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2》,为什么越是社会底层,越追求安稳?此时想想你有追求过安稳么?

2017-06-30 20:03
音乐周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关雎局限安迪

家庭出身带来的认知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看人看事的态度和能力,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1砍柴的以为皇帝拿金扁担

五个女孩在返程的路上,除安迪外的四个女孩对安迪的恋情展开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安迪究竟是配魏兄呢,还是配包兄。

邱莹莹的说:

我认为魏兄好,心好,稳重,这辈子都不会变一样,给人一种跟他在一起一定能天长地久,白头到老的安全感。

安迪是孤儿,所以她该找魏兄这样可靠的人。

樊胜美说:

从综合条件来看,魏兄身边可能更少点儿杂音(没暧昧对象),魏兄本人更专一。

曲筱绡则说了这样一段话:

都还说替安迪着想呢,你们根本是拿自己的条件想象安迪的男朋友。

安迪是白富美,身材一级棒,智商一流,身家自备,她需要别人的专一别人的担当?该是别人怕她看不上才是吧。

你们啊,什么叫局限呢,局限就是砍柴的以为皇帝拿金扁担。

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社会阶层,导致了五美不同的认知层次。

家庭出身带来的认知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看人看事的态度和能力,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2越是出身底层的人,越是追求安稳

邱莹莹和樊胜美,她们在对待安迪的感情问题上,考虑得最多的是稳定。她们自己的人生追求,也同样是稳定。

邱莹莹的父亲从农村走到县城,在修理厂打工挣钱,母亲是全职妈妈。除夕夜一家人为了邱莹莹五千元的年终奖欢呼雀跃,邱莹莹妈妈说女儿的年终奖比丈夫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邱莹莹是底层家庭。

尽管邱莹莹的父亲鼓励她立足大城市,但是她自己一直追求安稳。

她想回老家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过日子,失恋失业了哭着求父亲带她回家去,与人聊天时仍多次提到希望能找个有钱人嫁了。

身在一线城市,却没有一丝一毫动力去拼搏。

和她一样求安稳的还有樊胜美。

樊胜美同样来自底层家庭,重男轻女的父母,指望她买房子养孩子的嫂子,虽然能挣一些钱,但背着一个无底洞一样的家庭。

来自这样家庭的樊胜美虽然完成了“逆袭之路”,但实际上她对待工作投机取巧,信奉“办公室哲学”,不敢承担责任,工作上只能混个“中游荡荡”。希望能早日摆脱群租房的生活,过上有房有车的安稳日子,但她仅希冀能有一个有这能力的男人······

三十多岁还没找到有钱男人愿意为她的美貌买单,无奈接受了万年备胎王柏川的追求。

为什么越是出身底层的人越是追求安定呢?

因为家庭出身决定了他们的认知局限。

3中产家庭出身的人,崇尚拼搏奋斗。

王柏川、关雎尔是这样的人。

从王柏川的吃穿考究,和他父母家的不俗装修,以及他妈妈的跋扈程度来看,王柏川家属于小城市的中产家庭。王柏川和樊胜美同龄,却能白手创业,独自撑起一家公司,还把业务发展到上海,每天兢兢业业地拉业务谈生意,能懂得利用机会和富二代的曲筱绡包奕凡都建立生意上的往来。

事业上敢拼敢闯,爱情上敢于追求暗恋多年的樊胜美,出身于中产的王柏川,和樊胜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样家境优渥的关雎尔,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银行工作,在小城市也是中产家庭。

关雎尔的父母舍不得她一个人吃苦,是舍不得她去上海的。

但是她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努力工作通过考核留在公司,向往成为安迪那样的女强人。关雎尔反抗母亲安排的相亲,不想为了恋爱而恋爱,宁愿当剩女,也不放弃追寻心中真正的爱情。

关雎尔和一心想嫁人的邱莹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樊胜美、邱莹莹等出身底层的人對比,王柏川、关雎尔、赵医生这些出身中产家庭的人,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大的苦难和挫折,内心安全感十足,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敢于拼搏,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对待爱情上也同样不会以稳定为衡量标准,而是敢于追随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随波逐流,敢于拥抱自己的爱情。

4精英们在创造价值,创造未来

像曲筱绡、包奕凡、谭宗明等人,他们都是社会精英,他们的阶层也决定了他们有更高阶的认知。

它们对待感情、事业的态度更积极,更通透。

现在很多文章都在讨论阶层固化,阶层跨越的上升通道变得狭窄。之所以阶层跨越愈来愈难,关键在于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阶层带来的认知局限。

作家特立独行的猫写过一本书《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这个书名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认知局限。

底层家庭出身的人以为最温暖最幸福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稳定生活,是中产家庭出身的人从小就过惯的。

在底层出身的人追求安稳的时候,中产出身的人在追求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精英们在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

想要打破阶层壁垒,实现阶层跨越,最关键的是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

如果你问我如何能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请从头再看一遍。

猜你喜欢
关雎局限安迪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贤贤易色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机器人安迪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
看电影
手机不通
图画的局限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