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完427个喇叭后,23岁的他挣了1000万!15年后将数字改写成194亿

2017-06-30 18:38
IT时代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四驱车喇叭动画片

挣钱只是顺便的事,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创哥今天看了一段经典动画片的剪辑,

里面有《樱桃小丸子》《一休》《帅狗黑皮》……

结果,看到这个片段时,办公室所有人都沸腾了!

冲吧,旋风冲锋龙卷风!

对,这就是无数80、90的童年记忆,

《四驱兄弟》,

星马豪与星马烈兄弟的四驱赛车,

陪伴无数人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但是你知道这部动画片是谁引进的吗?

你小时候玩的四驱车是谁制造的吗?

创哥今天就给大家安利一下,

这人就是蔡东青!

别看这人名不见真转,

他可是“绑架了”80、90、00三代人的童年,

不僅制作了《铠甲勇士》、《巴拉巴拉小魔仙》等动画片,

就连《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都是他做的,

他还引进了,

四驱车、悠悠球、遥控车、机器人等玩具,

只要有儿童的地方就有他的商业帝国。

但没想到的是,

这人农村出身,初中学历,

给别人打工的时候发现商机,

凑了800块开始创业,

一口气搞出了近200亿的买卖,

让人不服都不行。

创哥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

他是如何打造200亿的儿童商业帝国的!

他用800块创业,靠不停地“吹牛”,卖出了1000万个喇叭

1969年4月,蔡东青出生在广东澄海市,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是家里老大,只要有时间,就与两个弟弟跑到地里帮父母干活。家境实在太苦,生活实在难熬。

14岁的时候,父亲割腕稻子后得了阑尾炎住院,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自己又给家里花钱了,又耽误收割庄家了,蔡东青心里流泪,默默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让父母再这么辛苦。

初中毕业后,他就出去打工,找过2份工作,每天要上12小时的班,但工资还不够一个人花,虽然他能吃苦,但这样下去怎么能让父母享福?

1997年,17岁的蔡东青让母亲借了800块钱,买来一台手压机,生产塑料小喇叭,开始创业。

做小喇叭也算是个技术活,但蔡东青一没学历,二没技术,怎么才能做出畅销的喇叭呢?他想出了一狠招,创哥觉得这招实在太狠了,他跑到市场上买了几百个小喇叭,回来一个一个吹,吹得腮帮子疼的都不能吃饭。最后摸清了做出高质量的喇叭的方法,小赚了一笔。

技术有了,为了扩大规模,他拉了一个亲戚,凑了7000块,但是两人经营思路不合、产品不对路,7000块没几个月就全赔光了,他又走上了打工的老路子。老板看他也不容易,有次给他看了一个大喇叭,说这是义乌制造的,你要能造出来的话,也许会翻盘。

有机会翻盘,蔡东青肯定不放过这机会,他又跑到市场上买了几百个大喇叭,拿回来继续吹,他又靠这一狠招,摸出了做大喇叭的技巧,做出了同样质量的大喇叭。刚进入市场,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飘了过来,一次性来了30万单,他立马扩大规模,几年下来,销量竟然超过1000万个。

在香港街头发现商机,让60万儿童参赛,承包了2亿孩子的童年

蔡东青出生在广东,对相邻的香港非常感兴趣,为什么香港这么发达?1992年7月底,他终于跑到香港去溜达了一圈。高楼大厦让他眼晕,但也发现了商机,他在街头看到很多小孩子都在拿着四驱车在玩,问了一下价格也不是很贵,他觉得把这个搞到内地肯定能赚钱。

最后经过调查,四驱车是日本田宫公司生产的,价格有高有低,当时日本还有《四驱小子》这么一部动画片,市场一片火热。

蔡东青一看这事有搞头,回去立马成立了奥迪塑胶玩具有限公司(这名字霸气,你懂得!),引进了四驱车。但是澄海这个小地方有数百家玩具厂,恶性竞争严重,要想脱颖而出,蔡东青觉得还得来个狠招。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他先是降低价格,比日本的田宫牌四驱车低了四五倍,均价100块左右,最低仅仅10块就能买到一辆四驱车,让所有孩子都能有钱买得起。

