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时养成阅读的习惯

2017-06-22 16:34张晓楠
阅读(中年级) 2017年6期
关键词:孩提小人书箱子

张晓楠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已出版《叶子是树的羽毛》《和田鼠一块回家》等十二本诗集。多篇作品入选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全国中小学新课标教材等。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我小时候一直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偏远村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鲁西南乡村,生活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像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对我而言,除了我们常玩的那些富有乡村特色的游戏还可做记忆外,可以说整个童年的精神生活是普遍贫乏的。至于我后来如何开始了文学创作,我想是与孩提时养成的阅读习惯有关。

与别的乡下孩子相比,我算是幸运的,因为那时我家境要好一点。父亲在小县城里摆摊儿,卖些他亲手加工制作的诸如套牛的耕绳、捆车的绳索、编织的麻线一类的东西。每逢不上学的日子,我就跟着父亲进城。他的摊位旁边就是小县城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每次,父亲都会从钱箱子里拣出个一角两角来,给我当零花钱。而我呢,就会像兔子撒欢般立即冲进书店买回一本心爱的连环画“小人书”。很快,我就有了一箱子一箱子的“小人书”,这可是别的孩子不可奢望的“宝贝”。

有时,父亲自己也花钱买下不少书店打折处理的图书,像什么《鲁迅全集》《隋唐演义》《万丈长缨》等等。其实,父亲仅读到高小毕业,就连鲁迅是做什么的也弄不明白。而我那时年龄还小,这样的书是不可能读得懂的。因此,对父亲买书这件事我总是很纳闷。但有一点我心里倒很清楚,父亲他一直是希望我们这些孩子能多读点儿书的。

当时住在我家对门的邻居,是位走街串巷的说书人。遇上他不外出的时候,一搁下饭碗他就会给我讲《响马传》《三侠五义》之类的评书。里面的很多情节,从他的口中讲出来,自然少不了要按照他这个讲述者的想象,肆意进行一番编撰、加工,最后与原书中的故事出入很大。但那又算什么!他事实上在无意中启蒙并影响了我最初的文学想象与创作意识。那时候,我总幻想着自己长大了也能写书、唱戏,把好玩的、有趣的故事统统讲给别人听。

再长大一点儿,我就主动地去寻些大部头书来读了。每次去舅舅家,我都要讨几本表哥读过的书,有时候也会“偷”回來一两本。那些书大半都破旧不堪了,甚至掉了书皮、没头没尾的,但有书可读的满足感无法形容。我还愿意用玩具与小伙伴换书看,不管它适不适合儿童阅读。这些书我读起来自然吃力,常读得一知半解的,我的阅读习惯却就这样慢慢养成了。

阅读,开启了我儿时的视野,让我这个性格内向、精神匮乏的乡下孩子,即使身处穷乡僻壤,同样拥有了与世界、与远古、与美好、与神奇对话的机会。阅读,也播下了灵动的种子,这种子在我心间萌动、发芽,生出枝叶,长成大树,在漫长的岁月里,终于盛开智慧的花朵,挂满希望的果实。

猜你喜欢
孩提小人书箱子
孩提之痛
鲁季平
童年的小人书
蹭书
一模一样的箱子
箱子
一本小人书
南国初夏
母爱
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