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探讨

2017-06-20 20:43张露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7期

张露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作为“三农”问题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人民公社化时期、税费改革之前和税费改革之后。而当前供给模式存在着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提高供给效率和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税费改革;一体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现状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作为一个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意义重大。然而,目前模式尚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

1.供给不足

首先,在总量上存在明显不足。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在农业基本建设上的投资数额一直偏低。其次,在某些类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不足。一是农民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中低产田改造等。二是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包括教育、医疗、社保以及环境卫生等。

2.供给过剩

首先,农村基层政府本身作为公共产品存在供给过剩。其次,在涉及政治利益的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供给过剩现象。“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大量存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剩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对农村其他公共产品供给产生挤出效应,而且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效率低下。

(二)供给结构失衡

首先,地区差异。在我国,经济繁华地区的基层政府具有充足的财力提供高数量、高质量的农村公共产品,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甚至还没有通公路、自来水,学生辍学也十分严重。其次,城乡差距。城市居民享受着便利的交通、优越的教育、完善的社保,而农村居民却与此无缘。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事权与支出主体错位

1994年分税制改革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中央和地方依据不同税种安排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总体上移。而与财权相对应的支出责任却在下移,更多地由地方政府来承担。即基层政府要凭借较少的财政收入承担较重的支出责任,政府事权与支出主体错位。

(二)缺乏完善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农民普遍缺乏政治参与意识,“看天吃饭”的农民选择自主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向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而且身处信息闭塞的农村,农民也没有便捷有效的渠道与政府进行沟通。决策的主观性以及农民自身的局限性让需求反映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策理应向农业倾斜,但建国初期,我国实行“重工轻农”的二元制城乡发展模式,使城乡之间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的财政倾斜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三、构建优质高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建议

(一)“一体多元化”——明确各主体责任

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正在走向多元化,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农村公共产品由于其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必須仍然是供给主体,需要承担供给职责。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市场、第三部门的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中去,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一体多元化”的供给主体形式,不仅可以保证国家职能的顺利履行,同时可以利用市场的优势,增强竞争意识,在博弈中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

(二)建立畅通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

一是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农民需求反应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由村民自治制度实行的好坏来决定。所以,必须要保证村民自治制度的民主性,让村委会真正成为代表农民利益、反应农民需求的基层自治组织。二是向农村普及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政府也应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网络信息平台,鼓励更多村民学会利用现代化工具更加便捷有效地表达自己诉求。

(三)协调城乡和东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协调城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首先在政策上要做到财政资金向农业农村倾斜,为严重缺血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各项制度的改革也要跟上步伐。依托户籍制度的改革切断这种恶性循环模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协调不同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要将重点放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农村实行优惠政策,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加强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农村结成互助对子等形式,为落后农村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与发展模式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罗芳,马卫民,周业旺,王庆.农业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以湖北省为例.浙江农业学报,2015,27(2).

[2]张晓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和思路.扬州大学学报,2015,19(1).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第1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6.

[5]Samue1son PA ,”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Vol.36,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