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理在现实中落地生根(上)

2017-06-27 18:05杨红兵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考试分数山水画分数

杨红兵

一、细微中见精神

成语“一叶知秋”“管中窥豹”说的就是由个别、细微的迹象便能窥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者事物的全貌。写人就要从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着力,抓取其中的某个点加以集中描摹或延伸放大,最终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精神品质、性格特征、价值取向。

运用片段

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清新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象是精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点染,甚至不沾半点笔墨,意蕴却从二维纸面延展向无限空间。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见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也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怪石嶙峋,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

教师点评

文段形象且直观地诠释了“留白”的定义,突出重点物象,其余一笔带过。接着介绍宋前山水画师事无巨细,反衬出马远与夏圭别具一格的处理方式;“马一角”“夏半边”,简简单单六个字却道出二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难能可贵的是,举例后还有原因分析,说理有例有析,有血有肉。

二、反思中见真实

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日都要自觉地检视自我行为有无不妥,在自查自纠中我们才能看清真实的自我和社会现实,正确地认识自我,从而迅速成长。自省自悟是最智慧的纠错方式,但当下社会有些人面对别人的批评往往不以为然,自己又不肯大刀阔斧地自我解剖,整日活在自我膨胀的虚假中,久而久之,人性就可能变形、扭曲。因此,让人性回归真善美是反思的终极目标。

运用片段

且看那鲁迅先生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個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于无声处呐喊的又有几人?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曲。”身处喧嚣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之际打破沉寂,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新时代中,于无声处发声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的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唯有于无声处发声,方能无愧于己、无愧于心。

教师点评

文段首先赞扬了鲁迅唤醒民众麻木不仁的声音,然后用“然而”引出打破沉寂、敢于发声的疾呼,接着作者指出亮出真知灼见需要勇气、坚持和激情,这里没有空洞的说理,事例与观点融合,说理有理有据。整段文字联系现实中人们的心态,激励人们要勇敢地站起来,体现了说理的针对性,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三、延伸中见丰厚

陆机有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意思是说人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文章如果单点复沓、平面滑行,就索然无味了。真正的好文章必须有立体感、层次感,在内容上层层深进,写作的角度要不断求变,充分展示作者的思维魅力,这样,文章才有厚重感和可读性。

运用片段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评判标准的缺失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衍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我们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教师点评

文段不断延伸探究人们关注考试分数的原因。首先,作者承认了激烈竞争环境和重视教育的传统原因,接着用“有没有更深一层更本质的原因”的提问指向更深层次评价标准,具有思辨性,对问题的剖析更加全面。接着连续追问,评价标准不科学的本质暴露无遗。结尾设问回应开头,句式又略作变化。全文文气涌动,文脉清晰,皆赖于精益求精的拓展之功。

(待续)

猜你喜欢
考试分数山水画分数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考试分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透过试卷分数查找知识能力缺陷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程灿山水画作品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