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过程模拟与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试验

2017-06-20 09:59加晓军高艺嘉张雯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6期

加晓军+高艺嘉+张雯

摘要:通过流域水文循环实验模拟,观测小区域降水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同时获得不同土壤质地水分特征参数及土壤物理参数,概化小区域产汇流过程,建立小尺度水文循环模型,进行小区域降水径流模拟,并探究土壤水分的资源属性。以不同条件下的土壤水动态分布情况为主题,以小区域为对象,通过流域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的水循环机理研究,建立小区域的水循环模型,研究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机理,为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总量评价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壤水分含量;下垫面条件;动态变化模拟

中图分类号: S15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36

土壤水是指地表面以下,地下水面(潜水面)以上土壤层中的水分,也称为非饱和带土壤水[1]。在水文循环中,非饱和带土壤水的运移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复杂的部分[2]。土壤水研究是水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水分含量及水分利用[3]、土壤水盐分及其运移规律[4]、土壤水动力学及数值模拟模型研究[5]、土壤水水量计算及水平衡研究[6]、土壤水资源评价[7-12]等方面。

本研究考虑下垫面的条件差异,即流域内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对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模拟土壤水分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预报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区域的水文循环变化过程。

1 研究地区概况

实验研究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南郊,属于黄泛冲积平原地带,平均坡降万分之一。流域面积1877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6°43′~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图1)。属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68.6毫米。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90%。该区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兼有低山丘陵,土壤类型有黏土、砂质黏土及少部分沙土等。在研究区内,缓斜的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土壤质地,地表植被类型成为决定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区主要以居民区和耕地组成,其中95%以上为耕地。由于退耕还林政策,有15%的区域变成林地,主要有果园、杨树林;耕地仍占较大部分,有蔬菜类和稻田等。

2 实验内容

2.1 代表点的设计

结合黄泛冲积平原地带的具体情况,根据该流域下垫面条件特点,在该地区取两个实验点:林区(梨园),非耕作区(砂土堰),如表1。

说明:试验期间,该地区地下潜水面较高,部分观测点埋深 1米处可见水。

2.2降雨模型实验设计

在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降雨模型,该降雨模型应保证在1米×1米的范围内实现平均降水,并能实时监测、控制流速流量。利用PVC管制作9厘米×90厘米方格管网,利用钢针头刺穿PVC管,使水能在压力作用下向上喷出,平均降落在1米×1米的实验区上。同时在管网入口处连接阀门、水表,利用阀门来控制流速,利用水表实时监测降水量。进行降雨实验时,应控制并记录降雨时间,以计算降雨强度。

2.3产汇流模擬实验

在5个试验点分别设置产汇流模型,该模型需要一定的自然坡度以保证流域汇水方向一致,且只形成一个流域出口。在实验点建立1米×1米实验区,用20厘米×100厘米钢板将区域边界封闭,并在其中一边留出20厘米×20厘米断面,作为流域出口断面。尽量保持原状土,为形成地形可适当人工制造坡度,并覆盖以表层土。坡面汇流边界设置水槽,通向流域出口断面。在出口断面制造堰和汇水沟。

2.4土壤水分的测定

用土钻法对实验点每隔0.1米分层取土样,所取土样深度h≤1米,每个实验点取三个平行样,然后用实验室烘干法(105±2)℃,测定土壤的质量含水量;降水量的观测采用雨量计实测。

3 结果

实验前测得前期土壤含水率,如表2。

通过控制变量:实验点土质、前期土壤含水率、降雨历时、平均雨强等条件,测得如下出流结果,见表3。

4 结语

将不同深度、不同时间土壤的水分含量进行统计,得到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不同土壤质地、不同雨强下代表实验点各层深度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减小。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的试验点,对降水的响应滞后时间不同,但最后土壤含水量都逐渐趋于某一稳定值。

二是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不同,砂质黏土较沙土不易下渗和蒸发,退水变化相对平稳。不同土壤质地的持水性也有较大差异,沙土地表到50厘米处土壤水分明显小于砂质黏土试验点的土壤水含量。

三是单位时间内不同降雨强度形成土壤含水量及产流量不同。雨强越大出流时间越早,出流历时越长,单位时间内形成的径流量越大。

参考文献

[1]雷志栋,胡和平,杨诗秀.土壤水研究进展与评述[J].水科学进展,1999,10(03):311-318.

[2]STEKAUEROVA V, NAGY V, KOTOROVA D. Soil water regime of agricultural field and forest ecosystems[J].Biologia, 2006,61(19):300-304.

[3]BAKER J H. Measurement of soil water content[J]. Remote Sensing Reviews, 1990, 5: 263-279.

[4]AHMED B A O, YAMAMOTO T, RASIAHV, et al.The impact of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management options in a dune sand on available soil water and its salinity[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7, 88(1/3): 63-72.

[5]邵晓梅,严昌荣,徐振剑.土壤水分监测与模拟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03):58-66.

[6]OREN R, PHILLIPS N, KATUL G, et al. Scaling xylem sap flux and soil water balance and calculating variance: a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water flux in forests[J]. Annales Des Sciences Forestieres, 1998, 55(1/2): 191-216.

[7]SHIKLOMANOV I A. Appraisal and assessment of world water re-sources[J].Water International,2000,25(01):11-32.

[8]靳孟贵,张人权,IAN SIMMERS,等.土壤水资源评价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9,(08):30-34.

[9]夏自强,李琼芳.土壤水资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1,12(04):535-540.

[10]周凌云,陈志雄,李卫民.土壤水资源合理利用潜力评价[J].土壤通报,2003,34(01):15-18.

[11]王浩,杨贵羽,贾仰文,等.土壤水资源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J].水利学报,2006,37(04):3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