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鉴到还原

2017-06-21 10:06张誉兮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摘 要】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向来紧密,无论电影技术如何变革、如何升级,都离不开文学作品这一母体。传统电影主要是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一些元素,导演和编剧据此重新构思、安排情节。而当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出现了新动向,表现为近乎照搬网络人气作家作品的主要情节和大部分内容。这种新动向,是当下商业电影成功的运营模式,体现了电影与文学的再一次成功合作,也预示了电影新的发展动向。

【关键词】电影;传统电影与文学;当下电影与文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89-03

一、电影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时间的艺术,凭借动作、语言、音节、旋律在时间中运动,抒发人们的情绪,表现人物的性格。电影又是空间的艺术,凭借线条、光影、色彩等在空间的显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它打破诗歌、绘画的界限,脱去了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的文字外衣,在综合美学原则的指导下,把各种艺术元素融会贯通,相映增辉。”[1]

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影与文学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源于文学作品,又以其综合性达到了文学所不能企及的通俗性与娱乐性。电影正是用包括画面的转换、镜头技术的革新、灯光和色彩的晕染、声音和音乐的烘托等,打破了文学单纯的文字描述,以其丰富的感官享受刺激观众的审美情绪。电影直观、主题鲜明的特点更能让大众接受和领悟。所以,电影有着文学的底蕴,却以一种更容易接受和传播的方式,弥补了文学的某些不足之处。

二、传统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中国电影1905年诞生,自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的唱段《定军山》后,中国电影宣告了它的到来。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学底蕴,从后期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改编、外国小说的改编,到如今异常流行的网络言情小说等,都成为电影的重要灵感来源,甚至是主体情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越来越依赖于文学作品。

大家所熟知的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这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艺术概念,“它虽指称着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却没有一个约定的艺术规范和主张,而是靠一种时间结构松散地维系着。”[2]我们就以最典型的“第五代”为例,分析传统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有资料表明,截止到1996年,“第五代”电影中80%以上都改编自文学原著且主要是小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电影虽然是由不同导演改编的,但是都呈现出几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有些很注重从名家小说里发掘适宜于电影表现的题材,使原故事因为附加了导演强烈的主体意识而锦上添花(如《红高粱》《霸王别姬》等);有些则对刚开始流行,尚未名声大噪的小说情有独钟,以利于从容不迫地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二嫫》《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有些擅长于从散文、叙事诗中吸取某些基本素材,借以生发和张扬自己别出心裁的丰富想象力(如《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3]从张艺谋的电影中可以很明显看出第五代电影与文学之间微妙的关系。

张艺谋曾坦言:“我们谈到第五代电影的取材和走向,实际上应该是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第一步……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就我个人而言,我离不开小说。”[4]由此可见,电影与文学关系之紧密。然而,“第五代”电影人对于文学作品是有自己的态度的。以张艺谋为例,导演想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绝不是小说的全部内容,或者说一个导演对某部小说投以青眼,并不是对其思想的肯定,也许仅仅是看到了文学作品中某一个点的电影性。就拿《红高粱》来说,张艺谋看重的是其中原始的、近乎野蛮的生命力,而不是这篇小说中所有的语句、情节。可以说,对于《红高粱》的情节,张艺谋认为并不够典型和集中,所以才会把莫言的另外一部作品《高粱酒》放进《红高粱》这部作品中,重新编写,这样的改编才能让电影情节更加出彩,传达的主题更加鲜明。

另外,“第五代”电影也很重视象征语言的运用。例如《红高粱》中大红的背景,既表明了高粱的红,也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野性的力量;《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被姨太太们点亮的红灯笼,象征了男权至高的力量,以及女人之间紧张的较量等。这些象征性让影片厚重了许多,思想也更为深刻。

随后的“第六代”电影,一改“第五代”民族诗史题材,开始着眼于自身的青春故事,展现了现代生活中的痛苦、慌乱与残忍,在一定程度上有恢复“第四代”电影真实性的特点。然而现实生活已然如此不堪,这样的电影注定不受大众青睐。于是,我们迎来了电影的新天地,小清新、小文艺,或者灾难片、恐怖片成为市场的新宠。

三、当下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艰难生存的年轻人,要么从文艺电影中寻找诗意,求得暂时的身心安逸;要么从灾难片、恐怖片中发泄心中的郁结。然而从顾漫的几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理想爱情的期待,而在这种期待中,我们更可以看出当下电影与文学的新关系。

近期上映的爱情片《微微一笑很倾城》,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这部小说内容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就是一群大学生在打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出了感情,情节之老套可见一斑。这部小说极适合青春期对爱情有美好向往的少女们阅读。男神与女神甜蜜的爱情,顺风顺水毕业、工作,然后嫁得良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如童话故事般完美无憾的爱情,相信每个姑娘都希望拥有。就是这样一部言情小说,电影只是還原了小说极为简单的故事内容,竟然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电影与文学间关系的一些思考。

“第五代”电影“从剧本、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是原装,而是集中摘取个别内容(意象、主旨、想法或者是典型的事物等)。”[5]如今的电影恰恰相反,几乎照搬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下面就以《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电影和小说做对比分析,探究当下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情节上来讲,电影基本上照搬了小说的情节,但更为集中和典型。

