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的联系

2017-06-22 21:09韩静
美术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线条雕塑绘画

韩静

【摘要】我国古代雕塑造型独特、风格多样,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悠久的历史,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关键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对雕塑艺术带来深远的影响,例如道家文化以及佛学文化等。同时,雕塑艺术更加强调气息和神韵之美,艺术形式更加神秘,我国古代雕塑还体现了绘画艺术的特点,尤其是佛教雕塑,与绘画艺术更是有很多的相似性。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古代雕塑藝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艺术界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在我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中属于冷门艺术,并不占据主流地位。我国古代文化、风气更加倾向一些工艺美术,和古代的文化哲学以及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关系。在我国古代,绘画艺术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其艺术地位要远高于雕塑艺术,而由于雕塑艺术少有一些文人雅士的参与,因此在我国古代并不受到重视。在古代早期,人们将从事雕塑和绘画的艺术家称为工匠,但是在经过南北朝时期后,绘画艺术得到快速发展,艺术形式逐渐得到完善,而理论也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很多文人雅士也主动参与到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因此,绘画艺术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登上了大雅之堂。绘画艺术的创作观念对雕塑艺术带来巨大的影响,很多雕塑作品都体现了一定的绘画特性,其主要体现在佛教的绘画和雕塑上。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绘画在艺术领域的地位要远超于雕塑艺术,而雕塑工匠在空间意识上存在一定欠缺,这主要也是由于受到绘画艺术的影响,对影像效果以及轮廓勾勒更加重视。轮廓线条是绘画艺术的关键表现方式,在绘画艺术中,通过不同的线条变化方式,对画面进行勾勒可以体现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雕塑艺术也将其运用到创作中,例如我国很多佛像雕塑就采用了线条勾勒的方式,将佛像的面目以及服饰线条完美地表现出来。线条富有变化性而明朗,佛像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佛像表情十分细腻,如同从绘画中走出来的佛像一样。古代雕塑艺术运用抽象或者细腻的线条,对人物神情以及形态进行勾勒,取得了良好的立体效果。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体现人物以及事物的实体形态,甚至超出了其形态,但是却给欣赏者带来精神领域的享受,补充其空间感和立体感,与我国绘画艺术在表达方面思路相同。

在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理论中,例如“吴带当风”以及“曹衣出水”等理论术语都能够运用到雕塑艺术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线条勾勒是一种具有概括性的创作手段。这些创作方式都在经过不断的艺术磨炼中被提炼和总结,我国历史有相关记载,吴道子就参与到佛像雕塑的创作中,其同门艺术家杨惠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雕塑家之一。据传说,吴道子和杨惠曾经一起拜在张僧繇门下学习绘画,但是由于吴道子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具有很大名气,因此,杨惠觉得在绘画艺术方面很难赶超他的师兄,就弃画开始钻研雕塑艺术。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但是依然能够看出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民间雕塑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是先在纸上勾勒出事物的线条,然后再根据其线条进行雕刻。这充分说明了在雕塑中,艺术家们也运用到绘画技巧,因此,雕塑艺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性也显得理所当然。

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政治方面,在我国东汉时期,很多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热衷于绘画创作,并且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创作的重要力量。其不仅是社会和国家的统治者,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化风向,因此,绘画艺术的地位远高于雕塑艺术就不难理解。同时,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认为绘画艺术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绘画艺术成为古代君王以及士大夫的重要情趣之一。而在古代社会中,进行雕塑创作的基本都是工匠,社会地位较低,没有士大夫或者文人雅士参与,工匠为了迎合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的需求,而在创作中运用到绘画技巧。因此,从政治角度分析,雕塑艺术具有一定的绘画性是正常的,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联系紧密。我国古代雕塑作品都是将绘画进行还原和加工,这一特点在东汉时期尤为显著,这体现了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在审美以及风格方面具有共通性。

由于雕塑艺术为了体现绘画艺术的特点,因此对空间结构和造型并不重视,反而更加注重身体线条与轮廓线条之间的联系和韵律感。由于线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在雕塑创作中,处理好线条和光影关系,以及把握转折的实与虚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绘画艺术中“白描”手段。同时,雕塑艺术对平面感把握方面也有要求,采用阴刻的方式刻画线条,充分表现衣服褶皱和人物肌肤,这种线条表现方式与绘画艺术中线条表现方式类似,经过概括和加工而提炼和总结出来。但由于这种线条表现方式缺乏立体感,只能将平面效果体现出来。

我国古代雕塑在表达动态形态的时候,也借鉴了绘画艺术中的平面表达方式,例如宋塑力士像(图1)被尊为护法,因此身份地位决定了其身材一定要具有威武、高大以及强劲的特点,四肢肌肉发达程度以及面部表情的生动程度,都对烘托出菩萨的慈祥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护法的站立姿态基本采用“S”状,借鉴了绘画艺术的平面特点,同西方雕塑作品具有明显区别。同时,雕塑作品在借鉴绘画艺术的表达手法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创新和改变。因此艺术作品都呈现了一些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例如菩萨手长过膝、慈眉善目,并且采用对称的坐姿。这种表情动作以及坐姿都可以凸显飘逸和流畅的感觉,并且符合我国绘画艺术中“密不通风、疏可跑马”的创新理念。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社会文化和道德体系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继承。我国古代雕塑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借鉴了绘画艺术的一些表达手法,赋予雕塑作品以东方的趣味,符合我国人民在欣赏以及审美角度的习惯,古人在欣赏雕塑作品的过程中,也会运用绘画艺术方面的审美观念去评判。因此,我国古代雕塑在造型设计以及题材选择方面,都与绘画艺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欣赏一些古代雕塑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借鉴绘画的审美观念去把握和欣赏其中存在的美感。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从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赖兴才.中西古代雕塑的空间观念[J].龙岩学院学报,2005(5).

[3]Dagmar Drinkle,Erwin Emmerlingr.古代纺织品的世界——来自于古代绘画及雕塑品上的彩绘装饰[J].文博,2009(6).

[4]王琛璐.以弗兰克·奥尔巴赫为例论油画创作中“雕塑性”的审美成因与独特表达形式[D].济南:山东大学,2014.

[5]任荣.论中国古代绘画与雕塑造型风格之关系[J].新美术,1988(3).

[6]孙江龙.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雕塑与绘画互通性探讨[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

猜你喜欢
线条雕塑绘画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