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7-06-20 11:43孙虹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关系

摘 要 自从新中国成立了之后,学术界提高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与研究。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备的先进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精髓两者相互结合在了一起,在此基础上对于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具备科学发展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文化得到了有效实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与中国发展国情相互适应的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作者简介:孙虹,沈阳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10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结合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对于革命经验进行总结,从根本上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有效实现。而中国传统文化指的就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通过中华民族所进行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文化成果和相关的创造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把儒家文化作为重要指导地位的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封建的文化,其是在把血缘关系作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及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把纲常礼教和封建等级制度这两种内容作为了主要内容,然后把伦理政治作为了中心。总的来说,在中华民族当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智慧的结晶,任何一种文化所具有的精华相对来说都具备一定的独特性,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推动作用,那些拙劣的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着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近代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需要

一个国家实现理论程度的高低,多数情况下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之间有着直接密切地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所需要的具备科学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理论依据,它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八四零年发生了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社会就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这也代表着我国正在往一个任人宰割及贫穷的社会发展局面前进着,惨烈的凌辱和入侵,让我国的社会发展一直处在这种被动境地。当十月革命成功了之后,出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的出现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从这之后,中国社会在发展的时候,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相通性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尤其在唯物论与辩证法这两个方面具有相通性。第二方面,注重实践。通常情况下来讲,马克思主义对于实践非常的重视,把实践看成是理论的主要来源与对于理论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的一项标准。第三方面,以人为本。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儒家学说把人为万物作为了一个重点,人所具备的价值是其他任何物品都不能够进行替代的。第四方面,社会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所进行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大同世界。从本质上来说,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追求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并不属于相同意义的社会,可是这种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可以融合在一起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还是中国人从心底对于马克思主义进行接受的一个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所具备的这些相通性,使得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认知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削弱,给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心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必须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点在多个层面上都一样,所以,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有利于中国社会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可是,由于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这和我国的实际国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区别,这也对于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引进来,然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让马克思主义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然后形成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对其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这也是我国社会进行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传统的社会理想使得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大同社会的理想由来已经经历了一段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孔子的《礼记》当中就对于大同世界进行了相关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孤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与此同时,在我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当中也把大同世界的理想充分体现了出来。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虽然马克思主义当中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以往那种传统的大同理想之间所存在的差别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人们所进行追求的大同社会心理使得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增强,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人民接受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的经世思想对于实事求是的这种思想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经世致用”思想,这种思想在宋朝时期开始不断地发展,在明清时期地发展已经非常的繁荣。“经世致用”思想无论是在关注社会现实与分析社会矛盾,还是对于社会问题进行解决等多个不同的方面都非常的重视,其具备了把天下作为己任的这一高尚情怀。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的刚开始阶段,我国的社会状态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那个时期由于我国的民族危机感非常的强烈,所以在早期阶段共产党人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断地对于救国救民这条道路进行着探求。由于共产党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所以不仅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了科学运用,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把中国革命的实践有效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把“实事求是”也就是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灵魂提炼了出来。

(三)传统的知行观作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前提与基础

在整个传统文化当中,所谓“知”指的是知识,换句话来说就是理论知识;而“行”指的是行动,换句话来说就是实践。在明末清初,王夫之对于前人知行辩证的思想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立了知行统一理论,知行统一理论把“行先知后和知行相资以为用以及并用而有功”作为了主要内容,从而让中国传统的知行观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对于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具有相同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论联系实践非常的重视。这也就说明,在我国人民的思想当中所存在的“知行相须、知行一致”的这种思想观念将是长期性的,让我国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接受的过程当中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文化底蕴,从而对于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拙劣的中国传统文化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没有高度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在古时候,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代表性非常强的就是四大发明了,其在我国古代的多个不同的方面,比如经济和文化以及政治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及发明通过了多种不同的途径传到了西方,在这一过程当中给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所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可是从实際情况来看,我国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往往把自然科学看成是奇技淫巧,重视文轻视理和重视农轻视商的这种统治思想导致很多的士人在尊孔读经当中投入了大多数精力,这一定会使得自然科学的发展失去了所应该具备的人力基础。除了以上这些之外,由于在传统文化当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封建迷信习俗,这对于进一步进行培养科学精神带来了不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自然科学成果进行充分吸收的同时,并且还对于科学思维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运用。从根本上来说,传统文化没有高度重视自然科学,所以除了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之外,还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开拓创新也显得非常的不容易。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广泛的民主传统往往比较缺乏

直到现在,封建专制思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邓小平曾经说过一句话“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相对来说比较多,而民主法制的传统相对来说比较少”,具体表现在了对于德治教化重视,而对于法律治理轻视与对于思想建设重视,而对于制度建设轻视这两个方面当中。在建国初期,仍然没有树立起依法治国的这种理念,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时代之下,漠视制度与践踏制度现象时常发生,然而进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律制度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平均主义思想

从古至今,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把道德作为对于社会发展进行衡量的价值尺度,在此基础上对于平均化的经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追求,这给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所带来的影响非常的大。其中平均主义这种思想除了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影响之外,与此同时给现代化建设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因为受到了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所以使得与实际生产力之间产生了脱离,而过分追求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从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破坏,最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五、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得适应中国国情,具有科学发展意义的我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得到了实现。给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演进过程当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从而建立一种合乎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意识形态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2]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6).

[3]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沈阳师范大学.2015(32).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