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2017-06-19 15:50潘道军黎世杰
陕西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镇安县核桃加工

潘道军,黎世杰

(1.镇安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镇安 711500;2.镇安县米粮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陕西 镇安 711500)

镇安县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潘道军1,黎世杰2

(1.镇安县林业工作站,陕西 镇安 711500;2.镇安县米粮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陕西 镇安 711500)

本文系统总结了镇安县核桃产业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和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的成就,剖析镇安板栗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提高板栗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完善板产业服务体系和健全资金扶持政策的发板栗产业稳定发展的对策。

镇安县;核桃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镇安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陕西省南部、商洛市西南部,总面积3 477 km2[1],截止2015年,全县社会总人口28.6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39万人,劳动力12.1万人。耕地总面积2.66万hm2,林地面积29.897万hm2。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缺乏可开发的矿产资源,林地资源丰富。核桃作为镇安县三大林特产品之一,也是镇安县重要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和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其发展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此笔者就镇安县板栗产业目前现状、生产中存在问题以及持续发展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1 镇安县核桃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1.1 基本概况及自然优势

镇安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高坡陡沟深,境内最高点海拔(2 601.6 m)与最低海拔(344 m)落差2 257.6 m。全县耕地总面积2.66万hm2,林地面积29.897万hm2。人均0.093 hm2坡地,耕地紧缺,土地资源“九山半水半分田”。

镇安县地处北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日照1 947.4 h,年均风速1.4 m·S-1。年均气温12.2 ℃,7月最热为23.4℃,1月最冷为0.5℃。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12.6℃。无霜期206 d,年平均降雨量804.8 mm。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较大[1]。森林资源丰富,海拔820 m以下浅山丘陵区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带;820~1 300 m的低山区是以栓皮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1 300~1 900 m的中山区则是以华山松和尖齿栎为主松栎混交林,2 000 m以上高山区以桦木林为主,是我国重要水源涵养林区,林地资源充足,开发利用缓慢。气候及中低山区坡度小于30°,非胶土(红胶土、黄胶土)、黄棕壤的地块均适宜种植核桃。

1.2 生产与技术优势

镇安县种植核桃历史比较悠久,群众素有种植的传统。镇安野生核桃资源丰富,尚有超过1万hm2核桃林等待改造更新。目前已经发展了4 000 hm2的良种核桃园,良种核桃基地已初具规模;核桃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培养了一批技术干部;虽然核桃加工能力距预设目标尚有差距,但已积累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管理经验,为核桃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1.3 核桃生产与基地建设

根据镇安县核桃产业管理办公室的统计资料(表1),截至2016年底,镇安县核桃总面积19 468 hm2,总产6 800 t。栽植密度825株·hm-2,平均单产为349.29 kg·hm-2,与全省核桃的平均单产基本持平[2-4]。

表1 镇安县2016年核桃产量统计表

注:核桃效益按12.00元·kg-1收购价估算。

镇安县核桃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各乡镇,东部六镇核桃总面积1.057 9万hm2、约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54.34%,总产值约4 434万元,约占全县核桃总产值的54.34%;中部三镇核桃4 834.06 hm2、约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24.83%,总产值2 026.80万元、约占全县核桃总产值的24.83%;西部六镇核桃面积4 054.86 hm2、约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20.62%,产值1 699.20万元hm2、约占全县核桃总面积的20.6%。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核桃产量在300~360 kg·hm-2之间浮动,西部地域是镇安县主要板栗产区。

镇安核桃的主要生长于河流两岸、沟谷、田边、房前屋后等。栽植密度大多为300~375株·hm-2。近10多年来才陆续发展密植核桃园,定植密度园600~750株·hm-2。大多属于幼园,树龄10 a左右。单产较高。一般的放任核桃(自然野生)园,产量在600 kg~1 200 kg·hm-2。

1.4 核桃加工

镇安年产核桃6 000~7 000 t,由于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每年的加工核桃的能力约500~1 000 t,与总产量不相适应,不能起到调剂市场供求的作用。镇安县核桃加工企业大多经营不善,年设计加工能力在目前仍无法实现。由于加工能力有限,在核桃成熟季节,集中上市,市场销售价格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发展核桃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镇安核桃产业的持续发展。

