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综合防灾的几点建议范涛

2017-06-19 11:11陈志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2期

陈志高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带来的灾害巨大。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综合地震防灾体系,并且按照它来执行,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并为下一次地震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21世纪后,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在我国造成的损失最大。本文通过对比两次地震后地震工作者所做的工作,给出了我国综合地震防灾的基本构架以及下一步需要具体做的工作。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综合地震防灾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灾害的防御意识在增强。特别是这次芦山地震后,举国表现的冷静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识,很值得称道。但是,其中暴露出现的问题也很多的,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显然还不足以让我们做出足够的反思,痛定思痛,彻底的改变我国现在对地震的防御能力。美国著名地震学家詹姆斯. M.格雷说:“ 杀死人的不是地震, 而是建筑物。”中国的抗震领域的谢礼力院士说过:“地震本不该是灾害。”我们只要做出了足够的准备,是完全可以应付地震的。本文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介绍开始,指出了两次地震后暴露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本文给出了我国的综合地震防灾的具体构架图,下一步我国需要做的都有哪些工作。我们需要的是严谨的精神,痛定思痛,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并吸取他国的精华为己所用,为下一次的地震做好充分的准备。

1汶川地震

1.1汶川地震概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震级8.0级地震,属于主余震型,主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21东经103.367),属于逆冲型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唐山地震后,内地发生的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全国各族人民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次地震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都有:①震前的防灾对策不对。震前四川、陕西、甘肃部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偏低。②中国政府的应急救援反应迟钝。震后两小时总理才接到报告组织会议,那个时候汶川已经处于重灾中了。③震后汶川的建筑物和交通结构破坏严重。

1.2汶川地震中和震后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两小时,国务院就成立了国家级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担任总指挥。在震后8小时,时任总理温家宝亲赴灾区慰问灾民和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过程中,震区的灾民都采取了很好的自救和互救措施。这个非常重要,很好的减少了人员伤亡。日本政府在震后的总结中,就提到了,很多灾民是因为有良好的自救意识而获救的,而在应急救援中,很多被困灾民就是被当地的灾民救出来的。互救在这次应急救援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芦山7.0级地震

2.1芦山7.0级地震概况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2013年4月24日10时,共发生余震4045次,3级以上余震103次,最大余震5.7级。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据中国地震局网站消息,截至24日14时30分,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2.2芦山地震震中和震后暴露出来的问题

芦山地震后,我国政府较上次汶川地震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震后的三分钟,即发出了地震烈度速报信息,作为主管机构的中国地震局马上就成立了应急小组,即刻赶往灾区,并且迅速的采取了一级应急响应。相应的成都军区的官兵也立即行动,参与到了应急救援的工作中,反应的迅速较汶川地震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些举措很好的证明了中国地震局在地震监测方面做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的基础上,在高层管理决策方面更为理性和果断。在汶川地震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地震的研究和投入,在地震监测方面加大了台网的建设力度。地震预警和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启动以来,福建省地震局作为率先试点,成果得到了初步的检验。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全国范围的地震预警系统。“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是由覆盖全国的5000余个地震台站组成,工程完成后,不仅全国范围内每个县级以上城市都将布设1个或1个以上的地震台 站,平均台站间距为40公里左右;而且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地区及新疆西北部地区等四个区域将组成平均台站间距为25公里左右的地震观测台网,具备对破坏性地震的预警能力。

但是同时芦山这次地震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汶川地震中也同样暴露出来了,但其中显然还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列举如下:

(1)国民的自救和互救意识缺乏。芦山地震后,有地震工作者做过调查研究,知道地震后在户内和户外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很少有人知道,以及早已经被日本所采用的地震应急安全包我们几乎还没有采纳。

(2)灾区道路交通的堵塞,救援力量进不去。地震后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们的很多救援力量蜂擁而至地震灾区,但是灾区的道路堵塞,救援力量上不去。

(3)官方救援力量和民间救援力量缺乏沟通和统一的调配,导致救援资源的浪费。在灾害来临时,我们中国人,很好的发挥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但是因为缺乏良好的统一调配,我们的政府最终是不支持个人和团体亲临灾区。

