩。中考中的体育课成绩只是“蜻蜓点水”,所占比重甚微。在中考前的几周,为了提高文化科目的成绩,学校课程安排中仅有的一两节体育课也要大开绿灯,为其他科目的教学让路。于是师生成了“笼中鸟”,这就更加大了学生的身心负担,疲倦的身心得不到一点轻松氛围的休息,长时间地打疲劳战,导致的必然结果便是近视率上升、驼背率增加、体质严重下降。因而,保证对体育课教学的考评力度是对文化课程教学的促进,劳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增加。

4.1.3 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培训,减少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的不公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全国中小学布局结构逐步调整,每个中学(教学点)应至少拥有2名以上的专业体育老师,来承担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对现有的体育任课老师也应有计划分批分期的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和谐发展。

4.2 教师方面

4.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能否合理安排一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比如课前带领学生做做准备活动,就能避免学生在剧烈运动中受伤。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是最大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保障。

4.2.2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对动作的体会中创造性地掌握动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让学生多参加自己有兴趣的又同样有健身价值的运动。即便进行耐久跑教学,也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这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让学生主动学会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4.2.3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育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方面都不能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3 学生方面

4.3.1 变“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体育课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各种一概而论的教学内容,这就有健身负担和对体育课逐渐产生厌倦感等弊端。笔者认为,作为学生,应该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地位,奉行“我要锻炼,我要提高”,可以为自己定下目标,多向教师询问,了解自己的情况,再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这种地位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

4.3.2 按照规定完成课堂要求

在体育课堂,教师对学生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具有科学性和实行性的,学生按照教师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堂要求,是对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健身强体的重要保障。

4.3.3 了解自己,发展兴趣

由于中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对于同一种运动,不同的学生健身效果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寻找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比较强,可以体验体育活动中完全自我愉快的心情,逐渐培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5 结语

体育作为五育(德、智、体、美、劳)之一,理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全民体质的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现状无疑会影响新一代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现代教育应该培养的首先是健康的人、和谐的人。要用中学体育课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因而,用中学体育课来提高新一代国民体质水平完全有可能实现。

[1] 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 杜伟.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2):89-91.

[3] 王羽.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

[4] 黄永飞.谈体育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医学院报,2003(1).

G633.96

A

2095-2813(2017)05(b)-0152-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4.152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同学
体育课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