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仍在路上

2017-06-20 16:17邓惜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路径分析利率市场化利率

邓惜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国内外改革方式的比较等,来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所选择的改革路径对所取得的成果做出的贡献,以及就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所处的阶段提出存在问题,并对未来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利率;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02

一、前言

在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仍在进行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不断朝着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前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源于1996年1月——宣布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管制,宣布拆解双方自主定价。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不断健全,央行利率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一)日本利率市场化概况及其经验

日本的改革起始于1977年,其改革基本遵循,“先债券市场,再货币市场;先存款利率,再贷款利率;先定期,后流动性;先大额,后小额”。①20世纪90年代初,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

利率市场化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助推作用。利率市场化和其他金融自由化政策增强了各经济主体在对利率、汇率以及股票、债券价格的敏感性,加快资金流动速度。由图3-3,1980年-1985年,GDP年均增长在4%左右;1985年至1987年,受到日元升值影响,GDP小幅下滑。1987至1990年,利率市场化继续推进的时期,GDP出现5%以上的增长。②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达到鼎盛时期。

(二)拉美国家失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拉美国家的改革之路基本都采取政府主导的激进型。阿根廷于1971年决定开启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遵循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再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先储蓄存款利率管制,再逐步全部完成市场化。由于改革是在国内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展开,并且先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导致存款大量从银行流出,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压力,改革在未取得成效的情况下被迫终止。

(三)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在宏观经济健康稳定时推行。第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利率市场化与政府监管并不是对立存在的,两者应该起互补作用,共同起到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稳定的作用。第三,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保证政策的跟进,要制定较为详细合理的综合方案,不可盲目向前推进。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力机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随着经济发展所必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的推动。利率管制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具有积极作用。在建国初期,金融体系处于通胀较严重的阶段,此阶段进行利率管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③。但是,在全球市场化大背景下,利率管制与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矛盾,长期以来的利率管制使得银行业存在严重的垄断利润,储蓄存款利率过低严重影响了居民财富的积累,抑制市场投资的产生。

第二,资源及资金配置优化的推动。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资源能以最高效的方式运用于市场之中。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之时,存在着资源配置、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④。

第三,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的推动。央行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通过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尽管也使用利率工具,但由于利率管制,使得利率调控的意义不大。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将数量和价格工具结合起来⑤。

四、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

利率市场改革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我国目前现有许多充满活力和创造的中小型企业,但是由于他们规模以较小及经营范围较窄等原因,具有更强的经营风险。⑥在利率管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利率不足以弥补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溢价,其存在丰厚垄断利润致使它们缺少对服务质量、竞争力提升的意识,以至于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资金流向国有企业或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使得资本收益进一步下降。⑦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加剧。我国存款利率一直较低,许多情况下存款利率低于通胀率。并且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手段少,居民大都偏爱储蓄。因此,对于这部分居民来讲,表面看拿到了利息,但实际上是将资金借给银行,同时也将应得的利益转移给了银行,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出现减少的情况,利益从居民手中转移到了国家、企业、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之上加剧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增大。⑧

五、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

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原因有:

第一,政府主导的利率市场化存在路径依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出现了本末倒置等问题,即对于重大利益的调整出现滞后的现象,又因为改革本身便带有的再分配现象的存在,致使一些权力介入的同时市场寻租现象出现。我国当前正处于以银行为主同时政府主导的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因此目前商业银行在控制自己本身信贷规模的同时还要贯彻执行政府下发的货币政策,在需要保存企业发展活力的同时还要接收宏观调控等行政命令,因此,要想同时做到这些是十分困难的。⑨第二,金融市场高度垄断现象。由于市场准入条件苛刻,我国金融市场长久以来一直是国有大银行的天下,民营资本由于自身规模等问题被拒之门外。因此存在市场所存机构数量少,并且由几家大银行垄断的不健康局面。与此同时,利率管制又为这些大银行带来丰厚的垄断利润,这使得市场缺少竞争,金融行业服务质量低下、资源配置能力较低等问题这。⑩

六、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进一步晚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是制度。利率市场化后,央行应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管理,通过间接方式调控,即通过再贴现率、再贷款率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通过间接途径将影响转移存贷款利率上。⑾

第二,完善金融市场建设。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仍不完善,特别是货币市场存在很大缺陷,比如金融工具种类较少、筹资单一等问题。

第三,提高整策透明度以及稳定市场预期。利率作为央行传导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最为直接且准确的,因此应大力培養央行利率传导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产生敏感的告示效应。同时,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以后,还应提高利率政策透明度,避免产生负面效应。⑿

七、结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的结束,应督促金融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不断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增强利率调控能力,理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传导的机制;发挥好金融机构、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方式激励约束利率定价行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定价秩序。

注释:

①爱德华·肖. 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 (中译本). 上海: 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8.10:110-118.

②Mckinnon R.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 Washington:Broekings Institution, 1973(2):99-103.

③张晓慧. 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13.38(10):85-87.

④王俊刚.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D].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

⑤王晓东. 中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研究[D]. 内蒙古大学,2014.

⑥刘东庆, 刘美春.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选择与管理[J]. 河北金融, 2014.6(3):32-39.

⑦韩松. 中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⑧易宪容.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 2015.9(2):6-8.

⑨王晓东. 中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研究[D]. 内蒙古大学,2014.

⑩姚洋.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策略[J]. 中国投资, 2015(4):16-18.

⑾张大勇.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D]. 天津大学, 2013.

⑿刘东庆, 刘美春. 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路径选择与管理[J]. 河北金融, 2014.6(3):32-39.

猜你喜欢
路径分析利率市场化利率
为何会有负利率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随机利率下变保费的复合二项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