镇安的核桃加工产品,与陕西省其他县处在同一水平,主要产品为核桃油、核桃露、核桃酱、核桃酥糖、核桃软糖、核桃奶、琥珀桃仁、精品核桃仁以及核桃工艺品(野核桃、文玩核桃等)等10余个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甚少,高附加值产品则更少[2-4,9-10]。

从加工企业生产工艺看,加工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从事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流动资金较缺乏,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新产品研发投入。从经营角度看,缺乏长远发展战略和新产品研发计划。缺乏市场竞争理念。也缺乏著名的商标,不利于核桃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1.5 核桃产业服务体系

从2010年以来,镇安县积极构建核桃、板栗营销体系建设。始终坚持“科技兴镇”战略,组建了镇安县核桃产业管理办公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大力推广核桃优良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用科技指导核桃生产的持续发展,提高核桃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核桃产品总量和质量。先后完成了镇安县无公害核桃产品基地规划和建设工作,主要从事低产核桃品种改良和核桃优质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提高核桃质量和促进营销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在产品经营中掺杂使假,损坏镇安核桃名牌声誉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比较有效维护和提高了镇安核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声誉。

2 核桃产业存在主要问题

2.1 核桃良种覆盖率和核桃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效益不显著

2.1.1 良种覆盖率低 截止2016年底,镇安县核桃面积1.946 8万hm2,良种核桃林总面积的约4 000 hm2,约占核桃总面积的20.55%。良种覆盖率仅20%。主要栽培品种香玲、鲁光、西林3号、辽核、中林、西林、西洛等,除西林和西洛品种外,大多数系外省引进品种。缺乏本地优良核桃品种。外省核桃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存在问题,同时约1.2万hm2实生核桃林需要良种改造。

2.1.2 核桃集约化经营水平较低 镇安野生核桃大都是放任生长,树体高大,既不进行施肥和修剪,也不开展病虫害防治,单株产量低而不稳。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发展约4 000 hm2的良种示范林,集约经营技术正逐渐推广。大约有80%野生核桃园需要推广集约经营技术,如果完成技术改造,总产量翻番是没有问题[5-7]。

2.1.3 病虫害发生严重 影响镇安核桃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是“核桃黑”,由核桃黑斑病、炭疽病和核桃举肢蛾、桃蛀螟等2种病害和2种害虫危害所产生。每年核桃黑造成40%~50%的产量损失,小年损失更大。野生核桃树体高大,一般防治设备药剂喷洒不到,防治效果不理想。故目前推广密植矮化核桃园,可较好解决防治设备射高不足的问题。除上述4种病虫害外,还有银杏大蚕蛾、云斑天牛、核桃长足象、核桃横沟象、核桃枝枯病、核桃腐烂病、核桃膏药、核桃根结线虫、核桃毛毡病等共有20余种,因此,核桃病虫害的防治在秦巴山区这种高湿高温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认真做好[5-7]。

2.1.4 核桃采青严重,显著影响核桃质量 在经营过程中,农民为了抢市场,追求高价格,镇安县核桃普遍存在采青现象,对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根据核桃品种特性,确定适合的时间,推广科学采收技术,以提高核桃的质量,增强镇安核桃市场竟争力。

2.2 核桃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产品单一,市场竟争力较弱

2.2.1 缺乏龙头企业 镇安核桃产量2016年达6 800 t,随着良种示范园建设进展和低产园改造工程实施,总产量会更高,仅靠销售干果,肯定会出现价格偏低的问题。核桃加工是实现增值和促进核桃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镇安县缺乏核桃加工的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核桃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培养一个带动镇安核桃产业龙头加工企业,以促进核桃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2.2.2 加工设备落后,加工产品单一 现有加工企业也是10年以前创建,由于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和加工水平制约,现在这些加工设备已经落后,生产成本较高。由于经营原因和规模较小,企业效益欠佳,无力更新加工设备。

