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视节目《朗读者》的情感表现

2017-06-21 14:00余金红
新闻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朗读者情感表现

余金红

【摘 要】《朗读者》是由中央电视台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邀请各行业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嘉宾进行朗读,以“访谈+朗读+轻解析”的模式,让观众看到朗读的魅力,感受文字的力量,进而体会朗读背后的情感。本文尝试从节目的模式创新出发,探索分析节目的情感表现,以期为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感表现;朗讀者;节目模式

一、创新的节目模式

(一)全新的节目定位

《朗读者》的节目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首次明确将文化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在当前荧屏上,无论是文化类节目,还是情感类节目,都不缺乏成功之作,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艺术人生》等。但明确将文化和情感结合为一体作为节目的定位,《朗读者》是全国首档,并在主流平台播出。在到处充斥着消费娱乐的荧屏环境下,这种定位显得难能可贵,也使得这类节目成为稀缺资源。

“朗读者”可以拆解为“朗读”和“者”,前者是一种动作和行为,后者则是朗读的主体。节目充分的把两者相结合,通过深入挖掘朗读嘉宾背后的故事,道出朗读者为什么朗读、为谁朗读,然后在具有仪式感的舞台上,用“朗读”这样一种行为方式,呈现给观众。除此之外,节目还借鉴了文化类节目的通常做法,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对朗读的文本进行轻度解析,让观众进一步理解朗读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内涵意义,从而使一些“高冷”的文学作品走向大众,让节目更加平民化。

(二)灵活的节目流程

《朗读者》节目的主体框架是固定的,包括访谈、朗读、解析等,但具体到每一期节目,其形式是变化的。每一期节目都有一个主题词,先是主持人阐述对主题词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切入“线下”朗读亭的精选片段,在介绍嘉宾正式朗读前让观众提前进入本期节目设置的情感语境。而接下来的访谈与朗读的顺序没有固定化,可以先访谈后朗读,也可以先朗读后访谈;朗读的内容可以是经典名著、名家散文,也可以是书信、诗歌和唱词等;朗读的形式更是多样化,有用京剧的韵白来朗读,也有用音乐剧与朗读相结合的形式来朗读等。这种灵活多样性不仅增加了节目自身的特色,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现嘉宾的真实情感,使节目区别于一般的朗读行为。在每期节目的最后,都会有一位特殊的嘉宾,将本期节目的情感宣泄推向高潮。这种节目流程设置,除了给节目增添特色之外,还能感染观众,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二、节目的情感表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诉求。作为一档定位为文化情感类的节目,《朗读者》中的情感表达成为节目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已经播出的第一季共十二期节目分析来看,节目的情感内容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表现。

(一)文本隐含的情感

节目嘉宾朗读的文本本身就已经含有一定的情感。如第一期节目演员濮存昕朗读的《宗月大师》就是作者老舍先生为了感激宗月大师——刘大叔的知遇之恩而写作的,散文本身就带有老舍先生的感激之情;第七期节目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朗读的《草房子》中的桑乔和桑桑的原型就是作者曹文轩的父亲及本人,因此文章饱含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最后一期导演冯小刚朗读的《当我开始爱自己》是作者卓别林在其70岁生日时所作,流露的是一代喜剧大师的内心伤感等等。这些朗读文本的作者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是带有情感的,因而节目在选取朗读文本的同时就已经选择了作者创作时的某种思想情感。这些优美、充满着真挚情感的文本既传播了文化,同时又为节目的情感表现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访谈背后的情感

节目主体采用访谈和朗读的方式,访谈的目的就是挖掘嘉宾朗读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如第十二期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的朗读,主持人董卿在简短介绍后,便开始了对郎平的访谈。从郎平的因伤手术,谈到决定担任女排教练的慎重思考,再到里约奥运会女排获得冠军的喜悦,女排训练的辛苦和枯燥乏味,以及1984年郎平获得冠军时写的书信等,对郎平的排球人生做了一个总体回顾,同时展示了郎平辉煌成绩背后所付出的艰辛。节目还重温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现场有不少观众看完后再次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在郎平走到舞台上后,现场忠实的女排球迷,著名的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以及现场的女排姑娘们均表达了对郎平指导的尊敬、崇拜和喜爱之情。女排姑娘们更是提前做了准备,朗读了流沙河的《理想》献给郎平指导和女排前辈们。在这一层一层的情感铺垫过后,当郎平朗读丹麦作家勃兰兑斯的《人生》时,观众就能感受到郎平朗读的力量,从郎平的朗读中感受到郎平奋斗拼搏的青春和充满激情活力的人生。同时,将勃兰兑斯在《人生》中所要表达的珍爱生命、不虚度人生的信念表现出来。作为本期节目的重要朗读嘉宾,郎平的朗读将本期的主题词“青春”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为了对该节目的访谈所流露的情感有一个更准确的分析,笔者选取第一期节目为例,对节目的访谈时间和朗读时间做了统计(见表1)。

