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睡眠时代

2017-06-19 09:11锦鑫
齐鲁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人群

锦鑫

《2017年中国网民失眠地图》(以下称《失眠地图》),在全国362个城市收回的8500多份有效问卷中,有4/5的参与者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无数在黑夜里挣扎的失眠者,辗转反侧,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失眠,逃离疲倦、焦虑、孤独和痛苦。

有人睡不着,有人却不想睡。晚睡拖延症和起床困难症是伴生的两大痼疾,没有哪个现代城市人能摆脱困扰。它们反映出的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以及城市人在面对这种压力时的逃避心态。

2017“失眠地图”

40多岁的于城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最后发展到半年多的时间里,夜夜失眠,靠着大剂量的安眠药才能入睡。于城近日到医院就诊,“躺在床上,如果不吃安眠药,就只能瞪着眼睛一直熬到天亮!”一提起半年的失眠经历,于城痛不欲生。

“研究显示,一个成人如果七天不吃饭,或许没有生命危险,但如果96小时不睡觉,猝死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临床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唐吉友表示,“睡眠质量与身体疾病互相影响,长期睡不好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慢性疾病的控制,而有些睡眠障碍也是身体疾病引起的。”他指出,很多人认为睡不好并不是一种疾病,不会到医院去就诊。而实际上,半数以上的成人出现过睡眠障碍,这已经成为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2017年3月16日,赛诺菲中国和腾讯健康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民失眠地图》(以下称《失眠地图》),在全国362个城市收回的8500多份有效问卷中,有4/5的参与者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

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寝具和腾讯新闻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也显示,接受调查的44308名青年中,能“一觉到天明”的仅有11.2%。

《2017年喜临门梦想睡眠指数》则对“双创”人群在追逐梦想和个体睡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研。报告显示,创业人群整体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2017年创业人群的睡眠指数得分是70.8分,比同期普通公众的得分低了近4分,而越年轻的创业者得分越低,30岁以下的人群甚至不足70分。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等各项具体睡眠指标上,创业者表现均低于普通公众,普遍存在“睡得晚”,“睡得不规律”和“睡得少”这三大问题。

报告显示,在最长一次连续不眠时间上,大部分创业者平均值约为29个小时,其中10%的创业人群更是高达48小时连续无眠,60.5%的人睡觉前还在计划明天的工作,52.6%的人早上起床就开始计划一天的工作,“梦想者”们睁眼闭眼都是工作。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说,“中国的睡眠问题很少有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等不太严格的途径进行问卷调查,但是就总体而言,这些也能反映一些趋势。比如,在人群中,有过失眠体验的有30%~40%,需要治疗的大概在15%。”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写道,失眠症是时疫性疾病。最初集体失眠的当地人非但不恐慌,竟然还觉得快活!“因为那时马贡多有许多活要干,时间不够用。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出于对睡眠的怀念,他们为此想尽了一切办法”。

从魔幻世界回到现实,如今失眠确实如时疫一样在人群中蔓延着,但失眠者却并没有“毫无倦意”的“快活”。无数在黑夜里挣扎的失眠者,辗转反侧,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失眠,逃离疲倦、焦虑、孤独和痛苦。

“睡眠文化”进化史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转反侧。”早在《诗经·关雎》里,就曾写道“君子”因为追不到“窈窕淑女”而失眠。

所谓“失眠”,自古就有。而所谓“睡眠文化”,包括对睡眠的价值观、品位、环境喜好以及对睡眠与健康关系的理念等。睡眠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睡眠好坏是生活质量的一半基础,睡眠之道岂可不讲究?

古代西方一方面认为睡眠是神赐予的休息间隔,但同时又认为睡眠神秘莫测,有点像“短期死亡”。英国诗人雪莱说过:“睡眠是死亡的兄弟”。现代西方随着医学进步,已解开有关睡眠的疑团,建立起睡眠科学。

中国传统更重视睡眠文化,有所谓“天人合一”的睡眠观,即从阴阳学说看昼夜和觉醒节奏,认为阳主昼、阴主夜,白昼阳气盛而阴气尽时,人们就会醒觉;相反,白昼尽而夜晚来临时则应睡觉。此外睡眠和醒觉时间应随季候改变而调整,《黄帝内经》认为,春天和夏天应夜卧早起;秋天早卧早起;冬天早卧晚起。

中国历来又重视“睡方”“睡诀”的养生文化,所谓“不觅仙方觅睡方”﹔“一觉闲眠百病消”。至于“睡诀”,中国人提倡“先睡心,后睡眼”,认为临睡前要清除各种杂念,重视调心入静、安枕无忧。

