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润泽童心飞扬
——以“蚌壳彩绘”为例的乡土资源美术活动

2017-06-26 12:57顾芳芳
好家长 2017年5期
关键词:蚌壳彩绘珍珠

文 顾芳芳

珍珠润泽童心飞扬
——以“蚌壳彩绘”为例的乡土资源美术活动

文 顾芳芳

幼儿园教师秉承“以乡土资源为依托,以生活活动为主线,以儿童生动发展为取向”的教育理念,在特色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对蚌壳彩绘的兴趣,提高幼儿蚌壳彩绘创作中的技能与想象力,积累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经验,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乡土资源;美术活动;蚌壳彩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用幼儿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和创造美。

一、慧眼识珠——寻觅乡土资源美术活动的创作材料

乡土资源:是指我们出生、久居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在渭塘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芦苇、豆秸秆、蟹壳、丝瓜络、田螺壳、稻草、竹子、泥巴、小石子等。渭塘镇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有着苏州水乡农村的民俗风情、地方戏曲、民间艺术。镇上有着著名的珍珠交易商贸城——中国珍珠宝石城,珍珠的衍生物是蚌壳,而在珍珠商贸城旁还流淌着一条珍珠湖,当地渭塘人凭借养珠经验,利用清澈的水资源在湖水里每年都养育淡水珍珠。

幼儿园的教师与孩子都来自于本地渭塘镇,对具有生活气息的乡土资源具有有生以来的亲切感。春季里,幼儿园的老师与小朋友来到珍珠湖畔散步,发现了一大堆带着污泥的蚌壳,孩子们如获至宝。后勤组阿姨、职工对这些蚌壳进行清洗、消毒、打磨,可爱的三百多只椭圆形蚌壳呈现在乡土资源走廊里,给教师、幼儿带来了蚌壳创作的兴趣与灵感。

二、探骊得珠——设计“蚌壳创作”的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为此幼儿园的年级组长、课题组的成员积极分析研究、实践以“蚌壳”为资源的艺术活动。

(一)梳理园本课程中的蚌壳、彩绘活动

幼儿园一直坚持“高质量、低成本”的乡土资源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之际,让大班组的家长进行“蚌壳秀”“珍珠变变变”的亲子作品展示活动;在苏州市同题开课中,区学科带头人展示了乡土资源的原创美工活动“巧拼蚌壳”“秀蚌壳”。在中、大班“珍珠坊”区域游戏中内,投放蚌壳片、蚌壳粒来支持幼儿拼图、串贝壳项链等操作活动。彩色粘泥制作活动中,开展了“蚌蝶”的艺术活动,让大班幼儿感受对称的原理,让大蚌壳变成一只只飞舞的贝壳蝴蝶。

(二)精心设计蚌壳彩绘活动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依据《纲要》中幼儿艺术创作活动的要求,教师紧紧抓住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积极营造宽松、愉悦的彩绘环境,提供适宜的彩绘工具。

1.感受、欣赏彩绘作品

蚌壳彩绘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相比较于在平面的纸上绘画,蚌壳彩绘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幼儿园的孩子都来自各个自然村与附近的社区,孩子的活动以幼儿园的活动为主,幼儿的绘画构图水平与色彩搭配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此,教师组织幼儿欣赏《蚌壳画》的优秀作品,提高审美水平。结合主题内容开展“蔬菜一家”“有趣的动物”活动,用歌曲、诗歌、故事来丰富孩子们对蔬菜、动物的印象。例如: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是幼儿喜欢的动物,在椭圆形蚌壳上,彩绘大熊猫是大班幼儿喜欢并且适宜的美术活动。利用散步时间让孩子观察熊猫雕塑,播放视频、图片,让幼儿模仿熊猫走路、吃竹笋的模样,组织幼儿说唱大熊猫的歌曲,表演大熊猫走路,通过模仿、讲述、表演……再现大熊猫的形象,为幼儿彩绘大熊猫积累创作经验。

2.游戏中,激发幼儿彩绘的兴趣与情感

中、大班教师积极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系列彩绘活动: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提供多种材料:报纸、纸盒、纸箱、蛋托、面具……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彩绘游戏,在游戏中提高了幼儿创作的自信心与彩绘构图、色彩组合的技能,教师利用班级走廊空间立体展示了幼儿的这些作品。在“蚌壳人物画”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用勾线笔,在涂有底色的蚌壳上绘画人物,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喜好以及对同伴的观察与理解,激励幼儿大胆表达意愿与想法,释放情感。瞧!“蚌壳人物画”上,有的孩子穿着礼服在纵情歌唱,有的孩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还有孩子在邀请你与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一件件富有童趣的作品令家长代表、客人老师、各级领导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为惊叹。

3.提供适宜的环境与工具

为了让幼儿形象地在富有立体感的蚌壳上大胆构思、创作。彩绘美术课题组的教师为幼儿提供“小艺术家”外套、小艺术家笔筒、调色盘、洗笔筒、创作桌,成立了彩绘专用美术室、蚌壳画陈立室;提供大量的勾线笔、多种型号的毛笔、擦拭颜料的小毛巾、清洗毛笔的水桶。园部后勤组的保育员、清洁工阿姨专程为蚌壳彩绘班级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三、珠联璧合:立体多元展示作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为此,我园是这样布置幼儿的蚌壳彩绘作品的:

(一)亮化“蚌壳画”作品,增强幼儿创作的自信心

教师的教育艺术在于把激励幼儿对美的感悟与对他们创作的肯定结合起来。汉白玉雕塑熊猫是我园的雕塑艺术。雕塑熊猫站立在幼儿园的门口,小朋友每天入园时都能与手拿书本、笔的熊猫打招呼。“乐学、善学”的学习品质从小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扎根。为此,老师找遍整个镇区,寻觅到抗风防雨的铝塑板,在铝塑板上张贴颜色鲜艳的自粘纸,利用双休日在蚌壳熊猫涂上清漆后,用胶将其粘贴在铝塑板上,有的侧身,有的横卧,有的远望……贝壳熊猫惹人喜爱,让人驻足停留。

在走廊里,老师自制泡沫架,把蚌壳草莓、蚌壳人物画插在架子上,让蚌壳彩绘成为一件件微型的工艺品,孩子在进行专用室活动时,常常能欣赏蚌壳彩绘艺术,让乡土艺术在每一届的中、大班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二)情景展示,特色环境“味”更“浓”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的作品展示在故事背景中,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来关注这些蚌壳画。树林里的七星瓢虫、生活在北极里的企鹅,当然还离不开孩子喜欢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畅游其间。

故事情景的背景图是淋不湿的幕布制成的,蚌壳彩绘大幅度地粘贴在内庭园的墙面上,把每个孩子作品全部展示在情境中,内庭园的墙面上顿时“蚌”壁生辉,家长、孩子驻足停留,庭园内的环境童趣大增。

把“蚌壳鱼”展示在网绳上,再现了水乡人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从小了解渭塘镇的水乡风貌,从而让孩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建立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总之,“蚌壳彩绘”的这些贝壳艺术,蕴含了老师、孩子、家长对珍珠文化的喜爱,更让孩子的童心得到了飞扬!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珍珠湖幼儿园)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2,(4)

[2]《渭塘镇志》编纂委员会.《苏州地方志--渭塘镇志》,2006,

[3]《珍珠文化》编委会.《珍珠文化》.苏州相城区珍珠湖小学校本教材,201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猜你喜欢
蚌壳彩绘珍珠
“小珍珠”
河边寻宝记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蚌壳里的珍珠
彩绘“未来之星”
关掉白天
挖蚌壳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