当然,电影还是在小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编,使得矛盾更为冲突、节奏更为紧凑。比如在电影中,贝微微被外语系才子曹光误会,以为其被有钱人包养,这段内容安排在小说比较靠后的部分,在电影里却较早出现,并且,为了尽快交代好此事,凸显贝微微的聪慧和性格中的帅气,电影将情节放置在外语系的某间教室里,贝微微借助教室内的多媒体,向包括曹光在内的外语系同学巧妙地解释了这个误会。这样的改编,既快速解决了情节中的矛盾、展现了贝微微的人物性格,又让观众对女主角的专业水平有了直观认知。小说中关于这一情节处理得并不是很好,虽然交代了贝微微所学专业以及她是美艳学霸,年年拿一等奖学金,但在具体描述中几乎没有涉及如电影中这般介绍其专业水平,多少有些难以服众。当然,贝微微所用的方法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为电影后半部分贝微微能加入肖奈的公司一起创业,做了一定的铺垫。

整体而言,电影情节也比小说更合理,易于观众接受。顾漫的小说总是建立在一定的高度之上,这个高度不是思想的高度,而是人物所处的地位。如《姗姗来吃》中男主角封腾,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公司总裁;《何以笙箫默》中的何以琛是著名律师;《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大神”肖奈,还是初中生的他就懂得找亲戚合资开网吧,之后又通过炒股赚得盆满钵满,大学时早早注册了公司,学校里的能人被他挖去了不少,毕业两年后就能在游戏界大有作为。

笔者认为,《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电影改编更能服人。在电影中,肖奈毕业后因为经验不足,和女朋友一起经历了最初创业的失败,之后痛定思痛,与团队一起努力,终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样的设定不仅贴近我们的生活,让观众容易接受,同时也展现了情侣在创业过程中互相扶持的重要性,让爱情更加有价值。

在人物设定上,电影与小说的出入也很大。很多看过原著的人,在得知杨颖将出演贝微微时有过一些担忧,认为杨颖不太符合贝微微身材火爆的美艳形象。然而看完电影后大家还是挺满意的。虽然电影中贝微微的形象、情节有一些变动,但是,笔者认为,杨颖的颜值还是很符合小说中贝微微的美艳外貌的。与同名电视剧相比,我们也可以看到,电影版的贝微微不仅比小说中人物更加典型化,也比电视剧版的贝微微更加活泼、聪慧、自信,这才是配得上“大神”的女生。

当然,在电影中,导演重点突出的是女主角贝微微,其他人都是为这个人物服务的,包括“大神”肖奈。这与小说基本相同,但小说中照顾到了其他一些角色的情节和内容。这和电影本身受到时间限制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时长105分钟的电影中,杨颖很好地塑造了贝微微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她与肖奈的美好爱情。

四、当下商业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合作模式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电影不仅取材于文学作品,对主要情节也是大部分照搬,这一点与以往的电影有很大区别。但是,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商业化都是电影的最终追求,因此,中国电影从早期对爱情小说的偏爱,到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对寻根小说的热爱,再到目前众多导演对网络言情小说的翻拍,是商业电影与文学作品的成功结合。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安德烈·马尔罗在其《电影心理学浅说》中提到的“电影是一项企业。”尽管它的剧本、演员、拍摄都无可挑剔,但其本质上的商业性妨碍了它向美的升华。

所以,这种极为卖座却没有多少思想性的电影,生命终究是短暂的。当我们欣赏影片的时候,或许有一些感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影片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这类电影永远达不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留存给观众的持久记忆和感动。所以,我们越发体会到张艺谋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优秀的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出色的文学作品的。

即便思想性不足、意义不大,但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近些年极为卖座,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是越来越多,反而像《百鸟朝凤》这类反应民间文化题材的影片越来越不受大众青睐。为何如今的电影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归结起来,还是因为导演或者剧作家们牢牢抓住了作为商业电影的几大要素,即在明星的选择上,一定要是俊男美女的组合;在情节的打开方式上,一定要是霸道总裁爱上“傻白甜”的甜宠爱情故事。在现实中越不可能出现的完美爱情,越是会引发观众的追捧,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提高了票房成绩。如《微微一笑很倾城》就是借助网络作家顾漫极高的人气,改编其畅销小说,并直接借用小说名字、尽量还原小说中的情节,满足了“原著党”对小说的情感。导演正是抓住了这些,才让这部商业电影获得了成功。

如今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也由此变得更为紧密。电影借助网络小说的人气提高票房成绩,小说以及小说作者也可以借助电影的名气、明星效应,迅速走入大众视野,急速提高人气。

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无疑是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符合观众心理需求的,所以这也预示了中国电影今后将会以网络流行小说、畅销作家的作品加以改编和拍摄。然而,我们也期待作家们能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既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心理,也能展现我们古老而优秀的文化和神韵。相信这样的影片一定会带动电影业更好发展,给文学家们更多的机会,造福中国广大影迷。

参考文献:

[1]张卫.“电影的文学价值”质疑[A].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2]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M].北京:中國电影出版社,2008.

[3]第五代导演丛书·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4]李尔葳.当红巨星——巩俐张艺谋[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

张誉兮(1990-),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唐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