通过对表格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朗读文本有差异,但总体上嘉宾的访谈时间长于朗读时间。不管是先访谈还是先朗读,访谈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表现和加深朗读者的情感而服务。访谈的时间长,所做的情感铺垫就越深,也就更容易让观众沉浸到朗读情感的氛围,从而感染观众,使观众在内心产生共鸣。

(三)视听强化的情感

节目中的视听语言对节目的情感表现也起到了重要的强化作用。在读图时代,如何让看似没有温度的文字,激发观众的兴趣,感受文字里的情感,《朗读者》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首先是视觉语言上,节目嘉宾在朗读时,舞台背景屏幕会出现与朗读文本所对应的场景画面。如第二期饲养员林兆铭朗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时,背景屏幕呈现的有鸟类飞过的蓝色湖畔,将瓦尔登湖畔的意境用视觉表现出来;第三期演员王千源朗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背景屏幕呈现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海浪拍打着海中的一艘小木船,《老人与海》里的画面就这样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些背景屏幕所呈现的视觉内容,在帮助观众理解朗读文本和感受朗读文本意境的同时,也在配合着朗读嘉宾的朗读,在视觉上引导着观众进入嘉宾的朗读世界里,感受嘉宾朗读的情感。在嘉宾朗读的同时,节目播出画面还会配以仿真的书籍和信笺,展现朗读文本的文字内容,这样可以解决由于朗读者的发音、朗读文本的深度所引起的观众理解困难的问题。由于电视节目是一次性的视听体验,嘉宾每一秒的朗读都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节目播出画面的文字内容展示板块可以让观众将嘉宾的朗读连贯起来,更好的欣赏嘉宾的朗读过程,同时做到了朗读文本的视听一致。

其次是声音语言上,节目邀请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如李云迪等,为每一位嘉宾的朗读伴奏,为嘉宾营造一个朗读的声音环境,烘托朗读的情感。不仅是在嘉宾朗读的时候,在对嘉宾访谈时也会有相应情绪和节奏的背景音乐。在每一期节目结束后,节目都会邀请歌唱家现场演唱一首与本期主题相关的歌曲,对本期节目表达的主题情感进行一个回顾与集中,再一次触动观众的内心深处。

节目以中近景和特写的固定镜头为主,记录朗读者的每一个动情瞬间。近景和特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心理,[1]同时可以限定观众的观看视野,迫使观众去观看画面所呈现的内容,接受节目表现的情感。特别是最后一期节目,在主持人董卿对本季《朗读者》节目总结之前,节目插入了一段采用电影画面宽高比的3分25秒短片。其内容是不能来到舞台朗读的余光中、马识途等著名学者作家们对青春的理解,以及他们的朗读。电影画面的宽高比相对电视而言,横向画面的内容会更多,特写镜头将时光留在这些学者作家们脸上的痕迹清晰的记录下来,文字在这些痕迹面前只是一种点缀,这些痕跡就是对他们青春最好的阐释。而女声哼吟的背景声将短片所渲染的对青春流逝的感伤、对青春的怀念之情充分的表现出来。朗读文本的情感通过嘉宾的朗读,叠加上朗读者自身的情感,在视听语言的强化下,如小溪流水般流淌入观众的内心,使节目真正做到了“一个人,一段文,一段情”。

结语

“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朗读者》将文字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第一期的主题词“遇见”,到最后一期的主题词“青春”,节目中所呈现的情感除了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师生情感、爱国情感等。正如作为节目创作人之一的董卿所说:“真正打动人心的一定不是‘光环而是‘情怀”。[2]节目引起广泛关注,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靠的不是明星光环,而是每一位朗读者的文化情怀。在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推广倡导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时代环境下,《朗读者》主打“文化情感”牌所获得的成功,在娱乐至上的荧屏环境下对当下广播电视节目的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避免情感泛滥。

注释:

[1]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0.

[2]董卿.打动人心的不是嘉宾光环而是文化情怀[N].文汇报,2017-4-12(10).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朗读者情感表现
多一些《朗读者》式的文化陪伴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论声乐作品演唱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