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警务制度构建问题研究

2017-06-20 17:58李丽娜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

摘 要 目前我国校园暴力问题日渐凸显,成为近年来校园关注的焦点议题,备受重视。要维护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警方和校方之间的密切合作,构建校园警务制度。校园警务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警务形式,能够对校园暴力的产生、发展和预防发挥出有效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校园警务制度 校园暴力 校园警察

基金项目:本文系遼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校园警务与校园暴力治理问题研究》(课题编号:2017lslktqn-06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丽娜,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094

目前,我国的校园暴力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严重损害了师生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而备受重视。笔者认为维护校园安全环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警方和学校加强合作,通过构建校园警务制度来治理校园暴力问题。

一、校园警务对校园暴力的控制作用

校园警务从性质上来讲是一种新兴的社区警务模式,是指学校借助警务机关专业的治安防控力量,与以警务机关为主的公权力机构密切合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在提高校园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多角度、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校园内及周边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警务模式。这种警务模式将警务机关的服务职能和治安管理上的专业技能与校园管理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一) 校园警务能够提高师生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意识

校园警务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在校园内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使师生们了解校园暴力的危险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增强师生们对校园暴力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面对校园暴力时的应对措施。

同时,也对潜在的施暴者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使其认识到实施暴力行为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学会权衡利弊,选择正确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这实际上是校园警务在文化价值上对校园暴力控制作用的一种体现。

(二)校园警务能够净化校园的周边环境

建立校园警务是通过警务机关介入校园安全防范,一方面加大对校园周遭环境的治理力度,重点是对那些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娱乐场所进行治理整顿,杜绝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抵御各种各样的社会不良诱惑。

可以说,校园暴力的发生比例与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是成正比例的,校园周边环境越是恶劣,校园暴力的发生率越高,构建校园警务可以通过对校园周边社会环境的控制实现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目的。

(三)校园警务能够对师生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校园警务的内部监管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师生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对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摆脱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排除教师中可能存在的暴力因子;对于学生来说,校园警务不仅能够保护校园暴力中的受害者,也可以教育和挽救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与其事后对施暴者进行制裁,不如在校园暴力发生之前及时有效的防控,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校园警务就是要建立这种先发型的警务工作模式,通过广泛普及的警务工作实现对校园暴力的预防作用。

二、校园暴力下我国校园警务的发展困境

(一)缺乏校园警务执法依据

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有关校园安全问题的法律法规,政府对于警察进驻校园的问题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早在1988年4月,公安部、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立公安派出所实施办法的通知》,依据该通知的规定,我国很多高校都在校内建立了公安机构,该机构既是本单位的职能部门,也是公安机关派出的代表机构。该机构的设立对打击校园刑事犯罪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没多久,国务院于1994年4月下发了一个《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企事业单位公安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又撤销了高校中设立的公安机构。之后,由于校园治安状况不断恶化,2002年12月出台的《教育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又确立了在重点高校设立公安机构的制度。该通知存在着效力级别低,内容规定简陋、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在实践中高校设立公安派出机构存在着经费支出、管理责任、体制安排等诸多现实问题,因而事实上在高校派驻公安机关代表机构的的做法并没有被真正落实。

另外,中小学也是校园警务制度构建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在《通知》中却没有规定。

(二)对校园警务制度的认识误区

对于校园警务的实质,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校园警务不能等同于校园派出所,校园警务不是警力的扩张而是警务工作的社会化。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一种结果,解决该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公安工作的效力。校园作为人口流动频繁,主体单一的人员聚集地,符合“社区警务”当中“社区”的概念和特点,因而应当将校园列入社区警务的范畴,校园警务就是以学校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一个特定社区,沿用社区警务的工作模式,发展社区警务。