镇安核桃加工的产品比较单一,大部分以原产品形式销售,加工产品也大多为初级产品,主要有核桃酥糖、核桃软糖、核桃仁、核桃油等。现存的企业度大多经营不善,没有研发新产品,也没有引进新产品。从整体上看,缺乏高附加值的精产品,核桃产业链较短,经济效益欠佳[5-7]。

2.2.3 现有企业缺乏经营人才,企业缺乏经营战略目标 镇安县核桃加工企业有县属国营加工企业,也有民营加工企业,整体而言经营不善,主要原因是缺乏懂经营人才,缺乏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不准,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核桃加工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目标,局限于小打小闹,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当然不会太好。

核桃加工能力偏低,无法满足现有核桃产业需要。镇安县核桃面积1.946 8万hm2,就目前水平总产达6 000余t。就目前的企业加工能力都难以满足加工需要,如果通过推广集约化经营技术,总产量就会翻番,如果龙头企业培育不起来,会更严重地挫伤农民发展核桃林的积极性,核桃加工已经成为制约镇安核桃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2.3 核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2.3.1 核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镇安县单产低而不稳,除了品种自身因素外,主要问题是经营不善,集约化经营技术覆盖率低。县、乡镇、村(专业合作社)三级技术服务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应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从核桃基地规划、品种选择与配置、丰产栽培、无公害病虫防治、科学采收以及市场信息等多方面提供技术资讯。

2.3.2 核桃产业销售体系不完善 镇安县没有统一的核桃批发市场,核桃多是农民自己推销或通过中间经纪人销售。作为支柱产业,从长远看,要做强镇安核桃产业,应该招聘适宜从事销售的人员,应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树立镇安自己品牌,促进核桃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镇安核桃没有地方质量标准,大多数核桃不分级包装,不少农民甚至将劣质核桃混在好果内销售,对镇安核桃销售和建立著名商标品牌影响比较大。

镇安县没有组建核桃批发市场,因而每年核桃的销售量不是十分清楚,经济效益难以准确统计。对从事核桃产业的人员(生产、销售、加工)、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也不是十分清楚。由核桃产业发展带动的第三产业效益也难准确统计。

2.3.3 发展核桃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有待完善 核桃作为镇安的支柱产业,又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缺乏鼓励农民投资改善生产条件、接受技术培训的政策,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缺乏培育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不利于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缺乏组建“农户+龙头+营销单位”一体化的鼓励政策,不利于创立镇安核桃著名商标品牌。

3 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提高核桃栽植管理技术和产业集约化程度

3.1.1 做好核桃优生区规划 由政府相关部门聘请、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实际调研考察,根据镇安县气候、土壤和地貌特征,开展镇安核桃优生区域的划分,以保证核桃基地建设在适宜的土壤区域。同时制定镇安核桃中长期产业发展远景规划,以指导产业健康发展。

3.1.2 积极选育本地优良品种,大力改良低产核桃林,提高产量与质量 镇安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栽培过程分化诸多核桃类型。为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应充分发掘本地优势资源,选育本地核桃良种。本地良种适应性和抗逆性比较强。同时引进抗核桃黑斑病、炭疽病的品种,减轻这两种病害的危害程度和减少农药使用量[8-10]。

镇安目前还有核桃低产林1.33万hm2,约占核桃总面积的80%,因此,必须制定良种改造计划,逐步将其改造为优质丰产核桃林,提高核桃良种覆盖率,使核桃这一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为镇安经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1.3 大力推广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 镇安核桃产量损失主要是核桃黑发生所致,也就是由核桃举肢蛾、桃蛀螟、核桃黑斑病、核桃炭疽病4种病虫危害所致。虫害以核桃举肢蛾危害最重,病害是核桃黑斑病、炭疽病,危害程度基本接近。每年造成的核桃损失超过50%。要积极培训县、乡镇林业技术干部、核桃专业户、桃桃基地的技术骨干,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全面培训农户,将核桃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尽快减少经济损失。