(4)解放军的救灾实战演练缺乏。地震救灾期间,媒体就报道过一辆满载战士的救援车辆翻下悬崖,以及我们的武警官兵现场救援竟然没有带手套的细节。

(5)房屋建筑的选址和抗震能力有待改进。我们看到有些房屋直接建在山坡上,房屋的破坏也主要以砌体结构房屋为主。

2.3芦山地震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芦山地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解决起来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他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才能实质性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国民的自救和互救意识,要从小培养起。我国在这方面应该更多的借鉴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对国民在防灾减灾方面做的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中小学地震防灾的特点:1.防灾教育注重分年级、年龄段进行,便于不同年级、年龄段的孩子接受。2.注重防灾减灾内容细化,都包括了灾前预警、灾害中和灾害后的自救和互救指导。3.强度实际的应急反应,平时就有真实经历体验。也就是在学校会经常组织进行地震、防火演练,增强实际应对灾害的能力。这几点我们都是可以完全借鉴的,这个需要政府的协调,教育部门出具相应的条文来规范,从而在全国中小学进行普及。将防灾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的法定课程中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灾区的交通道路的堵塞在上次汶川地震中就已经出现过了,这次地震中又一次展现了,其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速度,很值得我们反思。四川的山很多,很多道路因为修建在山的周边,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更好的进行道路规划,尽量避开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考虑采用现在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成果,搭建临时道路,供应急救援时使用。这个更多的需要首先是规划上的更加合理,再就是轻质高强道路板等新材料的采购和储备。

官方救援力量和民间救援力量在灾害救援中缺乏沟通,这个更多的可能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双方的互信与合作。更大的加强官方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集聚一切力量用于抗震救灾。同时,我们需要有专门的政府协调部门,将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援力量很好的组织起来。

解放军缺乏抗震救灾演练在这次芦山地震中也暴露的非常明显。这需要我们的解放军平时有准备和演练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的,更好的应对应急救援工作。这需要我们的军方平时除了战备训练之外,还需要有专门的分队进行地震应急救援训练。

这次地震中同样暴露出了现有的工程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房屋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同时在进一步的提高房屋设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基础建设质量监管。

3结论与展望

中国的综合地震防灾的构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为地震前和地震后。地震前需要做的就是养成民众的防灾减灾自救和互救意识和能力、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主要是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保证新建结构的抗力大于可能发生的地震力以及既有结构抗力的调查和加固(也就是震害防御)。地震后主要是三方面的工作: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其中灾害的快速评估包含在应急救援中。其中震害防御是根本,只要结构物的抗力能抵抗地震作用,地震的到来就不那么可怕了。地震监测是基础,我国加大对台网的建设和加大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就是很好的解决地震的实时监测的问题,它用于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应用广泛,而且为后期的应急救援提供烈度图和灾害评估报告,可很好指导震后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是补充,地震应急救援是在地震发生后的补救措施,这个工作是在中国地震局的带头下,在相应的中国军队和民间组织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的,合理的应急预案在这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图1,结合我国现状,我国的综合地震防灾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其中地震前的工作是根本,只有防范于未然,才能够当地震来临时,从容面对,将灾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地震后的工作最为关键的是地震应急救援,这个需要我们有完善的灾害的立法,更好的管理机制,平时有足够的物质储备和真实的演练。

参考文献

[1] 李山有,金星,马强,等.地震预警系统与智能应急控制系统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04, 20(4): 21-26.

[2] 李山有,金星,刘启方,等.中国强震动观测展望[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23(2).

[3] 缪小龙.从汶川大地震反思城乡防灾建设[J].工业建筑, 2009, 39(1).

[4] 马强.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J].博士學位论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08.

[5] 周雍年.强震观测的发展趋势和任务[J]. 世界地震工程, 2001, 17(4).

[6] 代志鹏.浅析日本中小学防灾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2:56-58.

[7] 马怀平.日本应急管理之道[J]. 现代职业安全, 2010 (001): 88-91.

[8] 龙海云.日本的防震减灾与震后救援概述[J]. 国际地震动态, 2009, 5: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