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6-19 15:46付建敏于成超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总分神经功能障碍

付建敏,于成超

·经验交流·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付建敏,于成超

目的 探讨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2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在原发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路优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2周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睡眠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SQI中的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等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SQI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3.67±1.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8±1.24)分;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3%(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心理干预;脑卒中;睡眠障碍

卒中后睡眠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脑卒中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及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躯体及心理产生不适而导致睡眠障碍[1]。卒中后睡眠障碍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容易形成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甚至还可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脑卒中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3]。本研究通过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的方式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男58例,女52例,年龄(57.49±9.27)岁;观察组男59例,女51例,年龄(57.51±9.2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卒中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即:①参照2010年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②发病前无睡眠障碍,精神、意识、言语及认知障碍正常,能够独立或基本独立完成各项测评;③PSQI总分≥7分;④无安眠药使用史或停用安眠药≥7 d。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②发病前存在失眠症状,药物依赖;③存在活动性癫痫及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无法正常完成整个疗程的各项测评[4-5]。

1.3 治疗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控制血压,调节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次,1 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 次/d;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控制血压和血糖的基础上,同时根据病情静脉注射20%甘露醇125 mL,控制颅内压[6]。对照组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基础上,口服路优泰[Dr.Willmar Schwabe GmbH & Co.KG(德国),批准文号Z20090005],300 mg/ 次,3 次/d,连续服用2周。观察组常规治疗与口服路优泰治疗的基础上,由心理专家与脑卒中护理人员共同商讨制定心理干预计划,由专业心理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①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心理干预人员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能够将内心的情绪全面地表达出来[7];②通过倾听、鼓励、共情等心理干预技术帮助患者控制情绪,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③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安慰、支持和鼓励,改变患者固有思维和认知错误,调整其对生活和自我的认知角度,能够接受积极、正确的思想,纠正不良情绪[8-9];④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训练,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然后鼓励患者放松,促使自律神经向有利睡眠的方向转变[10-11]。心理干预3 次/周,治疗时间40~60 min,连续干预2周。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①PSQI评分,PSQI中的7项观察指标,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药物应用和日间功能障碍,每项指标计分为0~3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②NIHSS量表,采用美NIHSS量表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评价;③疗效评价指标,痊愈:睡眠障碍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无效:睡眠障碍症状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各项指标评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部分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SQI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为(3.67±1.0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痊愈26例,好转72例,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57%,总有效率为6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睡眠障碍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研究认为脑卒中后患者脑血流量减少,神经功能受损,与睡眠相关功能区受到破坏,进而释放大量的兴奋氨基酸等有害物质,导致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12]。同时由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使患者安全感和价值感降低,出现焦虑、抑郁等悲观情绪,也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13]。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患者肺部、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还可导致病情反复,因此对急性脑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十分必要。

临床中对于睡眠障碍多采用药物治疗。路优泰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物,是由纯天然植物圣约翰草提取而成,其主要成分为贯叶金丝桃素和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同时可以下调突触前膜肾上腺素受体浓度,减少NE、5-HT、DA的相互间结合,进一步增加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浓度,起到抗抑郁及镇静、催眠作用,松弛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14-15]。

心理状态不佳也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原因,很多脑卒中患者由于身体和健康方面的变化,自主能力和生活能力降低,导致其出现严重的焦虑或者抑郁状态,依从性较差,直接导致睡眠障碍。因此,给予患者恰当的心理疏导干预,帮助患者排解内心焦虑,引导患者走出抑郁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让患者能够冷静下来,听从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讲解和健康宣教,同时也能够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认知和思维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技术,引导患者进行思考,调节患者歪曲的思维方式,改变其负面认知,激发起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战胜疾病的信心[16]。通过不断强化积极成果,使患者体验到情绪改变后带来的舒适,继而进一步配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患者的睡眠障碍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修复,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的62.73%。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效果显著,同时还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1] 毛高峰,李朝武,聂海岭,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2):169-170.

[2] 王鸿涛,祁爱英,孙婷婷.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学,2014,24(5):548-549.

[3] Ensrud KE,Guthrie KA,Hohensee C,et al.Effects of estradiol and venlafaxine on insomnia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 in women with hot flashes[J].Sleep,2015,38(1):97-108.

[4] 徐晓丽,谈晚生.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性睡眠障碍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85-88.

[5] Jose SP.Venlafaxine induced severe sleep bruxism in a patient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In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15,37(2):249-250.

[6] 刘雅凤,王玉锦,李红.心理干预对34例冠心病患者失眠状况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4(9):734-735.

[7] 李丽,吴海燕,王丽国.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继发抑郁失眠患者的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178-180.

[8] 岳冬敏.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62-64.

[9] 宋晶晶,曹铁民.针刺联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30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3):29-31.

[10] Tang WK,Grace Lau C,Mok V,et al.Insomnia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J].Topic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2015,22(3):201-207.

[11] 蒋喜巧.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3):27-28.

[12] 邱继红,牟元云.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21-22.

[13] 覃川,杨秀江,晏怡.急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5,44(23):3231-3235.

[14] 杨晓梅,王华,万莉娜,等.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的影响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6):56-59.

[15] 谭兴文,王新丽,赵艳.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89-90.

[16] 陈俐,杨超豪,谭红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效果的观察[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4):320-323.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院神经内科,宁夏 银川 750002

10.13621/j.1001-5949.2017.05.0442

R743

B

2016-10-13 [责任编辑]李 洁

猜你喜欢
总分神经功能障碍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