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菩提心

2017-06-27 12:38康哲峰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盘山佛珠手串

康哲峰

一次笔会,有缘和写手界几位同好在天津薊州区会面,与会者有辽宁的钱国宏,河北的王新芳,天津的范鹏程等作家。我们下榻于蓟州溶洞假日宾馆,此处四面环山,绿树葱茏,梨花怒放,桃花数点,旁有一人工湖,水波潋滟,烟气浩渺,山水相依,顿觉心中一畅。

是夜,携花生米数包,梨花酒一瓶,数人饮于山腰小亭,山下灯火掩映树木之间,夜空明星闪烁山巅之上。出语皆肺腑之言,情动于中;所论乃当世之事,理涵于内。不觉,肴核既尽,酒不醉人,却醉了满山的梨花、桃花、樱花……

第二天,按照行程安排,一行人前往盘山。坐车走了两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了盘山山门,这山门大气磅礴,既有古典的雅致,又有现代的时尚,背靠葱茏的山峰,给人以无限的遐思,上面“中国盘山”四个大字更是突出了景区的品质非凡。

盘山在中国的名山中并不以其高大险峻著称,盘山,顾名思义,一个“盘”字道出了山路的回环曲折之态。盘山看着不高,但是要想爬到山顶,至少得走半天,当你累得腰酸背疼之时,向上一望,竟还在山脚,真是“望山跑死马”啊!

在这盘旋的山道上,总能在路边看到一些卖土特产的。这里到处都是山核桃树,野生野长,任人采摘,所以这里用山核桃制成的工艺品最多,手串、珠球、佛念珠、车挂、微雕……令人目不暇接。价格也算公道,买多了还可以讲价。我们因是上山,不愿多增累赘,就没有采购。一路走来,听着山民的各种吆喝,倒也不失为一种山野之趣。

历尽艰辛,我们终于爬到了半山腰,一直带头的范鹏程兄竟然对路边的一个小摊产生了兴趣。

我抬眼望去,噢,摊主是两位小姑娘,一个十一二岁,一个六七岁,稚嫩的小脸被山里炽烈的阳光晒得通红,身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摆着一些山核桃做成的手串和佛念珠。她们用清澈的眼睛盯着游人,眼里满是羞涩与渴望,却没有像其他摊贩那样大声吆喝,小嘴紧闭着,一言不发。我们都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手串多少钱一条,佛珠多少钱一串。大些的女孩说:“手串一元一串,佛珠十元一串。”我们讶异,“这么便宜?别人都卖五元,二十元呢。”小点的女孩倒是嘴快,说:“这些山核桃都是我和姐姐从山里捡来的,我们一颗一颗穿好,卖了攒学费的。”

鹏程兄这时已经选好了一条佛珠,递给大些的女孩十元钱,回身对我们说:“大家都买一串吧,又不贵。”我们闻言纷纷选串掏钱时,旁边一个摊位的女摊主阴阳怪气地说:“哎,还是人家家长会做生意,让孩子来卖东西,这就有人心疼了,哼!”两个女孩脸更红了,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委屈地说着:“我们不常来卖东西的,爸爸在山里摔坏了腿,妈妈在家照顾爸爸,我俩只好来了,妈妈还说,山里自产的,卖一个是一个,别要人家高价呢!”钱兄是东北人,大手一挥,“孩子,别说了,叔叔来帮你卖,你只管收钱。”

钱兄话音刚落,马上咧着那破锣嗓子吆喝上了:“手串佛珠,便宜卖啦,一块钱一小串,十块钱一大串,童叟无欺,良心价,快来看看吧。”我们一行人也都纷纷加入。顿时,山道上响起了参差不齐,男女混合的吆喝声,游人们纷纷涌来,你一串,我两串,很快两个小姑娘带来的货物就告罄了。

俩小姑娘就要下山,我们还要继续上山。分别在即,俩小姑娘红着眼睛,说:“叔叔,阿姨,我们走了。”话说完,却一动也不动,劝她们走也劝不动,还是老钱豪爽,大手一挥,“赶紧回家照顾你们的爸爸去吧,我们还要登顶呢。”转身登山,我们尾随而上,不再回头。走了几步,身后传来清脆的童声:“叔叔阿姨们,我叫山果(红果),再来盘山,记得找我们。”

随后的一段山路,我们走得更加紧密默契,手中捻动着山核桃穿成的佛珠,仿佛触摸到了各自的菩提心。

猜你喜欢
盘山佛珠手串
盘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浅谈故宫藏嘎巴拉佛珠
清宫手串珍品一瞥
得而复失的手串
老和尚的佛珠
趣味知识
文玩手串有怕
聚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