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017-06-19 08:49熊华林曾爱勤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明市战略区域

熊华林 曾爱勤

新常态下,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逐步下行中趋于稳定,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经济空间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文章在对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明市区域经济的“一二三”发展战略思路。

生產力布局有待优化。三明市呈现山地地形特点,可利用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从当前三明市的经济发展布局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缺少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三明市区、永安、沙县城市发展规模偏小,发展空间不够,同城化程度较低,吸引优质生产要素的能力较弱;二是各县市区之间产业结构存在重叠现象,特色不够突出,化工企业零星分布,木材加工县市都有,小而全导致产业竞争水平不高;三是由于受自身发展空间条件限制,福厦泉等中心城市对三明地区的辐射效应不明显。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出路何在?SWOT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动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判断区域面临的机会、威胁和优势、劣势,能更有效的寻找和选择在未来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相比临近

新常态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由高速增长进入并稳定在中高速增长态势,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由基础性作用向决定性作用转变,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发展向包容共享转换。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许将出现较大的变化,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从总体上来审视和探讨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优劣和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略有下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三明市的经济发展略有下行,2011~2015年每年三明市地区生产总值以1 2个百分点的速度略有下降(见图1),但总体仍呈稳步增长态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7.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常态下,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逐步下行中趋于稳定,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经济空间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文章在对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明市区域经济的“一二三”发展战略思路。横向比较来看,三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福建省中游水平,2015年人均GDP为67978元,在福建省九个设区市中位居第四。但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创造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利润来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却较低。如表1所示,虽然人均GDP指标位居第四,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资产创造的利润额三个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指标却分别位居第七、第九、第八。经济规模本就不大,所带来的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又更少,经济发展易步入“低产值-低收入-低投资-低产值”的恶性循环。的发展地区,首先,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之一便是生态优势,三明市地处闽西北,森林资源丰富,是南方重要林区,有“绿色宝库”、“中国绿都”美誉。所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充分描绘了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质。其次,三明市还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三明市是福建省重要的工业基地,集合了福建省重要的钢铁、化工、水泥、纺织、造纸等大型工业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底蕴和工业要素基础。再次,三明市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政府的政策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三明市是我国精神文明发源地,也是全国文明城市,政府廉洁高效,居民友善不排外,社会治安和秩序良好,这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当前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也比较明显,一是地理空间的制约,山地地形特征决定经济用地空间非常紧缺或者用地成本高昂,不利于布局一些大产业、大企业;二是聚集要素能力不断减弱,由于区位不占优,配套条件薄弱,市场规模不大,在吸引外资方面,比较难吸引大企业好企业到三明来投资兴业,人才也更愿意去机会多、收入高的大城市,难以吸引各类人才,近年来,市区人口缓慢增长,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下降。三是历史包袱较重,三明市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而兴起的城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布局于此,随着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企业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逐步衰退,给地方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四是产业结构偏重,附加值低。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三明市经济发展而言,趁此机会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寻求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点,将会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其次,电子商务发展也为三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电子商务突破了很多传统经济行为模式,将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创造良好条件,跟上甚至引领时代新经济发展模式,是需要研究探讨的,也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的机遇。另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三明气候宜人、好山好水,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良好条件,把三明打造成中国养老之乡也是值得进一步论证的。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威胁。一是随着附近中心城市的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对三明市生产要素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加强,将使三明市经济发展进一步边缘化;二是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若不能跟上新技术的变化,将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在过去的十年中,三明市实施了产业“3+1”、“4+1”、八大产业、六大产业链、“壮大中心城区”等战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入新常态环境,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又应该制定什么战略,才能赢得新常态背景下发展的先机呢?在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中,会面临以下几方面的矛盾和取舍:是吸引人口还是吸引资本?是振兴传统工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是生态效益第一还是经济效益第一?是回归原生态农业还是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强计划力量,发挥央企、大企业的作用,还是做好服务,更大发挥民企的作用?

从更大的经济系统来看,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中把三明市定位为“前锋、基地、枢纽、支撑”,前锋即是开拓福建腹地市场的前锋,基地即是原料工业制造基地和农产品基地,枢纽指的是国家铁路、公路和福建与内陆地区产品流通的枢纽,支撑指的是生态支撑。这种定位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最近几年中,三明市作为闽西北绿色农业的战略定位更为凸显,这些都为三明市今后的发展战略定位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面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三明市的发展战略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需要创新,需要突破、需要聚焦,大力增强战略的指导性,引导区域经济发挥更大的功能。

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建议

根据系统理论,经济系统的功能决定于经济系统结构。经济系统功能即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质量效益的综合。而经济系统的结构可从不同视角来界定,可体现为产业结构,也可体现为经济空间结构,还可表现为要素结构。要提升区域经济系统的功能,必须优化经济系统的结构。

综合三明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以及三明市未来的发展,将三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为“一二三”战略,即一幅蓝图,两个主题,三个重点,一幅蓝图即为“绿海明都”;两个主题即为发展和山水;三个重点即为锻造精工、构筑綠链、做优生态。

描绘“绿海明都”蓝图。“绿海”构成了三明市的总体特征,以“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园区、绿色道路”为具体元素汇成绿海盛景。“明都”即构筑以“明”为特征的人文精神、城镇社区、经济社会,建设“空气明朗、城廓明秀、空气明净”的城镇社区;创建“清明、文明、开明”的三明精神;共创“经济文化昌盛文明,政府廉洁透明,社会健康光明”的经济社会。围绕“绿海明都”蓝图,不断“绘绿添明”,越来越美。

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根据三明市的实际情形,把握平衡好“发展”和“山水”两个主题,把山水理念植入发展经中,把发展活力绘入山水画中,污染山水的发展坚定拒绝,没有发展的山水警惕提防,让“山水”和“发展”相互融合、交相辉映,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锻造精工、构筑绿链、做优生态。蓝图要实现,主题要把握好,关键要完成三个动作——锻造精工、构筑绿链、做优生态。锻造精工——紧贴市场的脉搏,用一个“精”字来升级提升三明的工业体系,锻造“精品材料、精品装备”,巩固提升三明工业产业在全省、全国市场中的地位;构筑绿链——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福建自贸区建立的机遇,依托区域重要交通枢纽地位的优势,发挥林博会、明台合作平台优势,整合三明绿色资源,大谋划、大布局,建设一流绿色产品储存、包装、运输基础设施,构筑连接我国东南出海通道,向西辐射赣、湘、鄂等省,联动龙岩、南平、丽水、梅州的绿色产业链,成为绿色产品重要输出地、绿色产品集散地、东南地区绿色旅游重要目的地;做优生态——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着力实施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秉持生态理念,以“生态城镇、生态产业、生态园区、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景区”为抓手,将生态市建设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三明市战略区域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三明市海斯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战略
战略
分区域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