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简《十问》,曾假托战国名医文挚与齐威王讨论睡眠问题。齐威王提出:“子之长卧何邪?”意即为什么要重视睡眠?文挚的回答是,只有睡眠充足,食欲才会旺盛,食物才能消化,药物才能调养形体。文挚的名句是,“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睡眠负债”。所谓“睡眠负债”(sleep debt),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戴蒙(William C.Dement)提出,指的是应需要的睡眠时间,和实际的睡眠时间出现差距,有如负债赤字,日积月累,对健康产生影响。“睡眠负债”的短期效果,乃是头昏脑涨、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警觉性和判断力减弱﹔长期效果,则是罹患失眠、抑郁、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患。

不过,也有近代医学研究认为每天应睡足八小时的旧观念,毫无科学根据。若以佛学而言,《摩诃止观》卷四有云:“五盖者,所谓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通称盖者,盖覆缠绵,心神昏暗,定慧不发,故名为盖。”所谓“五盖”,意指五种能够障碍善心,让禅定与智慧无法发起的阻碍,贪睡正是其中之一。

“欠睡”时代的城市困局

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石块、棍棒,捕鱼、打猎、采摘野果,在山洞里过着“穴居”生活,这时人类处在“天然睡眠”时期,倒头就睡,睡眠是一件天然的事情。

到了农业社会,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手工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处在“自然睡眠”时期,想睡就睡,睡眠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再到工业社会,由于机器和电的广泛使用,许多工厂实行轮班作业,人们的睡眠时间受到了限制,睡眠习惯被迫改变,生物钟出现紊乱,该睡才睡,人类进入“强制睡眠”时期,睡眠开始成了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今,在信息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泛滥成灾,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竞争空前激烈,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环境破坏严重,不确定因素剧增,紧张、焦虑和恐惧困扰着每一个人,有人不想睡,亦有人睡不着,人类正在进入“欠睡”时代。

豆瓣网有不少失眠者聚集的社区,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叫“睡吧”。组长李明在2011年创立这个小组,分享自己治好失眠经验,6年多来已经有19415名失眠者加入这个小组寻求帮助。

近期,“睡吧”的成员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失眠的人越来越多。但李明从走出失眠的成员分享的经验帖中发现,大部分人并没有抱怨失眠是个多么可怕的经历,而很多人说这是段珍贵的经历。“所以,失眠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有了面对失眠的机会,重新反省和改变自己,是一段非常好的经历,但是前提是你要找到正确的方式。”

從褪黑素到野酒花,从睡眠仪到理疗枕,从药物、食疗到心理治疗,人们发明了各种据称可以帮助睡觉的办法,最终把这做成了一个产业。与此同时,帮你抵抗睡眠也可以赚到钱。

夜店,专为夜行人群服务,为了拒绝睡眠、点亮黑夜。它是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的奇葩,被赋予了放纵的气质和危险的魅力,是人们对可能性的向往,也因此带有一点负面评价。出入夜店,有时候会被认为是生活无规律和责任心缺失的象征,但夜店却是城市生活中最大的一盘生意。

24小时便利店,同样是夜晚的生意,却出人意料地代表着安全感。夜里三点钟的便利店,是夜行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它不像消夜摊档那样充满了情绪高昂、曲终人散的戏剧性,只是安安静静地给你提供一个随处可得的、简装版的生活。

不想睡觉,不仅是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虽然感觉疲倦,但就是不愿意离开现在的状态去睡觉,因为那意味着放弃对自己的操控,失去意识。另外有些人觉得,时间太早睡不着,因此他们为自己设定了睡觉时间点。这种看似规律的方式,又造成了另一种拖延——无论有多困,熬也要熬到那个时间才上床。这种心态其中包含一个现代人普遍认可的奇怪理论:睡觉是浪费生命,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所有人类的狂欢活动都必须有着从白天到入夜,甚至通宵达旦的设定,这些活动无一不是欢歌宴饮、奢靡破费、对抗睡眠。人们把一年来储存的精力和金钱都用上了,向夜晚宣战、拒绝睡觉。在这个时刻,能够不睡觉是能力的表现,代表着你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存状况和家庭形象。

而实际上,晚睡拖延症和起床困难症是伴生的两大痼疾,没有哪个现代城市人能摆脱困扰。它们反映出的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以及城市人在面对这种压力时的逃避心态。

猜你喜欢
人群
恋我
你属于中风高危人群吗?
财富焦虑人群
罗麦布局中等收入人群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是人群
为特定人群研发药品
早期筛查产后抑郁高危人群并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