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

2017-06-28 21:56江锡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5期

江锡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05.184

[摘要]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 以某社区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为例并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定义接受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的32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门冬胰岛素30干预的33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HbAlc(糖化血红蛋白浓度)7%~9%、9%~11%门诊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胰岛β细胞功能(Fins、2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诊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HbAlc9%~11%门诊患者治疗后HbAl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确切,其中门冬胰岛素30应用于血糖较高门诊患者临床治疗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门冬胰岛素30;格列吡嗪控释片;社区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84-02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源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该疾病发生率逐步增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增加速度更快,预计2025年可能增加至170%,呈现流行势态[1]。由于该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因此药物选择至关重要[2]。据此该研究中以65例社区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对门冬胰岛素30与格列吡嗪控释片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的65例研究对象均为某社区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现将门诊患者资料整理如下:对照组门诊患者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3.2±5.2)岁;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lc):7%~9%15例,9%~11%17例。观察组门诊患者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73.7±5.5)岁;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lc):7%~9%16例,9%~11%17例。上述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门诊患者治疗前均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采用氧化酶法进行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G)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HbAlc、胰岛β细胞功能(Fins、2 hIns)检测,计算得出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β(胰岛素分泌指数)。对照组门诊患者予以格列吡嗪控释片(生产批号:20140105)治疗,口服1次/d,5 mg/次于早晨服用,2周后如果降糖效果不显著,将剂量调整至10~15 mg/次。观察组门诊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30(生产批号:20140311)治疗,2次,于早晚餐前15 min皮下注射,初始剂量为0.4 U/(kg·d),之后根据门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治疗反应调整剂量,直到FBG、2 hPG分别<7.8 mmol/L达到用药预期。

1.3 观察指标

两组门诊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进行各项相关指标对比,包括FBG、2 hPG、HbAlc、Fins、2 hIns、HOMA-IR、HOMA-β。HOMA-IR计算公式:FBG×Fins/22.5;HOMA-β计算公式:20×Fins/(FBG-3.5)[3]。统计两组门诊患者低血糖发生机率。

1.4 统计方法

根据SSP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分析处理,各项临床相关指标采用t 检验,以(x±s)进行表示,低血糖发生率(%、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HbAlc7%~9%、9%~11%门诊患者FBG、2 hPG、HbAlc、Fins、2 hIns、HOMA-IR、HOMA-β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诊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9%~11%门诊患者治疗后HbAlc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低血糖发生机率对比

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6.3%(2/32),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9.1%(3/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1,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倾向性疾病,目前关于其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门诊患者临床症状与代谢紊乱明显相关,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严重影响门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胰岛素抵抗以及分泌不足贯穿该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发病初期门诊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受损或者缺失,因此有学者研究提出,予以门诊患者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延长门诊患者的病情缓解期[4]。另外调查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体质指数明显较低,且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在临床治疗中选择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更为科学合理[5]。

格列吡嗪控释片属于胰岛素促泌剂,可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达到快速降血糖作用,同时能够刺激膳食反应性胰岛素的分泌,充分发挥食物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口服后能够快速完全吸收,生物利用度可达100%,6~12 h内即可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因此1次/d就能实现全天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服药1周门诊患者的血药浓度能够达到稳定状态[6]。门冬胰岛素30属于胰岛素类似物,其成分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包含30%可溶性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使用后其分子能够有效与肌肉以及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相结合而提高葡萄糖的吸收利用程度,另外可有效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达到降糖的目的;同时采用皮下注射形式可有效提升吸收速率,更为符合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模式,因此能够控制门诊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机率。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低血糖发生机率均较低,说明两种药物治疗安全性均有所保障;治疗前两组HbAlc7%~9%、9%~11%门诊患者FBG、2 hPG、HbAlc、Fins、2 hIns、HOMA-IR、HOMA-β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诊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表明上述两种药物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显著,都可实现降糖效果;但是观察组HbAlc9%~11%门诊患者治疗后HbAlc改善情况更明显,提示在门诊患者血糖较高的情况下,门冬胰岛素30应用优势更明显,血糖控制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社区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确切,其中门冬胰岛素30应用于血糖较高门诊患者临床治疗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晓铭,武革,甄卓丽,等.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4):2378-2380.

[2] 任靜,章小梅,杨晓霞,等.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10):2268-2270.

[3] 林平.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组别老年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33(10):126.

[4] 都宏.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理分析[J].医药前沿,2014,18(12):169.

[5] 沈丰庆.社区门诊胰岛素起始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2):190-191.

[6] 王安宁,叶小英,王峰,等.门冬胰岛素30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121-122.

(收稿日期: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