同时认真开展调研,制定适合镇安实际的核桃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指导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3.1.4 推广科学采收技术,保证核桃质量,提高市场竟争力 核桃采青对核桃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早熟、晚熟等核桃品种类型,根据当地物候特征,尽快制定镇安核桃采收技术规程或标准,首先在各核桃基地、核桃种植企业、核桃种植专业户进行推广,尽快提高镇安核桃产量和质量,然后推广到全县,确保镇安核桃产量和质量,为创立镇安核桃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物质准备[8-10]。

3.1.5 制定镇安核桃质量标准 为提高镇安核桃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制定镇安县核桃产品质量标准。标准应该包括大小、颜色、口感、剥皮难易程度等外观特征指标,还应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糖分、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的指数。指标设立既要考虑果品质量和安全指标,又要有利于推动镇安核桃产业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在陕西核桃中,洛南、黄龙、宜君、陇县的核桃在市场比较有名。镇安应按照核桃质量标准,分级包装,实行优质高价。每年要组织有关单位、专家对各乡镇核桃按质量进行评选,设立鼓励性的奖金,引导农民积极生产优质核桃,尽快提高镇安核桃产量和质量,增强镇安核桃市场的竞争力。

3.2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集约化发展

镇安县要通过培育、改造、招商引进等方式扶持2~3个核桃加工企业,引进核桃深、精加工产品,改变目前销售原材料的被动局面。要将核桃按等级严格分类,个大、色泽亮丽,受市场欢迎的作为精品核桃出售;个小、色泽不靓丽的加工成各种食品或饮料,提高附加值。同时开展野核桃(含铁核桃)工艺品开发。多层次、多途径开发利用本县核桃资源。做好了核桃加工,核桃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核桃基地发展,调动农民发展良种核桃、生产优质核桃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龙头企业+农户”一体化模式的发展,真正把镇安核桃产业做强,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造福百姓。

3.3 完善核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在着力推动核桃基地建设和培育、扶持核桃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安县、乡镇核桃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为核桃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信息咨询和保障[8-10]。

实现镇安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三个方面的政策:

(1)农民技术培训和组建核桃专业合作社的鼓励政策;

(2)核桃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核桃新产品开发的奖励政策;

(3)促进镇安产业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特别是核桃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产品营销体系方面的鼓励政策。

[1] 镇安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镇安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 原双进. 陕西核桃产业发展思考与建议[J]. 陕西林业科技,2015(1):7-9.

[3] 刘萌,刘光哲.陕西核桃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5(6):48-51.

[4] 鲁周民,郭 旭,张 涵.陕南秦巴山区核桃产业存在问题及当前发展建议[J].陕西林业科技,2016(2):51-53,57.

[5] 彭 涛,张亚盟,陈 琛,等. 陇南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321-322.

[6] 任玉会,张春雷,薛照宇,等. 南阳市核桃产业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321,325.

[7] 李曼菲.成县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与战略制定[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56-59.

[8] 李周侠,梁苏琴.西北地区东部发展核桃产业的思考[J].陕西林业科技,2010(3):71-74.

[9] 靳安民.浅谈丹凤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业与技术,2015 (12):217-218.

[10] 罗静贤.户县核桃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5(1):54-57.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laut Industry in Zhenan County

PAN Dao-jun1,LI Shi-jie2

(1.Zhen'anForestryWorkStation,Zhenan,Shaanxi711500; 2.MiliangAgricutureScienceStationofZhen’an,Shaanxi711500)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 of walaut industry in Zhen’an in terms of base construction,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service system. The main problems with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estnut industry such as intensive management, building up leading enterprise, improvement of service system and complete capital support, etc., were put forward.

Zhen’ an county; walaut industry; curr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

2016-11-26

潘道军(1980-),男,陕西镇安人,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和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S759.3+4

A

1001-2117(2017)02-0092-05

猜你喜欢
镇安县核桃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在山沟扎根八年的“扶贫团”——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镇安县脱贫攻坚纪实
镇安县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镇安县近40年气候特征分析
黄龙核桃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