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读书

2017-06-23 21:15张吉宙
延河 2017年6期
关键词:紫藤花紫藤青草

张吉宙

星期六上午,清清老师带领十几个孩子,坐在紫藤架下读书。这是清清老师举办的户外读书会,有个名称:开始读书。参与的“小书迷”来自不同的学校,大都上小学中高年级。

从春天到秋天,每逢周末,又是一个好天气,清清老师将会提前做一门功课:在岛城中“选美”——选一个美丽的地方,带一群爱读书的孩子,进行一个庄重的仪式:朗读。

今天,她选中了这个地方,在这座城市的东部,几幢居民楼包围之中的紫藤长廊。这个地方并不起眼,几幢居民楼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地带,不大,数十步能走遍,栽满了花草树木,自是清幽。最惹眼的就是这个紫藤长廊,呈月牙形,卧在一角,悬挂一片紫藤花。一串串花穗,自上而下,花开有序,缀满密集的淡紫色的小花朵,如飞瀑流泉,濺起点点淡紫色的水花。

清清老师喜欢紫藤花,孩子们也喜欢紫藤花。大家打开一本《青草湾》,两手捧着,仰面看花。

“像星星眨眼睛!”

“像蝴蝶展开了翅膀!”

“花儿在打秋千!”

孩子们争相赞美紫藤花。每一串花穗是由很多蝶形的小花组成的,好像落满了蝴蝶。声音大了,真担心惊飞了它们。

清清老师说:“让紫藤花陪我们读书吧!”

仪式开始了。

“开始读书!”清清老师说。

“开始读书!”孩子们跟着说。

孩子们捧起了书,头顶紫藤花。

清清老师领读:“青草湾近在咫尺,眼前的景象,迷人双眼,动人心魄,让人感到难以名状的美。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包围了青草湾,形成一个巨大的光环,照亮了水面,微微皱起的波纹,清晰可见。这个光环具有强烈的动感,套在树木和花草之间,回环旋转。一棵棵树,一丛丛草,一朵朵花,光彩熠熠。”

紫藤架下,书声琅琅。

忽然,对面的楼上出现了一双眼睛,默默地注视这一切。最早发现这双眼睛的是清清老师,她刚领孩子们读完一个片段,这双眼睛就出现了,一直朝这边看。

又读完一个片段,清清老师说:“休息一会儿,大家去读读紫藤花吧!”

孩子们去读花了。清清老师去读这双眼睛。她觉得,这双眼睛有些特别,像两颗寒星,闪啊闪的,透出一丝清冷的光。这分明是一双男孩的眼睛,这个男孩透过二楼的那扇窗户,仅仅露出头部,视线正对清清老师和孩子们。

清清老师向他招了招手,他没有任何反应。难道这是一幅画?清清老师揉了揉眼睛,距离很近,她看得很清楚,这不是一幅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男孩,也就八九岁吧?她在心里猜测,应该和她带的这帮孩子年龄差不多。

清清老师双臂交叉,将书别在胸前,仰望着他,若有所思。这是怎样一个男孩?她一时读不懂他。

一个叫笑笑的女孩看到了这双眼睛,“这是谁呀?”她问清清老师,清清老师轻轻摇了摇头。

“看!清清老师和笑笑看什么?”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一瞬间,十几双眼睛寻到了那扇窗户,以及窗户后面的那双眼睛。奇怪的是,这双眼睛不与他们对视,也不扫视,而是越过他们,目光落在别处,在凝视:哪一棵树?哪一丛草?哪一穗紫藤花?让人捉摸不透。

笑笑向他招手,其他孩子也向他招手,但这双眼睛,目空一切。

“喂!你叫什么名字?”

“下来和我们一起读书吧!”

孩子们喊他。他依旧无动于衷。

“好奇怪啊!”

“他到底在看什么?”

孩子们猜测半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他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而且,又聋又哑。太可怜了!可是,清清老师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这是一个谜。”

谁能解开这个谜呢?

春光大好,紫藤花闪烁着梦幻般的色彩,散发着淡雅的清香。

“开始读书!”“开始读书!“书声又起,声声入耳。风吹花动,摇曳多姿。

清清老师和孩子们沉浸在书中的世界,这是他们的世界,绚丽多彩。没有人注意到:那双眼睛在窗户后面闪了闪,不见了。

一会儿工夫,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跑了过来,离清清老师他们几步远,站住不动,面无表情,一双大眼睛忽闪着,盯住清清老师。清清老师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双大眼睛,就是刚才藏在窗户后面的那双大眼睛。

“你叫什么名字?”清清老师放下书,微笑着向他走去,大眼睛男孩抿着嘴唇,一声不吭。

“你上几年级了?”清清老师继续问他,他就像没听见似的,一脸漠然。

“你想和我们一起读书吗?”清清老师摸了摸他的头,他不动,也不说话。

一看这情形,孩子们放下书,大声议论起来:“会不会是个傻子?”

“他好像能看见东西,就是不说话。”

“那就是个哑巴或者聋子。”

清清老师打个手势,制止孩子们的议论。然后,略带歉意地对他说:“他们不懂事,别听他们乱说。”接着拥抱了他一下,他却毫无回应,双臂低垂,僵直而立,连手指头都没动一下。孩子们对他的议论,他也仿佛一句都没听见。孩子们深感诧异,都瞪大眼睛看着他,像看一个怪物。

清清老师又给他一拥抱,一个紧紧的拥抱,好久,清清老师才松开了他,眼睛里闪过一丝泪光。

孩子们都把目光转向清清老师,“清清老师,你怎么哭了?”

