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传承和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2017-06-21 17:26陈彦卿
艺术评鉴 2017年8期
关键词:女书文化

陈彦卿

摘要:女书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唯一女性文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但由于女书自身的特点及独特的传承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书已濒临灭绝。为保护这一文化瑰宝,社会各界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足和问题。作为特殊地域的文化,女书的传承和保护应当立足本土、立足生活、立足特色,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女书传承 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020-03

女书是一种性别文字,它是由当地女性创造并仍在使用的特殊文字,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是由当地妇女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一个私密的手段和途径,因而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又把它称为“闺中密语”。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书濒临灭绝,如何科学保护、传承这一文化瑰宝已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课题。

一、女书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

(一)女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缩影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她的产生与当地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她既在当地传统文化中孕育产生,又逐渐成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积淀。她集中体现了当地居民尤其是女性敢于追求平等、追求自由的精神,成为当地独特的精神标识。女书对研究当地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女性文化的发展历程等都有重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女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季羡林先生评价“女书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他在为女书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写的推荐信中写道:“女书作为一种在旧制度下,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的民间普通劳动妇女,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识,创造出来的女性专用文字,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对女书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对女书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迫切需要深入女书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其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女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二)女书面临着生存危机

1.女书别具一格的造字方法。女书绝大部分是用纺织、女红图案,同时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这一独特的造字特点拼读十分困难。

2.女书流传资料相当稀少。当地有“人死书焚”的习俗,过去的老年妇女在自己临死前或者在丈夫去世后都要嘱咐自己的亲人将自己所有的女书焚化,导致大量的女书资料消亡,流传下来的清代及其以前的女书原件极为罕见。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女书作者担心自己用女书书写的作品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将大量的作品销毁。同时“破四旧”运动把这些神秘的文字当作“四旧”销毁不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一些国家、地区的某些专家打着田野调查的幌子,不断从民间收购女书,导致一批珍贵女书原件流失。

3.女书的传承非常奇特。既没有专职教师,又没有教授女书的学校,更没有传授女书的教材。女书传人死后,其生前创作的作品,死后便由家属和女友付之一炬。女书是依靠女书传人口头传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女书的传承活动极其神秘。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是在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除了唱诵女歌外,书写女书作品、学习女书,绝不在公开的场合下进行。女书流传的范围较窄,采取“母传女、老传少”的传承方式,方式单一,会阅读和书写女书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女书自然传人一个个离世,女书的传承出现了断代,原生态女书历史也随着寿终正寝。

4.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多,文化水平逐步提高,日常交流也使用汉语,使用女书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女书濒临失传。因女书经济价值未能深度开发,导致愿意学习女书的人员越来越少。魏润身教授就曾说过:“我们虽然有着由1000多个斜体修长、秀丽清癯“女字”构成的若干诗歌、记写,但是如果没有语言的吟咏、沟通与交流,也就是没有了代际的传承,那么女书再珍稀再独特,也只会成为尘封的符号、一个没有意义的空壳。”

二、女书保护和传承的现状

为抢救女书这一瑰宝,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各界为抢救、保护和传承女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错的实效。当地政府构建相关政策和规划,把女书的保护和传承上升为政府工程,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女書的保护和传承目标,加强女书的宣传推介,拓展女书非遗的传播途径,推进女书文化“申遗”工程,完成了女书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女书的知识产权报护。2002年女书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5年10月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2006年6月“女书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女书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WG2女书编入国际通用字符集,成为国际标准字符集大家庭的一员。2005年“永明女书”商标被当地政府成功注册,涉及70类商品。2006年3月,江永“女书”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立项。当地还夯实女书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从人、财、物等方面对女书进行了保护和传承,创办女书博物馆和女书网站,开办了女书学堂,培养了一批女书新传人。

