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深化

2017-06-27 12:57何元秋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博客美术信息技术

何元秋

现代数字技术运用在美术教学中,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变,有积极、有效的一面。对于舶来的新的教学概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是看到了救命稻草还是漠不关心?我想,也无需夸大其作用,美术学科不是每节课都要采用数字技术,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也可能运用不同的数字技术或者不是每个班都需要采用。一线教师更多的时候应抱着实用的态度对待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怎样运用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

一、现代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目标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早已进入了美术课堂。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多老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停留在“技术”层面,将展示信息的方式由传统方式改为多媒体展示。有些教师可能只是把自己要讲的内容换成了课件,或者微课等其它方式展示出来。这样,有的老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没有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相反还认为是一种负担。对于学生来说,也没能很好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本身也未能有效的与美术教学体系进行整合。

中小学美术教学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审美情感。现代数字技术如何促进美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能力,这才是我们在美术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目的。所以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为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美术学科的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美术学科教学已经进入了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的时代,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选择获得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二,将知识和技能放在情景中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美术学科的教学手段更丰富、更多样,信息技术将成为美术教学手段革新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单元第一课《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这一课,在导学案中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有哪些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这项准备,提示学生艺术形式不限,可以是美术,也可以是音乐还可以是文学艺术等。当然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充分准备,可以对几种艺术形式的作品都准备齐备。但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课堂上的展示就要涉及不同的信息技术,美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普通使用者,没有必要过多关注它们的新技术的开发,只要能遴选出适合作为美术教学辅助工具的产品,通过收集整理,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整合它们的功能,进而能够灵活运用,充分发挥“组合拳”的威力,为拓展美术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服务即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这一课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形、声、光、色、动、静结合的特点,多感官的刺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三、深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新模式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弥补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化的不足,丰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以有效提高学习者,参与者的动机和能力;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育的枷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参与探索、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学习活动,不断完善知识的自我构建。

现在运用到美术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已经很多了,比如PPT、微课、博客、甚至微信、QQ等等都运用到了美术课程中。PPT、微课等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运用,为完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服务,而微信、网络日记、QQ等主要运用在课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的课后教学追踪和课后反思等教学环节上,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的生成,反过来对课堂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例如,博客又被称为“网络日志”,是个人发布在网上的公开日志。如今博客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它不受時空限制,管理操作简便,具备友情链接与评论互动等功能,还能将许多的博客串连以形成分享式社群等等,这些特点使围绕博客建立起来的教学共同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达到共享资源、智慧和经验的目的,还可以将博客作为教师指导、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的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中的成长。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运用是否恰当,学生的表现是评价的重点

我们听一堂美术课,走进教室,应该首先观察的是听课的人。教师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否恰当,应该看学生的一举一动和完成的作业(作品)的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这是课堂上运用的信息技术是否成功的依据。学生是否清楚他们在课堂上要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在整堂课中,学生是否始终是积极的学习者。观察学生,从学生的现场反应来评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这似乎是一种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有意义,运用的信息技术是否恰当,且对学生达成目标是必要的。教师通过展示台、PPT、微课提供的可视内容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得更清楚,学习得更扎实,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实际作用,即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我们才说这堂课的信息技术运用是恰当的。

五、结论与建议

现代信息技术难以呈现或取代课堂教学中的交流与碰撞、互动与分享、预设与生成,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从设计到课后反思及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要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同样内容的微视频、PPT等信息技术,不同学生,不同教师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往往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除了受教学环境条件影响以外,还与学生的认知差异有较大关系。为了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符合师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在设计制作时,最好考虑到学生的反馈情况和接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信息技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受到检验,未得到学生的评价反馈和认可,使用效果就难以确定。这就需要我们从信息技术应用覆盖范围、资源开发的角度来提高认识,更加符合学生的要求,让教师运用的信息技术更具吸引力,更能拓展和扩大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海林.《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员—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

[2]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焦海洋,微视频教学的坎:培养高阶思维[N].中国教育报,2014-5-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客美术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