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莨菪碱抢救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的27例分析

2017-06-19 22:58李品山
中外医疗 2017年12期
关键词:钩端山莨菪碱螺旋体

李品山

[摘要]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在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应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抢救的23例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该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7例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常規治疗+山莨菪碱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施抢救前后的生命体征。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57%(P<0.05)。两组中抢救成功患者抢救前的生命体征(SaO2、PaO2、MAP、HR)检测结果比较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抢救后观察组患者SaO2、PaO2、MAP、HR分别为(93.16±3.49)%、(79.15±7.63)%、(81.26±4.91)mmHg、(80.46±8.01)次/min,与对照组患者的(87.36±4.01)%、(73.29±7.58)%、(92.16±5.33)mmHg、(91.90±6.08)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在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山莨菪碱;生命体征;抢救成功率;预后

[中图分类号] R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4(c)-01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nisodamine in rescuing leptospirosis with diffuse pulmonary bleeding. Methods 2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eptospirosis with diffuse pulmonary bleeding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used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2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eptospirosis with diffuse pulmonary bleeding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Jul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dopted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routin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nisodamin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vital sign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cu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8.89% vs 69.57%)(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vital sign test results (SaO2,PaO2,MAP,HR)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rescue,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aO2,PaO2,MAP,HR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vious[(93.16±3.49)%,(79.15±7.63)%,(81.26±4.91)mmHg,(80.46±8.01)times/min vs (87.36±4.01)%,(73.29±7.58)%,(92.16±5.33)mmHg,(91.90±6.08)times/min](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nisodamine in rescuing leptospirosis with diffuse pulmonary bleed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of patient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 Leptospirosis with diffuse pulmonary bleeding; Anisodamine; Vital sign; Success rate of rescue; Prognosis

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范围,猪和鼠为主要传染源[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疾病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亚洲地区发病形式更为严峻[2]。该疾病起病骤急,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酸痛、高热、结膜充血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并发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若延误治疗可直接导致患者丧失生命[3]。早期我国临床多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青霉素联合机械通气对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实施抢救,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该疾病患者的抢救药物也得到了丰富[4]。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7例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山莨菪碱在该疾病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制定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疾病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抢救方案提供参考借鉴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该院收治的、应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抢救的23例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该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纳入该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山莨菪碱抢救的27例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区间21~59歲,平均年龄(38.93±4.67)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区间20~61岁,平均年龄(39.26±4.62)岁。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强心、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利尿、止血、抗菌等治疗,并接受机械通气,呼吸频率设置为15~20次/min,潮气量设置为5~8 mL/kg。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每间隔30 min或1 h为患者清理一次鼻腔、口腔、呼吸道,以确保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受影响。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山莨菪碱(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4606;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 mL:10 mg)治疗。用药方法: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0.6 mg,未出现“莨菪碱化”可间隔5~10 min后再给予患者静脉注射0.6 mg,直至出现“莨菪碱化”,之后每间隔2 h给予患者静脉注射1次,用药剂量为0.3 mg/次,维持用药5~7 d。维持用药期间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①抢救成功率;②抢救成功患者实施抢救前后的生命体征检测结果。具体生命体征指标包括SaO2(血氧饱和度)、PaO2(血氧分压)、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抢救成功判定标准:患者神志清醒,咯血停止,自主咳嗽能力基本恢复,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或趋于正常。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PaO2、MAP等计量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描述,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计数型指标采用(%)描述,差异检验采用χ2,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69.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对照组中抢救成功患者实施抢救前后的生命体征状况比较

两组中抢救成功患者实施抢救前的SaO2、PaO2、MAP、H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发病后需要立即接受抢救治疗。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抢救能够迅速缓解患者通气障碍,改善患者生命体征[5]。但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出均有少数文献报道,应用抗胆碱药对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实施抢救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患者他抢救成功率[6]。的临床研究应用抗胆碱药东莨菪碱对1990—1997年间收治的36例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实施抢救治疗,并与给予常规抢救的35例患者的抢救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71例患者中49例患者抢救成功,其中34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4.44%,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2.86%。

山莨菪碱是目前我国临床上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多种神经痛、血管性疾病常用的一种拮抗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药理研究发现该种药物能够兴奋人体呼吸中枢,发挥调节植物神经、疏通微循环的作用[7]。此外,该种药物还能阻止毛细血管的损伤和血液渗出,改善患者呼吸道功能,缓解患者机体缺氧状态[8]。该研究对该种药物在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遵循尽早用药、针对性用药的原则。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57%,两组中抢救成功患者实施抢救前的生命体征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抢救后观察组患者SaO2、PaO2、MAP、HR分别为(93.16±3.49)%、(79.15±7.63)%、(81.26±4.91)mmHg、(80.46±8.01)次/min,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7.36±4.01)%、(73.29±7.58)%、(92.16±5.33)mmHg、(91.90±6.08)次/min,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对该次研究所得上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该院认为山莨菪碱在肺弥漫性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宗士兰,林春水,陈冬婷,等.盐酸戊乙奎醚与山莨菪碱对"二次打击"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8):979-982.

[2] 贾智博,周钢,王丽平,等.山莨菪碱减轻兔肺缺血再灌注后肺水肿的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4):344-347.

[3] 张杰,刘亚华,代正,等.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猪心肺复苏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3(10):40-44.

[4] 粟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1):920-923.

[5] 张欢.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4):373-376.

[6] 林兴盛,石松菁,戴木森,等.山莨菪碱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肝损害及血浆TNF-α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 8(32):254-256.

[7] 甘世伟,胡礼仪,赖卓莉,等.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6):514-517.

[8] 陈玉娟,邓小莹,陈树波,等.舒血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5):90-92.

(收稿日期:2017-01-25)

猜你喜欢
钩端山莨菪碱螺旋体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山莨菪碱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病42例
苏慧敏教授采用心宝丸联合消旋山莨菪碱片治疗心律失常验案2则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