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06-30 16:05张伟
职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课程建设职业教育

摘 要:促进课程建设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任务,本文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基础上,从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探索了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新思路。

关键词:教育技术 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课 题: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改项目“翻转课堂理念下职业教育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为:GDJG2015009;项目负责人:张伟)研究成果。

不断创新的教育技术对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正逐渐显现,微课、慕课、在线教育以及大数据等不断丰富课程内涵。本文以职业教育课程为对象,分析在新形势下教育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内容

职业教育注重与社会发展的衔接,职业教育课程是在产业未来技术的驱动下生成,它立足于职业岗位能力、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有助于课程教学内容重组

职业教育课程是动态的,个性化课程需求是实时的,大数据分析根据学生的兴趣、职业规划、学习行为轨迹等向不同学习者推送个性化的课程学习内容。

2.促进学生学习依赖主体的变化

职业教育学生没有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对教师依赖性很强,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依赖的主体,如慕课、在线课程等,结合数据推送,学生自主完成移动学习。

3.促进学习生态化网络环境的建设

随时随地能学习是满足“我要学习”内在需求的关键,这依赖于生态化学习环境的建设。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线课程、智能手机以及各种交互技术共同营建的生态化网络环境将使教育回归本质。

4.促进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与个性化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信息化、精细化和个性化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必须做到精细化,而精细化的实现依赖于信息化,精细化和信息化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个性化。

二、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課程内容建设与实施的实践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要根据当地经济产业发展而不断更新。职业教育课程需要教学内容建设与教学实施的有效衔接。

1.教育技术催生情境化教学内容与资源

长时间的积累才构成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需要来自行业企业实时的内容以增进课程的先进性,主要通过情景模拟、工作场景视频实时传输、远程施教等方式实现,如酒店英语课程中为了学习外国朋友入住酒店时的英语表达,在酒店服务台一侧放置有声摄像机,通过视频传输或编辑,把服务员和外国朋友的英语对话传输到学校课堂中或者创作成教学视频,把生产情境引入课堂,充实课程内容体系。

2.基于移动互联的素质拓展公选课超市的建设

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课程是课程体系的薄弱环节,鉴于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素质拓展公选课超市建设项目,基于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了近百门以微课资源为核心的网络课程,并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研发了手机APP应用客户端,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选课、学习、交流、答疑等活动,实现了学生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双向交互,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基于兴趣导向的素质教育课程进一步充实了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3.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课程内容重组

课程内容重构在职业教育中随时发生,在特定教学需求下,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重组,进而构建成一门新的教学或培训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仅仅有海量教学资源,还应具有新课程(或专题、项目)重组功能,如要开发一个《产品造型设计》的教学专题,就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分别提取路径、素描、产品分析、需求报告撰写、图像处理等不同资源重组课程内容,并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已有的教学与学习功能开展新课程的教学。

4.教育技术促进网络碎片资源整合

互联网中有两类资源,一是结构化资源,二是非结构化资源如一篇博文、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一个视频、一段录音、一个ppt等,这些非结构化资源散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相对独立。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或兴趣对它们进行选择、加工与组合,构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5.大数据分析催生新的课程建构观:分享即生成

慕课我们已不陌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会生成大量评论与学习者隐性知识的共享,而隐性知识的挖掘是个难题,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把隐性知识显性化、集中化,充实了课程内容。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中,个人分享知识,意味着新课程内容的生成,意味着知识体系的不断重构与外延,意味着学习共同体整体能力不断增强。课程内容不仅来源于历史积淀和行业生产,还在学习者中生成与创新。

三、教育技术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模式

实施该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课程已经建设了微课资源,并支持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创作和发布课程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时间、地点、方式进行学习和消化,并通过设计产品、练习题等方式自我检验学习效果。上文中提到的素质拓展公选课就是立足这种学习模式,学生自选内容、自学课程微课、提交学习结果、获取课程学分等。

为适应自主学习模式,微课设计要注意几个特点:一是讲解的知识点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单个微课的时长要尽量短,不超过6分钟;三是微课结构要清晰,要包括微课基本信息、学习目标与内容、内容讲解演示、问题思考、关键点强调等。

2.基于在线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

在线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它载有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同时也支持基于手机APP的移动学习。如我们自行创作的《PS图像设计案例教程》在线课程,主要支撑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相关的课程还有几百门,学生可以对感兴趣的课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扩充学习内容,效果明显。

3.基于微课的穿梭拓展实训模式

实训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实训任务书执行,实训分课堂内实训和课堂外实训。

一是课堂内实训。主要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实训项目,教师先按照实训任务书把规范的实训操作或技能关键点创作成微课,并共享到学生手机等移动终端,学生在实训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借助移动终端学习,执行“实训-点播微课-实训-点播微课”教学模式,规范实训操作。在这个实训模式中,微课完成了实训指导教师大部分的辅导工作,指导教师只需要针对微课程中未提及的问题或者实训项目拓展进行辅导即可,提高了实训效果,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是课堂外实训。针对以兴趣为导向的开放性拓展类实训项目,兴趣拓展实训项目是职业教育实践创新培养的特色项目,教师把实训项目制作成微课在网络平台中发布,学生在项目拓展时即使没有老师的参与指导,也能通过项目拓展微课顺利完成拓展实训。基于微课的实训解放了教师,降低了运行成本,有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发挥了微课无限次播放的天然优势,扩大了学生受益面。

4.教育技术实现职业培训课程共享

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专业课程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時也为企业员工服务,所以,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微课程等优质资源就成为企业员工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一些校企合作企业在协议框架下利用学校的教育技术远程平台促进企业员工的岗位职业能力发展,如笔者学校建立的中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佛山小家电服务网、网络教学中心平台等。

四、教育技术促进课程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存在形式呈现多样性,教学与学习模式在不断改革创新,超级课程表等代表先进理念的信息技术以及学分互认等制度层面的创新给课程教学管理施加压力,势必引起课程教学管理的技术变革与创新,课程管理的管理重心更加微观化,注重学生行进式的过程性学习管理,课程管理与教学逐步融合,实现“教管评一体化”。在此背景下,我们推出了教材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教材征订管理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推出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的过程性和实效性;推出了教学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了课程教学计划与调度的个性化,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反思与创新

职业教育变革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各类在线教育机构崛起,多种在线教育的商业模式和教育格局形成,职业教育已经与互联网不可分割,一旦在线教育的课程学分认证被社会认可,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便更令人担忧。

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首先要转变理念,从课程规划、建设、实施、应用、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树立课程品牌,同时处理好线下课程与在线教育课程的共存关系,采取积极措施抓住教育变革机遇,构建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郭清顺等.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8 (12).

[2]王竹立.碎片与重构:互联网思维重塑大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王晨,刘男.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4]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课程建设职业教育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