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西天瑶池”的昆仑水兵

2017-06-30 07:40陈金财岳小平
解放军生活 2017年1期
关键词:船艇安平水兵

陈金财+岳小平

站在班公湖边,抚今追昔,除了感叹这个被誉为“西天瑶池”的湖泊雄浑与壮美以外,笔者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昆仑水兵身上。

他们常年踩波踏浪驻守在这里。作为全军驻防海拔最高的陆军舰艇分队——新疆军区某边防团水上中队,一茬茬官兵用青春热血,在犹如宝石蓝般清澈的湖面上谱写了一曲曲戍边卫国的奉献之歌。

献身使命,为当高原水兵而自豪

班公湖,海拔4242 米,位于喀喇昆仑山南端群山环抱之间,是镶嵌在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2 年,东海舰队舟山群岛水上交通中队奉命西迁,来到班公湖北岸。从此, 班公湖上有了一支水兵。

这里全年无霜期仅有4 个月,年平均气温在5℃左右,空气的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高寒缺氧和强紫外线照射, 使得水兵们一个个手脸黝黑、嘴唇青紫、指甲深陷。各种高原疾病侵袭着他们的健康。

“ 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国土,不能在我们手里守丢了。”这是中队第12任队长骆安平在日记中写下的铮铮誓言。骆安平从新兵营分配到水上中队工作, 一干就是12 个年头。有3 次调回内地工作的机会,他都主动放弃了。身边的战友有的不理解,说他“傻”。而骆安平却说: “高原锻炼了我,中队培养了我,舰艇需要我,我怎能离开?”

26 年前,中队战士陆光成在执行任务途中光荣牺牲。陆光成牺牲后,其父母带着他的弟弟陆光兴到部队,当详细了解到儿子光荣牺牲的事迹后,父亲深情地对团领导说:“大儿子没有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就让小儿子替他哥哥继续为祖国站岗吧。”经上级批准,陆光兴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水上中队的战士。

苦练精兵,锻造“打赢”真本领

一天清晨,旭日东升,湖面平静如镜。船艇长、三级军士长李小兵驾驶的巡逻艇呈“S”形划开湖面向前驰骋,由北至南开始一天的巡逻执勤。

班公湖属高原内流湖,11 月冰雪封冻,翌年4 月开始消融。湖上天气多变, 湖底地形复杂,暗礁较多。中队指导员告诉笔者,多年来,李小兵通过一次次的巡逻,摸清了30 多个浅滩、暗礁的精确位置,船艇走“S”形航道就是由他冒着生命危险开创的。

有一次,李小兵参加例行巡逻时, 船艇因发动机故障抛锚,大家束手无策, 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靠撑杆把船一点一点划回中队。

“船艇失去的是动力,我们丢失的則是国威军威。”事后,李小兵利用各种机会学习船艇维修。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 他练就了一套“听声、闻味、观察、触摸” 的修理“绝活”。

高原缺氧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功率下降,影响巡逻执勤。为了解决这一难题,50 多岁的工程师孙仕华不畏缺氧, 带领3 名技术骨干展开公关,通过采取增加进气量、在船尾增加压浪板等方法, 使船艇在高原的航速提高了10%。他先后攻克了船艇改造中的10 多项技术难题, 开创了进口压缩机自行维修的先例。

甘愿奉献,高原水兵的家国情怀

“守防不怕苦,奉献不怕亏。”每一名高原水兵骨子里都透着这样的豪迈。

2016 年6 月,排长李博原计划利用假期举行结婚典礼,喜帖都已发出去了, 却没想婚礼前一周,突然接到召回通知, 让他迅速返回部队执行任务。

“部队的事是大事,你安心回部队吧!我会一直等你!”未婚妻的宽宏大量,让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带着对家人的愧疚,李博打起行囊踏上了奔赴喀喇昆仑高原的行程。

队长何亚峰在昆仑高原守防4 年, 与妻子待在一起的时间不足半年。2016 年5 月妻子分娩,原打算回家照顾爱人, 恰巧赶上部队执行演训任务,未能如愿。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女儿都会笑了,他还没有见过女儿的面。“作为连队的主心骨,关键时候不能总是想着自己的私事。” 工作忙完,闲下来给妻子打电话,逗女儿笑,是他最开心的事。

猜你喜欢
船艇安平水兵
江龙船艇:在三大细分船艇领域创佳绩
“罗斯福”号有水兵染疫亡故
江龙船艇探索清洁能源船艇有哪些亮点?
生的希望
安平:万亩油菜丰收
江龙船艇创新能力突出的船艇制造专家
第一次学做生意
我的“猪倌”老爸
船艇老兵
轰动英国的大象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