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巡检前场关

2017-06-29 08:05鲁正清
荷城文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前场姚安

鲁正清

前场关位于姚安城东二十公里之新街,是古代姚安通往牟定、元谋、禄丰等邻县和省府昆明的咽喉要冲,素有姚安东大门之称。因境内群山逶迤,峻岭延绵,山高箐深,地势险峻,山形褶皱,形似连绵的书页,故俗称八十四页地。明朝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朝廷在此设置前场巡检司,为姚安军民府四大巡检司之首,“前场”之名由此而始,并成为云南以巡检司之名命名,且沿用至今的为数不多的地名。

姚阳东关古驿站

“朔风夜起满前关,霜气画楼催晓寒。零落旧枝依古木,昏飞宿雾失流湍。鸣驺出谷冲紫烟,建节穿林佛树丹。行役经冬兼涉险,只缘职事未遑安。”明朝万历年间巡道彭谨的《前场关察院住署题壁》,记录了作者巡察姚安,途经前场,夜宿司署的见闻和感受。

彭谨巡察姚安军民府,应是从省府昆明出发,沿“滇西大马路”西行,经碧鸡关、读书铺、草铺进入滇中后,经老鸦关、炼象关、白酒铺、炼石铺、河西铺、南平关、兰谷铺、响水关、新铺、舍资铺、勒马关、赵普关、黑苴铺、蒙七铺、广通、牟定、天台,翻越连三坡,进入前场境内,经文龙(今中屯)、小哨、王朝里、塘防梁子、小关口、盐井、关上,到达前场,再沿灯草箐或杨柳箐逆行而上,翻越东山坡顶,直抵姚安城东。

彭谨一路走来,跋山涉水艰辛备至,过关涉险诚惶诚恐,从其凝重郁闷的文字中,我们不难读懂前场关山高、箐深、地险等自然地理特征。

尽管如此,从明清到民国时期,彭谨走过的这条古驿道,仍然是古城姚安通往省府昆明最便捷的通道;彭谨夜宿的前场古驿站,依然是姚安通往昆明的第一站。以致三百多年后的民国年间,云南著名书画家赵鹤清,从省府昆明返回老家姚安光禄,路过前场时写下《早发前场关》一诗:“预计今宵返旧庭,不辞戴月复披星。当门犬子吠行旅,隔水人家掩外扃。曙色初翻鱼肚白,山光都到马头青。十年又踏家园路,喜得乡音入耳听”,抒发其踏返家园路,喜得听乡音的激动和愉悦心情。

彭谨和赵鹤清,两位历史名人生存年代前后相距三百多年,从他们夜宿前场关的相同经历和写下郁闷与欣喜不同感受的诗句中,我们品读出地处大山深处闭塞蛮荒的前场关古驿站,历经岁月洗涤,淘尽泥沙杂质,沉淀文化因子,锻造古道品质,演绎交通要冲的人文气息。透过两人留下的稀罕墨迹,穿越时空贯通的幽深隧道,我们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幅当年官员往返喜忧参半,行商奔波心里盘算,人背马驮嘶声呐喊,古道驿站荡气回肠的繁荣景象。

置巡检司促发展

明朝平定云南后,以初征云南三将军之一的沐英为镇守云南总兵官,子孙世袭此职和黔国公爵。沐氏世代镇守云南,推行屯田垦荒,大力兴修水利,扩大农耕面积。鉴于姚安“蛮夷杂处”、地广人稀和社会动荡的局面,朝廷在设置姚安军民府,推行有序统治的同时,又设置姚安守御千户所,采取移民实边政策,实行卫所屯田制度,开展大规模屯田垦殖。为维护地方社会秩序,防止屯垦军民逃亡,选择古道要津,依托关隘山岭,设置巡检关卡,盘诘往来奸邪,缉捕盗贼逃犯,成为治理卫所军队力所不及的边远山区的重要措施。为此,朝廷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在姚安以东的前场、以西的普昌、以南的三窠、以西南的普淜,设置四个巡检司,这便是前场巡检司的由来。

前场巡检司属普通巡检司,由流官担任巡检,从九品,隶吏部文官系统,属乡村专职防御机构,领有弓兵二十人左右,多为当地民壮,集中操练巡守。其职责:一是盘诘往来奸细,缉捕盗贼,防止偷盗窃掠事件发生,维护社会治安,巩固政权稳定;二是盘查贩卖私盐,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前场位于黑盐井和白盐井之间,查缉私盐的职能尤为重要;三是截获逃囚和逃军,维护屯垦军力和部队稳定,保障法律实施;四是盘查无引面生可疑之人,防止犯罪和武装暴乱,保障地方平安。可见,巡检司类似于今天的乡镇派出所和部分工商所的职能。

