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发展历程

2017-06-27 11:25颜媛
神州·上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闻学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颜媛

一.绪论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最初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维护个人的自由权利构成自由主义学说的主干。而建立在自由主义思想基础上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探讨的主要议题是公众、媒介和政府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媒介究竟是为保障公民权利服务,还是为实现国家权力服务?虽然这个问题不一定构成非此即彼的选择,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倡导者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媒介是社会公众手中的‘公器,而非政治家手里的‘利器。” 因此,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强调媒介的独立性以及为公众服务的品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论模型正好暗合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学人的心理状态。因为在现代中国的特殊政治文化背景下,分别植根于个人权利与国家独立诉求之上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冲突,到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自由理想,还是服从国家优先的民族使命一直是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学人的一个两难抉择。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中国自由主义新闻学人那里始终难以消除,而这种此消彼长的紧张关系也一直持续到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失败之时。本文也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来剖析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发展状况。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

由于现实的政治要求以及儒家传统的无形影响,辛亥革命之前的国人,对报纸的认识,均将政治功用居于主导地位,强调它们服务于其政治理想的“器”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王韬、郑观应、陈炽、陈衍,还是后期的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汪康年、唐才常等,无不把实现政治抱负的期望,相当程度上寄托于现代报纸。可以说“办报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有益于国事的民族主义理想才是他们的最终追求。”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研究,有的只是“报馆有益于国事”式的将新闻传播当作政治手段的“术”;那么五四和新文化运动就开启了中国新闻传播之蒙,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观念开始形成。

但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却与这些自由主义新闻学者的理想相去甚远。辛亥革命后,中国不但没有如人民所期盼地那般实行民主政治,反而出现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以及尊孔复古的逆流。在《新青年》同仁的带领下,早期自由主义新闻学者开始逐渐认识到,要拥有自由主义蓬勃生长的土壤,中国不仅要有制度层面上的变革,还必须发动全面的思想启蒙,对国人进行公民教育,解除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束缚。这就是五四时期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文化自由主义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资本主义崛起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发后,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给私营报业的成长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伴随着《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商业报刊的成熟,这些报刊主政者的新闻观念和新闻思想也日渐成熟,很多报人开始对言论独立,报道真实客观公正等专业化的新闻理念更为执着。”这一时期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的特点就是在经济自主的条件下强调报刊的独立性与专业性。

而在实际上,从《申报》、《新闻报》的“以营业为本位”到《大公报》“四不方针”的微妙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救亡”、“强国”的时代主题,自由主义已展现了其在现代中国这一特殊政治文化实体中的生存艰难。因为“当‘救亡的任务压倒‘启蒙之时,民族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战胜就不仅仅表现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外部,更表现在自由主义报人的内心。”毕竟在国家“独立富强”这一民族课题面前,没有谁能置若罔闻,安之若素。更何况作为中国“士”文化现代继承者的这批自由主义新闻学人了。而这一点在30年代以后的民族危亡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

四.全民抗战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救亡”正式上升为时代的主题。在整个抗战时期,民族主义新闻思想成为业界主流,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渐趋低潮。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处于同样的历史环境背景下的中国自由主义新闻学人此时却发生了分化,各自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实际上,“九·一八”以后,无论是史量才的激进还是张季鸾的保守,都是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对其原来自由主义新闻“理性秉赋”的冲击改造的结果。当时中国特定的历史处境致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人民不得不将个人自由与权利同国家、民族的自由与权利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未独立,个人何从获得独立?在个体自由与民族大义之间,无论信仰何种意识形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不选择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最终在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由主义者的自觉选择。

五.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不少被迫迁徙内地的报纸回到原地,恢复发展。但是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国民党独裁政权空前强化了对新闻业的控制。不甘心放弃自由主义理想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一改常态,开始大胆宣扬自己的政治诉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共两党之间开辟“第三条道路”,力争在中国推行欧美式的民主自由政体。因而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突出表现为政治自由主义取向。他们希望自身成为当时中国政治上的“第三方面”力量,同时为“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们提供论坛。

1947年5月,国民党封闭《文汇报》、《联合晚报》和《新民报》;新华社也在1948年5月22日的社论中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人民敌人的生死斗争中间,没有任何‘第三条道路存在。”至此,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最终归于失败!

六.结语

文化自由主义的新闻启蒙未能完成,经济自由主义的新闻营业难以为继,政治自由主义的新闻参政更无法实现。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就这样一步步退却,最终离开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舞台。

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在现代中国失败的原因众多,但其主要原因仍是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即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立人与立国,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使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中国始终构成一对张力场。自由主义同民族主义的冲突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结构外部,而且也深植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结构内部。在很多报人的内心,两种价值的激烈冲突和两难选择始终存在。张季鸾,成舍我,储安平等莫不如此。而最终民族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战胜首先是在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内部完成的。面对“个人的权利”与“国家的主权”,继承了中国传统“士”文化的这些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可能不选择后者。正如余英时先生所言:在现代中国,“一切与民族主义相冲突的现代化运动,其最终的成就都是没有保障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闻学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