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道德:挣扎与进步

2017-06-27 10:35方如玥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劫匪龙应台驾车

方如玥

劫匪救下了被劫女子的性命,小偷寄回了重要的信件,驾车逃逸者拨打了急救电话……“次道德”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人性的挣扎,还是社会的进步?

古人有“大同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淳朴善良,灵魂不受污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法分明、井然有序。它之所以为人所向往,恐怕正因为现实世界与其背道而驰。道德不得不与财富、名誉息息相关,它无法孤立地存在。不劳而获、逃避惩罚都是人生而有之的弱點,如同小孩子总不舍得分享玩具一样。但它们在特定的情形下被放大,呈现出矛盾激烈的一面。长久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即圣人与凶徒相近,上帝与魔鬼并存,世间百态本是你我自身。试以“理解之同情”看待“次道德”:这样的劫匪、小偷、驾车逃逸的司机并非十恶不赦之徒,他们或许仍有理想、有原则,有现时难以摆脱的困境。当我们明了了他们的心灵是如何为风霜所侵蚀时,除了气愤,还有心酸与叹息。“如果我们能明辨,我们就知道容忍。”懂了他们的无奈,我们就不会冷漠斥责,会转而呼唤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正如龙应台所说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坚守正义、挺身而出,不能懦弱旁观、放任恶行的发生。“次道德”的挣扎可视作人性的觉醒,但并不应是我们的灵魂长途跋涉的终点。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我想,首先要有信心,其次是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你把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反而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要将你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尼采在最后十年中,亦未有一句粗话脏话……一个人,清纯到潜意识里没有渣滓,耶稣并非独生子。”读到这样的句子,谁又能不对真正美好的人格心生向往呢?若能从今日,从此刻起,人人致力于修身、慎独,那么光辉灿烂的未来亦不远矣。毕竟,虽然人在人性的本质上并无区别,却又在自律过程中分开了泾渭。自我“只不过是一串不同的意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来,不断改变并移动”,人性的弱点绝非人类文明驻足不前的借口。

“次道德”是人未泯的良心,也是一种进步,它在向真正的高尚、自由、公正、仁爱招手。

点评

“善人”“恶人”归根结蒂仍是一撇一捺写就的“人”。未经世事,人心本无别,但由于后天种种趋向不同。可或深或浅,每人心中都有底线,最基本的做人的坚守。“次道德”是一种希望。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社员,指导并置评:邓济舟】

猜你喜欢
劫匪龙应台驾车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劫匪是如何消失的
劫匪是如何消失的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有价值的善良
遇劫匪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要钱要命?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