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河流

2017-06-20 21:03赵长伟马瑞东
东方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巴尔扎克改变命运

赵长伟+马瑞东

在人生最该积极奋发,志在有为的青春年华,谈论命运或许有些早了,我们的人生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命运更像是贯穿生死之间的长河,发端于不一的起点,奔腾回相同的远方......

作为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最富盛名的作品《俄狄浦斯王》集中反映了始终盛行在西方思想领域的“先定论”思想—命运天定,无力改变,在这样的世界人生观指引下,睿智而有为的人民英雄俄狄浦斯被命运无情的戏弄,始于抗争,既而回避,终至屈从的过程,写进了人世所能承受的无限艰辛与无奈,的确,既已成事实的过去是物理变更的,尚不可探的未来又是难以揣断的,命运的无上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先学与难以弥补。

俄狄浦斯的悲剧,恰恰出于命运的不可先学,面对不能知的命中注定,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将原本同悲剧人生渐行渐远的他再次拉回了了“杀父娶母”的轨道,科林斯王的收养是一个意外事件,三叉路口遭遇先王也是一个意外,战胜斯芬克斯主人忒拜更是一个意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西方神学史上的一个经典的论断“命运与巧合只有一墙之隔”

抛弃文学作品恢宏而鲜明的浪漫色彩,放下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命运这条大河真的不可改变,滔滔不绝吗?

把人之命运比作时间上的未来大概是恰当的,时间是永恒向前的驶向未来,命运也是一刻不停的流向死亡,可能身为肉体凡胎,我们永远不能选择河流的起与止,但是每一次选择都能左右命运的流向,就像投向江河的石子所泛起的涟漪,看似无痕但无数的涟漪却可以掀起巨浪改变河道。

命运的未知,恰恰给了我们改写它的勇氣与可能,如果事先知晓成功,没有人乐意努力,如果事先获悉失败,没有人敢于走到最后;曾有一位老妇人拜访时以蜚声海内的巴尔扎克,并带去了一份破旧的习作本,希望巴尔扎克看一下这孩子有没有从事写作的潜质,巴尔扎克仔细审阅后,当即表示这个孩子或许可以当一个专职写手,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能成为作家—他没有任何天赋,谁知那名老妇人也便立即告诉他,这个习作本正是出自求学时期的巴尔之手,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毕竟不是神,基于经验作出推理也谈不上命运,但是他的确忘记了后天的大有可为,在漫长的流淌过程中,一是笔耕不辍的见识,是拧碎一切桎梏的决心,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涟漪,使原本的希望渺茫变得触手可及。

有人说,你的背景永远就是你的时代,也许对命运的驾驭离不开大环境的推波助澜,可更多的时候,取于忤逆世俗的惊涛骇浪更能改变命运人生,出身农家的波兰妇女玛丽曾在一个贵族家庭单人家教,并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相恋,但在当时的欧洲,这样的结合是不被允许的,最终在家人的压力下,卡西米尔退缩了,玛丽在极度的失望下,承受着失恋的痛苦与他人的讥讽,毅然决然的孤身前往巴黎求学,在男权主义兴盛的法国,这样的行为更是或是众矢之的,然后而命运垂青于敢于挑战的人,时间的大浪淘沙,洗尽铅华,人们记住了她的另一个名字—居里夫人。

不知不觉的想到了身边的人与事,也就想到了或多或少都留有遗憾的高考,作为迄今所接触的第一次真正淘汰性或许也是最后一次的大型考试,之前曾有无数人都报以厚望,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一份成绩就可以改变命运了,但是果真如此吗?命运是条杀气磅礴的河,是条来势汹汹的江,从不会因几丝涟漪而有所震颤,从来没有任何事是可以决定你的命运的,因为人生是动态的,正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变更当中冲刷出了不可复制的精彩。

曾听说,悲剧才是永恒的,因为破碎总是令人痛惜,缺憾总是叫人深省,像《俄狄浦斯王》这样的经典,我们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在我看来,那是一个英雄在与命运的对抗中努力过,奋斗过,屈从过的悲歌。

命运是条杀气磅礴的河,是条来势汹汹的江,它的意义在于奔腾至死,它的魅力在于阴差阳错。

暂且让我们赞同西方的唯心史观,如果说历史都是伟人书写的,那命运大河的引领者其实就是每一个凡人本身,而命运最大的精彩从来不在于得偿如愿,而在于它的阴差阳错。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巴尔扎克改变命运
大瘟疫和俄狄浦斯
读画笔记·自我放逐的俄狄浦斯
名校阶级论
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情节安排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知识改变命运
巴尔扎克答学生问
知识
巴尔扎克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