国际国内学术界人士为抓紧抢救世界江永女书这一文化瑰宝,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重要贡献。赵丽明、宫哲兵、谢志民、陈其光、毛振林、周有光、季羡林、谭盾以及美国学者史凯珊、日本学者远藤织枝等一大批中外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从语言、文学、文化甚至音乐等多个角度对女书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同时,部分女书爱好者也结合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使用女书,将女书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如设计了女书陶瓷、女书旗袍、女书包装等,从另一角度开辟了女书传承的的民间传承途径。

三、女书传承与保护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一)女书的研究多样性不够。女书被发现后,众多喜爱女书的学者们纷纷到女书流传区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目前研究的方向绝大部分集中在文字学、语言学方面,其他领域研究较少,获取的成果寥寥无几,特别是艺术学方面,涉足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难以全面展现女书的魅力。

(二)女书的传承与当地传统文化存在明显割裂,面临着失真的危险。女书浸染着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地域性十分浓厚。她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当地独特的传统民族风情习俗。目前女书的传承僅仅绝大部分局限于女书文字的学习,文字构成的研究,对产生的背景与当地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历史联系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女书传承逐渐脱离了其独特特色的地域文化环境。加之一些女书爱好者借此机会,脱离了实际,造假现象严重,随意编造一些所谓的女书文字,杜撰女书资料混淆视听,不仅不利于女书的保护,反而严重影响了女书的声誉和传播。在2013年、2014年第62、63次ISO/IEC JTC1/SC2/WG2国际编码大会上,日本代表就根据日本女书研究专家远藤织枝只引证一个女书传人的书写样本与提案比较,认为提案中有33个女书字的用法存在争议,投了反对票未获通过,导致女书当年加入国际通用字符集失败。

(三)女书的应用层次不高。任何一种资源的传播与商业开发密不可分,适度地商业开发有利于保护女书。目前,女书的应用和开发的档次较低,也有部分人士试图将女书拓展到艺术设计领域,开发了部分产品,但由于缺乏专业素养,设计的作品档次不高,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为低端的水平,识别度较差,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更为恶劣的是对女书的无序开发和使用,对女书产生一些误解以及混淆的负面影响。

四、女书的传承和保护对策

女书的传承和保护应当立足本土、立足生活、立足特色。作为特殊地域的文化,女书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对其传播、应用都应结合其历史渊源、风情习俗,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传承之路。

(一)把女书与恢复“女俗”结合。“女俗”与女书是相伴而生的一对姐妹,二者互为基础,互相促进。“女俗”是女书保护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全面恢复贺三朝、坐歌堂、斗牛、结拜姊妹等女书习俗,创造一种原生态女书环境,组织和鼓励当地妇女积极参与“女俗”活动,促进他们交流沟通,使女书的传承具有一个原始的载体,形式和内涵更加丰满,地域特色更加鲜明。

(二)把女书与商业开发结合。女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名片,对其进行合理利用,良性地开发更有利于女书长远的保护、流传和传承,实现女书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制定地方保护政策,加大女书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创立女书文化品牌,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女书产品,充分利用女书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发掘女书书法、女红、女书工艺品等民间手工艺,充分宣扬女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把女书与艺术创作结合。艺术是文化传承最直观、最有影响力的途径。深入推动女书与艺术的融合,结合当地特色工艺,把女书元素或女红图案融入到艺术设计中,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女书,在女书产品的设计中注重大众需求,让女书的艺术美让大众所接受。挖掘具有当地的独特地域特色元素,充分结合女书造型、色彩、手工艺、文字与图案,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进行创新设计,从艺术的角度对女书进行美的再创造,使女书更具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魏润身.女书保护重在传承[N].北京晨报,2016-08-25.

[2]周飞站.女书文化与视觉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加纯华,张思望.汉字文字与视觉艺术设计[J].榆林学院学报,2009,(05).

[4]尹春洁.论汉字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艺术魅力[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03).

猜你喜欢
女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识女书,唱一首温婉的歌
后女书时代女书的艺术传播研究与应用
谁远谁近?
深山里的野玫瑰
女书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江永女书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传承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