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中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

2017-06-20 09:13冯春梅
文教资料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

冯春梅

(睢宁县新城区实验学校,江苏 睢宁 221200)

摘 要: 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喜爱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以欣赏教学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我国民族音乐作品,通过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明确音乐体验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针对不同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了解并喜爱本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民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 初中音乐课 民族音乐 作品欣赏

学习民族音乐,不仅是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而且是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因此,新课标把“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学习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①。可是实际教学时发现:学生偏爱流行音乐不爱民族音乐,对流行音乐作品如数家珍,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知之甚少。作为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喜爱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什么是民族音乐?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民族音乐的相关概念

中国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和新音乐,其中传统音乐一般是指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②。初中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绝大部分民族作品是中国民间音乐,而民间音乐是由无名氏集体创作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音乐。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新音乐是指清朝晚期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③。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作品的分类

中国民族音乐有以下分类方法:一是按体裁可分为民歌与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和仪式音乐五大类;二是按风格色彩分类:1.汉族地区大体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类;2.少数民族按所处位置,大体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南与东南四大片;三是按历史时期大体可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大类④。分析人教版2002年版七至九年级的音乐教材,可以看出编者以单元集中为主,其他单元穿插为辅,安排民族音乐作品,如表:

2012版音乐教材专门安排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二)……形成一个系列,这个系列主要按风格色彩划分,内容涉及不同地域的各种体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知识体系更加明显,内容更加全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国家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音乐教师有责任从自身做起,从每堂课做起,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努力提高民族音乐教学水平。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又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以体验为核心,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那么在音乐欣赏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体验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新课标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张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⑤。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1.通过形式多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当堂音乐学习的兴趣。

我针对当堂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一般采用故事法、动画法、猜谜法、图片图像导入法、问答法、谈话法、设置悬念法和创设情境法等进行课堂导入。如:我在教九上第二单元“说唱天地”时,通过观看相声《狗不理包子》的視频片段,谈话导入课题,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根据音乐学习心理动力规律,如果“音乐学习活动和结果带来成功和审美体验,主体的音乐需要就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积极的音乐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音乐学习动力的内化”⑥,即成功的体验能促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通过合理有效的组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我在教八下第二单元“梨园撷英”时,首先欣赏现代京剧《打虎上山》和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演唱视频,结合课前搜集的知识,讨论、分析这两个剧种在流行地区、伴奏乐器、唱腔特点和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其次,学唱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学生唱得很精彩;最后,听辨这两个剧种的音乐片段,同学都能听出来。这些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音乐学习的长久兴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明确音乐体验的内容。

音乐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在这一瞬间学生要围绕哪些方面体验,才能领略作品的内涵?

1.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通过种种音乐手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或庄严或悲伤或快乐或深沉……音乐欣赏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所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

2.音乐要素。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怎样才能听懂音乐呢?要了解音乐语言——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性、曲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这些要素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和风格特点,只有了解它们才能理解音乐内涵。如:西北音乐,它的旋律进行强调四度及四度以上的各种大幅度起落,表现出一种激越而又苍凉的情绪,那高亢得近乎呐喊的音乐风格,体现出西北人抗争自然、生命不屈的情感内涵。

3.相关音乐文化。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决定着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有对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正如要体验古曲《流水》的意境,必须了解那个时代,知道中华民族注重天人合一及“虚静”的审美思想,知道中国古典音乐注重“写意”,讲究作品的“气韵”和“意境”,强调创作的“风骨”和“神貌”,了解这些才能体会作品意蕴。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稍微走神,所听音乐就不完整了,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呢?

1.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音乐体验。

我通过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欣赏。这些音乐活动可以是随着音乐打节拍、唱主题、即兴跳舞、律动、表演、画画、用乐器伴奏等,这些活动改变了单纯聆听音乐的方式,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注意力容易集中。

2.思维参与深入进行音乐体验。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教会学生思维”。在音乐欣赏中多种感官参与聆听音乐,只是初步的体验,是直觉的感受,要深入理解音乐就必须有思维的参与。我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使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等审美能力。如:欣赏《二泉映月》时,让学生结合阿炳的身世,写出不超过50字的听后感;对比欣赏二胡版和弦乐合奏版的《二泉映月》,说出它们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上的异同等。

(四)针对不同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不同体裁的作品特点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有所不同。

1.民歌与歌舞。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我一般采用欣赏、学唱和讲解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欣赏曲目一定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歌手演唱的视频或音频,有代表性的民歌一定让学生用方言唱一唱。歌舞是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歌舞时,会让学生随音乐跳一跳。

2.民族器乐。

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学生理解起来不如歌曲那么容易,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引导欣赏。如: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它展现的是古战场上军营如林、旌旗蔽空、战鼓隆隆、铁骑驰骋的壮阔画面。我采用讲故事、看配乐视频和交流讨论等方法,音画结合、视听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3.戏曲。

戏曲是一种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一般采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课堂讲剧情、看视频、带着问题欣赏比较、讨论回答、补充讲解和学唱学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效果不错。

4.曲艺。

曲艺,又叫说唱艺术,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基础的,讲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相综合的中国传统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伴奏两部分。我一般采用提供资料查询,欣赏视频、比较分析、讲解、学唱表演、听辨相结合的方式,效果较好。

民族音乐以独特的韵味和表现方式,丰富学生渴求知识的心和情感世界,使他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得以提高,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愿我们携起手树立正确的民族教育观念,不断学习民族音乐和教学知识,采用合适的方法,因材施教,让民族音乐之花开遍校园,让民族音乐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注释:

①賴德胜.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4.

②③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5:223,209.

④⑦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2).

⑤⑥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8:101,129.

参考文献:

[1]赖德胜.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吴跃跃.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8.

[3]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2).

[4]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5.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作曲家 民族音乐学家 唐运善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基于高等院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教学的理论思考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开拓·追求·耕耘·守护——痛悼民族音乐文化大师莫日吉胡
古筝走进课堂 接受民族音乐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