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主导传播价值及社会承受力分析

2017-06-29 16:20郭瑜奚艾维依
采写编 2017年2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危机公关新闻报道

郭瑜奚+艾维依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生态环境呈现多元化,我国新闻舆论环境日渐宽松,突发事件报道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步。随着高校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高校作为典型的公共领域,其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事关重大。本文通过分析探讨我国高校当前突发事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舆情引导;危机公关

很多人都把高校比作是“世外桃源”,一是因为浓郁的学术氛围,活跃开放的思想碰撞,高校的确是学子们的精神乐土。再者是因为高校内部组织稳定性高,外部因素侵入较少,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公共领域。可是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高校“平安梦”已被打破。所谓高校突发事件,通常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着相当联系的事件。此类事件是由于受到高校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及其他原因引发的。高校突发事件按性质来分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2、刑事、治安灾害类突发事件。3、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比如集体中毒事件。4、高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包括罢课、闹事、破坏公物等行为。5、教学类突发事件。如重大考试作弊事件。6、校园网络的突发事件。7、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一、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数量和社会影响力剧增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事出突然,令校方难以提前预警,给高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干扰或冲击,具有一定危害。就其报道形式,目前呈现以下趋势:

(一)从网络传播扩大到主流媒体

(二)从个体事件发展到社会热点

(三)从学生、教师为报道对象转入教育机构和制度设置

(四)从社会现象认识上升到民族未来预期

二、高校突发事件报道形成的高校危机公关

(一)高校危機公关的特性。高校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事件的组成部分,高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具有公共危机事件的共性——突发性、危害性,还有自己的特性——扩散性、敏感性、潜在性。

(二)高校危机公关有别于其他危机公关的社会影响

1.高校神圣社会印象的破碎对社会观念价值的破坏。社会价值观念是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尊重生命、文明、法治、自由、等。然而随着高校投毒、群体殴打、学术抄袭等犯罪的频发,使得高校的良好形象在公众心中由正趋负。高校的负面影响也对处在思想观念认识形成阶段的学生的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消极作用。

2.高校的社会广泛性使产生的负面影响多层传播,对多层次公共关系的破坏。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高校招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学校原有基础设施建设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学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各种问题、矛盾、纠纷不断突现。大学生生活相对集中,贫困生增多,加之大学生年轻气盛、情绪不稳、心理波动大等“隐性”危机,时有转为“显形”的突发事件。高校应对危机事件要及时防止传播真空,发布准确信息,公开诚实,承担责任,引导舆论,化解危机。高校在面对社会发布有关危机事件信息的同时,应争取主动,积极引导舆论向有利于学校的方面发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意义和舆情引导

作为新闻媒体,面对频发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

(一)发挥媒体的预警功能。普利策将传媒喻作瞭望塔,体现了传媒对社会的预警和监督功能。众所周知,公共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就是解决事件的预警期,但常常由于没有特殊表征而不被察觉。新闻媒体在这时候应当肩负起“环境监测者”的职责,发挥其社会预警功能。记者通过深入高校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不稳定因素的信息,告知相关部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有助于把潜在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即使事件发生也可以让高校和社会有心理准备,有提前做好事态控制的准备,尽量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升“抗震”能力。

(二)强化媒体的认知功能 。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前期阶段,各种社会舆论导致事件的信息真假难辨,加之事件发生后,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必然有所变化,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压力,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相对降低,对事件失去了清醒的认识正确判断。如果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快速反应机制就能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通过来自现场的画面和声音,带给学生真实——生动——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消除各种不负责任的流言或小道消息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对事件的正确认识。

(三)展现媒体的抚慰功能 。我们知道,每次高校突发事件之后,由于事态的发展出乎意料,学生固有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就会突然消失。新闻媒体在积极引导师生的情绪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互动性特点,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虑做出正面的解答和说明,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该事件解决的方向发展。另外,媒体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图片来报道。比如救援人员在事发现场的奋力救助,政府、校方领导亲临现场的积极作为,好心人的关心与捐助……这些都能使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情,给人以莫大的抚慰。

(四)深化媒体的反思功能。在一次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即将归于消解的时候,关于事件能否避免发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处置过程失误在哪里、事件的后果等问题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此时,新闻媒体利用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推动高校和全社会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一方面,激发高校的管理部门对原有的制度设计进行思考,比如说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事发后处理方式是否恰当等,并督促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继续事件的后续报道,监督校方乃至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总结经验,警戒后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高校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社会承受力及人文诉求

(一)报道选择与人文关怀。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事件中参与者与受影响者的报道角度和语言使用。在报道高校类突发事件时,既要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也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情绪和感受。在2016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有的媒体对于在此事件中不治身亡的复旦大学杜某进行大篇幅报道,违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大量曝光杜某生前的私人生活并对杜某周围的同学进行采访报道。对事件中逝世同学的家属及亲友的情感诉求“习惯性忽略”,没有感同身受之情。媒体在报道高校突发事件时不能枉顾社会效应和受众感受,本着适度原则,充分合理地展现人文关怀。

(二)报道价值破坏及不良社会后果。有的媒体在“灾害本身就是新闻”的价值取向下,为了提升新闻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报道时运用了大量的文学表现手法配以触目惊心的图片进行过分渲染。这种对于故事性的过度追求,会造成报道的负面效果。在校园凶杀案报道中,有学生逃生的具体细节、凶手的表情和动作,有学生充满恐惧的心理描述。这种写作手法,尽管真实和客观,但几乎与商业电影中的枪战片并无二致。在对盗窃事件的报道中,有大量高科技作案工具的详细介绍,对罪犯“高明”的作案过程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这种新闻报道,使得有犯罪倾向的人受到了更多的情境刺激、有了更多的模仿对象,这无疑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种新闻报道手法仍在继续,有谁能断言此类报道不会成为下一次校园恶性事件的模版。

(三)热点反思中的理性原则与主导传播价值。面对高校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虽然各有优势,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体以其更快捷、信息容量大、互动性强等特征见长。网络媒体时时发布新闻,致使求证和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也就出现了把关不严的问题。在采写编一体化的现状下,对新闻报道的把关缺失,容易产生片面的思考和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网上新闻的速度竞争是造成网络假新闻的重要原因。过分追求速度而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准则,必然会导致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不信任。” 因此,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严格把关,给广大学生提供全面充分的值得信服的事实真相,这样才能真正树立其公信度,增强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从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发展。

这几年,我国的新闻媒体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我们还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在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中不断演练,积累经验,做出调整,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报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诗堂,冷树清.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

[2] 安春元,武宇坤.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法律运用刍议[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

[3] 赵萌.新媒体场域下高校突發事件舆情传播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危机公关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策略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
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引导
欧盟危机公关处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