巡检司是县级衙门派出的官职,设置于城外交通要津,工部建造衙门,吏部选拔官员,礼部铸造印信。1944年,在前场镇一村民家中,发现一枚见方二寸的印鉴,铸有“前场巡检司印”、“礼部造,丁亥(永乐四年)七月,大字一千九百一号”等字样。该印鉴现存姚安县博物馆,是明代设置前场巡检司的实物见证。

巡检司属于杂职,位居官宦末流,官俸待遇低微,年禄米六十石。其任命需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勘合,考核以捕盗多少为依据,任期没有明确界定,短则数月,长者致死方休。

清康熙二十六年(1667年),朝廷裁撤姚安千户所,其职能并入姚安府,前场巡检司隨之废弃,取而代之的是关哨汛塘之制。据雍正年间成书的《云南通志》记载,前场境内设有大庄科哨,在城东三十里;小关口哨,在城东五十里;王朝里哨,在城东六十里;云龙(文龙)哨,在城东七十里。平均每哨配置哨兵四至五人。李子箐(又名杨柳箐)塘、岔路口塘、前场关塘、小关口塘、王朝里塘、小哨塘,各设兵一名。

清代的关哨汛塘之制,传承了明代巡检司的职责,“诘奸究而戒不虞”。不同之处:一是改民兵性质的弓兵为国家正规军;二是由关隘要津集中驻防,改为道路沿线分散防守;三是防守丁兵,皆为远地招募贫苦穷人而来,与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联姻,就地落籍,改为民户,定居山区,或垦种以资生计,或依村筑室,自成聚落,或砍树烧山,散在僻远,世代屯居,共同开发山区。

通道集聚效应和派兵辐射优势,促进了前场和周边蛮荒地区的整体开发和经济发展。据民国《姚安县志》记载,前场地区的居民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土著彝族居民,主要有杨大村的杨氏、戴氏,岔路口的阮氏,石头河的罗氏、李氏,庄科的李氏,涧水塘的刘氏、石洞的鲁氏,放牛田的苗氏,月别拉的周氏,稗子田的李氏,木薯郎的周氏,王朝里的周氏,适者大小村的周氏,空心树的周氏,小哨的周氏,小关口的周氏,关上的周氏;二是明朝从江苏、江西、浙江、湖广等地区迁来的汉族移民,主要有杨大村的卢氏,石头河的杨氏,红豆树的李氏,金家村的金氏,木薯梁家村的梁氏,前场关的金氏,刘家庄的刘氏,凉桥的杨氏,盐井沟的刘氏,大石桥的刘氏,小哨、半山的李氏,螃蟹箐的鲁氏,新村、岔河的周氏、三木村的李氏,适者大村的刘氏,朵苴的鲁氏,半山的李氏;三是清朝初年从江西、湖广及省内的大理、楚雄、牟定等地迁来的汉族移民,主要有塔土箐的赵氏,前场关的董氏,罗锅塘的罗氏,文龙大村的曹氏,大平地的杨氏,利市厂的李氏,何家村的何氏,背笼村的毕氏,空心树的何氏,王朝里的刘氏。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前场,与明朝实行卫所屯田制度,设置前场巡检司,以及清朝推行关哨汛塘制度,派兵分防屯戍有关。有些村寨,本身就是驻防士卒沿途屯戍落籍而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关上、小关口、塘防梁子、小哨、中屯等地名,也是明清时期移民屯田和驻守防戍留下的遗痕。迁入前场的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彝民和谐相处,世代繁衍,融合发展。许多汉族移民,由于与彝族通婚和接受彝族文化熏陶,后代被夷化,融入彝族之中。

大量汉族居民的迁入,为开发山区和发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改变了前场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荒芜的社会结构,促进了山区整体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前场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干旱缺水,人们沿适者河、文龙河两岸略具平畴的地段开垦田地,利用地形地貌特征,沿山开渠,筑拦河坝,引山泉灌溉农田,种植稻、麦、稗、豆等作物;开发山区适宜耕种的土地,引进耐旱耐寒的苞谷、荞稗、洋芋、红薯、山药等品种种植。汉族居民把内地改良土壤、精耕熟蓐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耕作技术传播到前场,使当地的耕作方法改为一牛或二牛牵引,一人或二人驱犁。先进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铁制农具,如牛耕之犁、破土之耙、起土之锄、割稻之镰、击壤之耰,引水之翻车,也在当地制造并广泛使用;水碾、水碓、水磨普遍使用,舂碓用泉,不劳人力。此外,人们还积累了根据候鸟鸣叫掌握农事时令,根据气温高低选择作物品种,根据地力肥瘦决定农功多少等简单方便,实用性强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换种种植和耕地轮作的有效方法;摸索了除施用农家肥外,烧灰取磷肥和捞取碎石化钙肥的施肥方法。

