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益
——现代散文课堂教学模式新探

2017-06-20 02:5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教学研究室王修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4期
关键词:景物同学语文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教学研究室 王修波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我确立了现代散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初步构建的现代散文教学结构基本形式为:

为了能比较容易解说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下面以《故都的秋》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作分步说明。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把自己阅读时的思维过程呈现给学生,尤其是把自己的阅读中的某些困惑告诉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以阅读的思路。

这堂课是这样设置情境的:

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

毛泽东独立寒秋,看到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展现给我们的是秋天无限的壮美!杜甫在秋风中登高,看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展现给我们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马致远在夕阳下悲叹,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展现给我们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读完此篇课文,我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

第二步——整体感知,摘读语句。

教师指导方法:

写景抒情散文,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要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神往故都,观其色,闻其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1.朗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用笔划出来,交流解决。

2.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朗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喜爱的理由。

3.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以上由课件展示明确任务)

通过整体感知,摘读语句,学生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初步领会五幅秋景图的美丽及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沉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自然也就成为探究的重点。

第三步——扣住文本,深入挖掘。

1.提出论题

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的?(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2.学生讨论,并挖掘文中的两个细微处来设计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1)《故都的秋》,开篇写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对全文的起到了什么作用?作者为何说托尔斯泰是“比谁都感到为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由课件展示明确)

(2)阅读第四段“北国的槐树……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思考: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

这两个细节易被学生忽视,又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启发学生去发现要点,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文章时扣住文本,揣摩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3.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让他们接受美的熏陶,感受文章韵味,激发美的追求。

第四步——质疑争鸣,总结感悟。

1.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适时就学生的新疑惑,设疑导引,开拓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古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热闹的地方也有,作者却为何避而不写?为什么作者笔下的秋是这样的?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

2.课件展示时代背景,让学生朗读,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第五步——拓展训练,提升应用。

1.课堂训练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描绘一个景物至少包括两个部分:①对象,②对象的特点。同学们可选取五幅画中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其他的景物,抓住其特征,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说得快!看谁找得准!看谁找得新!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同学们,把你们刚才的语言串缀起来已经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了。(这个训练可以加深学生课文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2.印发《瓦尔登湖》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将两篇文章从写景状物方面进行比较

写景状物的细腻生动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等是这两篇文章课的共同特色,但仔细品味,两文在写景状物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请从写作目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

(教学后记:在这次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切划成五大板块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使学生从作者饱含深情的景物描写中,感悟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念之情,真正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受到了一次美好情操的陶冶。)

这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改造或变式。它强调的是让学生能在独立阅读与体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认真地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在广泛的对话中实现认识的再提高。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质疑争鸣,与同学、老师、作者以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一起完成情感体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精神的升华。

猜你喜欢
景物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