清清老师什么也没说,牵起他的手,走到长廊下,轻轻地按了按他的肩膀,让他坐到孩子们中间。

清清老师说:“同学们,欢迎这个小伙伴加入我们的读书会。”

一阵掌声响过,他直直地坐着,目视前方,突然,发出一声尖叫,吓得坐在他旁边的笑笑一下子跳了起来。清清老师瞅了笑笑一眼,示意她坐下。

笑笑问:“他到底怎么了?”

“是呀!清清老师,他到底怎么了?”孩子们满腹疑惑。

清清老师说:“先不要问了,我们开始读书。”

话音刚落,大眼睛男孩突然大笑,笑了几声,立刻收住,不过几秒钟,又大笑了几声。

笑笑说:“有他在这,这书还怎么读啊!”

其他孩子也随声附和:“是啊!清清老师,赶快赶他走吧!”

“他很奇怪!”

“坐在这里会影响我们读书的。”

清清老师将脸一沉:“不许胡说,现在,他就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和他一起读书,请你们记住:无论他做出什么异常的动作,发出什么异常的声音,希望你们都不要大惊小怪。”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一脸迷惑,不時转脸看他,这真是一位不速之客,一个谜。

清清老师安排笑笑和他共读一本《青草湾》。笑笑挨紧他,打开了书,移到他眼前。但他的目光却落在一串低垂的花穗上。

清清老师郑重地说:“青草湾这本书体现了一个词:关爱。现在就需要大家对这个新朋友多一点关爱。”

清清老师让大家打开书的第二十二章:再见了!大芦花。她和孩子们一起,深情地朗读起来。大眼睛男孩不看书,也不朗读,但他好像在听。就在这个章节快要读完的时候,突然,他猛地跳了起来,再也不停下来,在原地蹦来跳去,重复着一种动作,双手拍打膝盖,一拍一跳,一拍一跳。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一会儿,他可能跳累了,重新坐下,呼呼喘着粗气,胡乱抹了几把头上的汗,侧身听清清老师讲书中的故事,一边听一边将目光慢慢地移到笑笑手中的书上,他似乎在看上面的文字,又似乎在想什么心事,目光游离。笑笑将书移到他近前,他却抬起头来,注视前方,不远处,正对他的是一棵玉兰树。他在看玉兰树吗?笑笑歪头看他一眼,他把头转向清清老师,他的目光与清清老师的目光相遇了。清清老师正讲到一首诗歌,一边讲一边冲他微笑,他却一脸漠然,自顾自地说起话来。他说的是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很长,代表什么意思呢?没人能听懂。

清清老师依然微笑地看着他,继续往下讲诗歌。没想到,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清清老师念一句优美的诗歌,他念一串奇怪的数字。念着,念着,他便抬高了声调,模仿起清清老师,从声音到腔调,包括手势,只是,他模仿不了清清老师的表情。清清老师始终面带微笑,而他始终面无表情。

清清老师念一句:梨树说,我要开花。他就跟着重复一句:梨树说,我要开花。清清老师念:种子说,我要发芽。他就跟着重复:种子说,我要发芽。最后,他反复念叨这一句:我要开花。我要发芽。孩子们面面相觑,抬头看清清老师,歪头看他。他根本不理任何人,只反复念叨:我要开花。我要发芽。念了至少20遍才停下。

清清老师等他停下了,才说:“我们一起把这首诗念一遍。”

他却忽地站起身来,围着大家转圈跑,一圈又一圈。

孩子们忍不住了,七嘴八舌地问清清老师:“他到底怎么了?”

“他是不是存心捣乱啊!”

这时,一个中年女人跑过来,一把扯住他,将他揽在怀里,转头对清清老师说:“对不起!孩子给你们添乱了,我刚出去买菜,他就自己跑下来了。别见怪啊!”

清清老师说:“没关系!——您是他妈妈?”

她叹了一口气:“是的。”

“孩子叫什么名字?”

“叫可可。”

“上几年级了?”

“上四年级。”

“让他跟我们读书吧!”

“太好了!可是,您不会嫌弃吧?他有……自闭症。”

清清老师走过去,拉起可可的手,对他妈妈说:“我早看出来了,我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交给我,放心吧!”

可可的妈妈激动地说:“太谢谢您了!可是……”

清清老师打断她的话:“别说了,明天我们还来这里。——以后,我们就来这里读书,再也不去别的地方了。”

突然,可可甩开清清老师的手,并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开来,拔脚往前跑去,前方有一抹耀眼的光芒。

可可的妈妈说:“看见了吧?可可过分关注某种光线和声音,可能他在楼上听到了你们的读书声,这才跑过来的。”

清清老师说:“我们明天上午就在这里大声读书,等他自己从楼上下来。”接着,她问孩子们:“你们说好不好?”

孩子们大声喊道:“好!”

孩子们从她俩的对话中得知,可可得了一种病:自闭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他们并不了解。但是,他们终于读懂了清清老师讲的那个词:关爱。可可需要大家的关爱。

在笑笑的带领下,孩子们拥向可可,和他一起追逐那抹耀眼的光芒。

第二天上午,清清老师又带领孩子们来到了紫藤架下,开始读书。不一会儿,可可走过来了。他是一个人走过来的,大家看到,那扇窗户后面,还有一双眼睛,那是妈妈的眼睛。

猜你喜欢
紫藤花紫藤青草
紫 藤
爬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紫藤花开
校园里的紫藤花
影子
一路落花香(下)
影子
藤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