山区开发和农业发展,促进了前场地区养殖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前场境内,六畜皆宜,河边居民多养水牛、骡、马。山间彝民多养黄牛、驴、山羊、绵羊。山羊肉供食用,皮制短裘自用;绵羊剪毛制毡,贩卖他境。山间居民类多养蜂,多者家三四十巢,少者四五巢。同时,广泛种植大麻,剥麻皮制作麻线、麻绳、麻布、麻衣;就地取材,制作火草布、山草繩、棕蓑、响草蓑、笋叶笠;自娱自乐,制作竹笛、月琴等乐器;利用农隙,伐薪烧炭,采摘野菌。所产农畜产品和手工艺品,除了自给,利用民间庙会、节日等时机出售。在民间庙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前场新街和适者大村两个相对固定的集市。此外,在一些深山里,有俗称“厂硐”的地方,多为明清时期开采铜矿的遗迹。

追根溯源万古长

千百年来,前场关秉承高原品质,书写大山情怀,散发彝家质朴,接纳行商客旅,以其内敛与豪迈的独特魅力,积淀厚重的历史。

前场关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这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1984年,在前场发现属于古生物时代的海藻类化石。在前场新街、庄科,发现类似方家屯新时期时代遗址的石斧,呈暗绿色,形状扁宽,通体磨光,两面均带刃口。在适中大村发掘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背靠木鱼山,前临适者河,为半地穴建筑遗址,出土石器、陶片、火烧土堆遗物。石器有石斧、石錛各一具,呈绿色,质坚硬。石斧两面有刃口,刃部稍残,通体磨光,凹槽明显,用于捆绑木棍。在文龙河、石者河畔的一些村庄,经常能见到被当地人称为“声雷楔子”的磨制石器。这些出土的新石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也说明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便在当地生息繁衍,从事狩猎、牧业和农业生产。

战国时期,楚国将军庄蹻建立古滇王国,派遣部将小卜征服滇西诸蛮,前场成为古滇国属地,这里的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1991年在前场新街小学出土的四件半环钮编钟,呈椭圆形,上部略宽于下部,顶端饰半环型钮,中部有放音孔,口部平齐,有一件较小的编钟通体饰云雷纹,伴生有锄、斧、削、镰等青铜器出土。1994年在新街瓦鲊坡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铜凿、铜斧、铜锄等青铜器。此外,在适中等地出土心形铜镢;在文龙河畔的新村、小河等地,零星出土过一些未经整理或流散民间的青铜器物。这些青铜器,折射出古代文明的璀璨之光,见证了古镇前场的悠久历史。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朝廷在今姚安设置弄栋县,前场属弄栋辖地。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率领三路大军南征云南,在弄栋首擒孟获。相传,诸葛亮的部队曾在前场新村与小河村委会之间的磨盘山、适中三木已者簸村背面的营盘山安营扎寨。蜀汉政权统治云南时期,设置云南郡弄栋县,前场隶属其地。

唐太宗武德四年(621年),安抚大使李英置姚州,前场为姚州辖地。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朝廷设置姚州都督府治理滇西,曾在前场设置长明县,为姚州下辖三县之一。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统治云南时期,前场为弄栋节度和弄栋府辖区。

元代设置云南行中书省,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大理东移至昆明。自此开始,属姚安军民总管府辖区的前场,逐渐发展成为姚安通往省府昆明的咽喉要冲。明清时期,前场区划属东界山外石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设置前场巡检司。宣统元年(1909年),设外东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姚安县政府决定,旧历每旬逢一、五、八为前场街期,于当年二月初一始行。自此,每年旧历二月初一即为“开街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三区,下辖新街、适中两镇和仁寿、丰乐、安乐、龙吟、仁里五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前场镇和文龙乡。

1949年12月26日,前场解放,历史翻开崭新一页,姚安县人民政府先后在此设区、公社和镇政府,前场焕发历史荣光,逐步形成县境东界经济、文化中心。

猜你喜欢
前场姚安
作家风采
Es 在句中的用法
前场荞酒的沉史(外一篇)
妈妈“糊涂”了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姚安组章
李绍祥:在姚安
中国·姚安2014荷花节
对《博物馆讲》的几点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