(三)警务实践与学校教学秩序的矛盾

校园警务一方面能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与师生及教学秩序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犯罪,校园警察要经常与师生们打交道,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他们在工作中不注重态度、方式和方法,就可能会引起师生们的反感,进而对校园警务制度产生抵触情绪。而目前公安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每个校园警察都能够与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一旦警方与校方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对立,那么双方难免会推卸责任,出现防范漏洞,致使暴力犯罪趁虚而入,使校园暴力防控的手段和力度遭到削弱。

三、构建和完善校园警务制度之建议

(一)校园警务制度的具体构建

1.构建体制的安排。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尚不适宜建立完全独立的校园警务制度,可以考虑采取“警务进校园”的做法,由当地的公安机关往学校派驻派出所或者警务站,校园警察在执行职务时要遵守学校的纪律约束,同时在行政和业务上还要接受派出公安机关的领导。

2.校园警察的职权。由于校园警察的职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可以考虑在今后的立法中将校园警察规定为一类新警种,和其他特殊的警种如民航、森林警察、海关缉私警察等同样享有警察执法权。拥有独立的警察执法权的校园警察不仅可以直接对校园发生的暴力案件行使刑事侦查等权力,也可以与当地的公安机关合作共同处理涉及校内外人员的暴力案件。

3.校园警察的具体职责。校园警察除了要承担一般的刑事侦查任务之外,还要负责一些十分具体的犯罪预防事务,例如对校园周边的娱乐场所进行摸排;关注问题学生,对其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调查校园周边的可疑人员等等。总之,校园警察所要履行的具体职责范围广、责任重,主要目的是通过事先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和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4.校园警察的任职资格和培训制度。为了提高校园警察的综合素质,校园警察的录用不仅要规定严格的条件,还应在被录用之后,接受一定期限的专业培训,考核通过之后才能上岗。在任职期间也要安排定期的培训、考核,培训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应该规定严格的重训和淘汰机制。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校园警察队伍中来,还应该在薪金待遇和晋升机会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政策。

(二)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开展校园警务制度

校园警务制度的构建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应当有区别、有规划的分别展开。中小学和高等院校由于学生情况不同,开展校园警务工作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分。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多数都是未成年人,具有年龄小、体能弱的特点,因而学生之间发生暴力犯罪的情况并不常见,主要的暴力犯罪还是来自于校园的外部,因而校园警务工作在中小学开展就应该侧重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学校周边的安保工作。而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和高校大学生,则具有社会经验少、心智不成熟、自我行为控制力较差的特點,针对这部分群体就应该加强学校内部的安全防范工作,采用各种高科技的技术和手段来防控校园内部暴力行为的发生。总之,校园警务制度的构建应当根据各个学校实际状况的不同,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警务工作细则,有效的开展警务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及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

校园警务工作的重心是预防而非惩罚暴力犯罪,工作的着力点不仅仅是尽量减少暴力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和降低校园暴力发生的潜在风险。实现“预防为主,惩罚为辅”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在师生们中间开展普法教育及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建议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改革:

1.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校园暴力的发生很多情况下是在青少年之间发生的,那些施暴的青少年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基本法律知识缺乏,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认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平时如果能将普法宣传教育重视起来,在对学生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向其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暴力青少年的悲剧也许就能够避免。

2.加强对全校在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教职工可能会因为缺乏法律知识、思想偏执、教学方法不当对学生实施暴力,其行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甚至远甚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不仅给受害学生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为人师表”的特殊身份也会深深的影响着其他的学生,因此对教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3.提升师生们的安全保护意识。在对师生们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让师生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如何将暴力的损害后果降到最低。在校园警务工作中要避免空洞的说教模式,可以采取讲座、现身说法等灵活多样的生动形式,提升师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校园警务工作的开展,共同防控校园暴力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刊.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浅析校园暴力的治理.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5(4).

[2]李月红.高等学校校园警察制度构建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3]石化东.校园警察制度建设研究.辽宁警专学报.2011( 6).

[4]黎慈.论我国校园警务管理机制的有效构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7).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
由各国校园暴力案例浅谈未成年人犯罪处理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武术教育对消除校园暴力的作用探析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