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智慧学习中智慧引领的机制构建

2017-06-24 23:19殷利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智慧学习机制构建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智慧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中职生作为智慧学习的主体所面临的挑战需要借助有效的智慧引领。从智慧感知、职业引领、专业引领、方法引领、综合评价和保障五方面系统构建智慧引领机制,有利于形成以智慧引领为特色的中职智慧学习模式。

关键词:智慧学习;智慧引领;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22-03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此促进社会形态的进一步变革,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智慧学习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目前对智慧学习的研究较多侧重于智慧学习环境方面,这是开展智慧学习的依托。然而,环境作为“硬件”或“外因”,需要有力的“内因”驱动引起学生“共鸣”,才有可能完全发挥功效,真正达到智慧学习的目的。本文尝试对智慧学习的“内因”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抛砖引玉。[1]

一、中职智慧學习中智慧引领的意义

智慧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智慧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在智慧学习的环境下让学习者易于访问学习资源、便于开展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交互的新型学习范式。已有研究表明:“智慧学习对学生产生了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在情感领域包括学习参与度、学习动机和学习交互”,加强了“学生与课程间的交互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中职生作为智慧学习的主体,正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这个阶段的中职生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即将步入成人,但尚不能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清晰的规划;其次,中职生正处于生理、智力和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在自我控制、目标专注和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不够稳定;第三,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领域发生转变,需要他们从基础教育顺利过渡到职业教育,快速适应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智慧学习,就要对中职生的自我控制、目标确定、知识认知、技能发展等方面实施强力而有效的智慧化引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要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自我设计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持久性,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一个以智慧引领为标志的智慧学习体系将成为新时代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2]

二、中职智慧学习中智慧引领的机制构建

中职智慧学习中的智慧引领强调学习与认知的情境性和分布性,通过智慧学习环境下智慧引领情境的合理创设,中职生在情境中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活动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这种学习与认知过程分布在学习主体、社会、环境、时间等因素中。探索智慧引领的机制构建,有利于形成智慧引领的智慧学习模式。

(一)智慧感知机制

智慧感知主要集中在对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情绪的感知。对于中职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前期学习挫折的影响,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都有欠缺。进入职业学校后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也不尽如人意,出现学习兴趣低落,学习主动性不强等状态。因此,智慧学习和智慧引领中对中职生学习程度和情绪的智慧感知尤为重要。有了智慧感知,才可能合理地创设符合大多数学习者喜好的情境,准确针对特定的学习者因材引领,设计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我们把智慧感知分为以专业、班级等为单元的群体智慧感知和以每个学习者为单元的个体智慧感知。重点研究个体智慧感知的观测点、采集方法、分析手段、结果呈现等,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呈现群体学习程度与情绪的现状和趋势等。

(二)职业引领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姓“职”,这一属性特征决定了基于智慧引领模式的智慧学习要把企业及具体工作岗位的文化特征、专业要求、工作职责等设计为一个个情境,引领学习者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适应、求学、创新的发展高度。我们选取1到2个专业为原型,通过校企合作,重点研究职业引领的内容、时机、工具(主要指信息化设备,如手机、平板等)或技术、手段和方式。

(三)专业引领机制

职业教育过程要和工作过程相符合,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因此专业引领应该与职业学校大力开展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岗位所需紧密结合,客观科学地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更新培养方案,合理高效地分解出课程知识点或教学模块,以人为本地设计完成学习的途径,通过智慧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的成效。其中重点在于如何基于校企合作,制定专业目标,开展岗位能力分析,实施知识分解和课程(或教学模块)重组,设计学习途径,做好专业引领。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专业引领的面(要完成的职责与任务)和点(完成某一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组织方法,呈现形式,情境创设,以及针对学习者的智慧推送和交互手段。通过情境体现出学习与认知的空间,通过交互体现出学习与认知的分布。

(四)方法引领机制

中职生学习最大的困惑,从思想上看是不能及时摆脱普通教育的思维约束,习惯于死记硬背。从行动上看是找不到学习的方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开展富有中职特色的学习。综合来看,其根源是无法设计好自己的学习活动。而智慧引领模式的智慧学习,不需要重视与强调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管理,而是通过学习活动设计的智慧化来引领学生开展智慧学习。我们把学习活动划分成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按学习活动的形式,把学习活动划分为隐形的常规学习活动和显性的个性学习活动。常规学习活动就是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有序推进的常规教学活动。个性学习活动就是学习者根据自身考量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学习、回顾或拓展等学习活动。

二是按学习活动的内容,把学习活动划分为理论学习活动、理实一体的学习活动,以及实践学习活动。

重点处理好隐形的常规学习活动与显性的个性学习活动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不同内容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反馈形式、信息推送方式,根据智慧感知结果调整和重新设计学习活动的再造技术和反馈形式等。同时,跟进学习活动管理方法的探索。由于智慧引领模式是基于情境的智慧学习模式,因此要以情境为核心,关注情境间的相互关系。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对情境进行引用从而形成学习活动的流程,以及根据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流程再造,实现引领的智慧化。

(五)綜合评价机制

智慧引领模式的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的过程评价。除了实现学习课程或模块的最终评价外,主要任务是要让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接受规定和自主的日常学习检视。根据日常学习检视的情况,可以触发方法引领的学习活动再造体系,实施必要的学习活动流程再造等。评价机制与专业引领机制中的情境创设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是情境设计的自然延展。其中综合评价的体系框架构建,工具使用,学习活动再造触发和评价反馈方法等是重点。此外还要针对学习者的疑难提供帮助,探索分布式学习协作的方法。

(五)保障机制

智慧引领模式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智慧学习体系,只有健全的保障机制才可能保证智慧学习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制度保障、分布式学习协作保障、校企合作保障是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智慧引领模式下的制度建设、奖惩与激励机制等;智慧引领模式中个体间、社会、媒介、文化、环境和时间等因素的认知关系和协作策略;移动互联网下“校企在线联合体(School-Enterprise Online Consortium)”的构建与运作。[3]

参考文献:

[1]李葆萍、江绍祥等.智慧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近十年国际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4(5).

[2]贺斌.智慧学习:内涵、演进与趋向——学习者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3]殷利.校企在线联合体:“互联网+”下校企合作的新视点[J].江苏教育研究,2015(6).

责任编辑:谢传兵

Abstract: Carrying out wisdom lear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inevitable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Plus". As the main body of wisdom lear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should draw support from the intelligence guidanc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constructing intelligence guidance mechanism from wisdom perception, career guidance, professional guidance, method lead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guarantee is conducive to the formation of wisdom learning mode featured with intelligence guidance.

Key words: wisdom learning; intelligence guidanc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智慧学习机制构建
以生为本构建语文慧学课堂研究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
我国志愿者权益现状及法律保护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