然后他选择了跟电视台合作,先是跟广东电视台合作搞了一个四驱车大赛,没想到效果十分好,参加的孩子有好几万人,“奥迪双钻”四驱车的知名度一下子就打了出去。

第二年,他更上一层楼,直接跟国家体育总局合作,组织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奥迪杯”四驱车大赛。为了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蔡东青砸了500万人民币做广告,全国有名的报纸、电视台、街头广告牌几乎被他承包了。

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0万儿童参加了比赛,不仅蔡东青被震住了,就连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也被震惊了,四驱车的魅力这么大?

当年奥迪玩具公司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亿,占据市场50%的份额。市场这么大,蔡东青直接花了110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了《四驱小子》,后来又引进了《四驱兄弟》,这两部动画片陪伴了无数人度过了童年,直接将四驱车的火热程度带上了一个新高度。

玩具+动漫双向互动,农村娃干到了190亿市值

2003年后,奥迪生产的玩具被严重抄袭,销量下降,市场份额减少,这可愁坏了蔡东青。他找到美国孩之宝和日本万代的成功案例研究了整整一个月,最后总结了出了一条成功之道:企业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时刻准备战略转型。

蔡东青梳理完玩具市场的现状后,确定了转型后的战略,以玩具和动漫为主线,加强专利研发。反正干啥都离不开孩子,蔡东青就是要承包孩子的童年。

转型一:将动画片一网打尽,成了霸屏之王

2004年,蔡东青在广州创办了奥飞动漫有限公司,主做动漫和玩具。先前他花巨额资金引进了《四驱小子》和《四驱兄弟》,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引进的版权费太贵太亏,赚不到什么钱,他就决定自己拍摄。

《四驱小子》和《四驱兄弟》剧照

先是投了1000万成了12个动漫工作室,开始制作《火力少年王》,围绕悠悠球展开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情节。没几个月,动画片就做好了,但没一家上星的电视台播放,没办法,蔡东青只好给了广州嘉佳卡通,让他们免费播放。

没想到《火力少年王》刚播出就瞬间火爆,3天时间就拿下了卡通节目收视率第一,导致小孩子人手一个悠悠球,天天对战。

《火力少年王》剧照

有了这次经验,2007年又推出了《火力少年王2》,不仅在国内各大电视台播出,就连香港、台湾、印尼、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和菲律宾等地的电视台也纷纷跑来买版权,好不热闹。

后来又陆续推出了《战斗王EX》、《虹猫蓝兔七侠传》、《淘气包马小跳》、《铠甲勇士》、《巴拉巴拉小魔仙》、《战龙四驱》等火爆的动画片,每一部都成了霸屏的史诗级作品。

《虹猫蓝兔七侠传》剧照

《铠甲勇士》剧照

转型二:多模式发展玩具,先甩别人几条街再说

蔡东青的目标是动画片和玩具双向互动,动画片成功以后,做玩具就轻轻松松,虽说当时在《火力少年王》上没赚到一分版权费,但是在动画片播出后,一个月就卖出去500万个悠悠球。

2008年2月,奥飞动漫的《战斗王EX》在全国各大电视台陆续播出,掀起小孩子玩陀螺的热潮,陀螺的销量大幅增加。

除了悠悠球、陀螺和四驱车外,蔡东青还开发了好多玩具,比如奥特曼玩具、虹猫蓝兔玩具、变形金刚、小熊维尼等,个个都是市场的爆品。

而且,蔡东青的玩具不仅在国内出售,還做出口。1998年,奥迪玩具公司就加入了APEC,成为联席会员单位中唯一一家玩具公司,2008年广州出口玩具的企业倒闭了3000多家,而蔡东青的企业还在稳稳的出口,非常受东南亚等国家的欢迎。

蔡东青的动漫+玩具双向互动战略非常成功,玩具的销量增加了,动画片的收视率蹭蹭的涨,动画片收视率高了,玩具的销量也是不停的疯涨,完美的“绑架”了80、90的童年,孩子们的金矿全被他挖了出来。

如今,VR刚刚起步,蔡东青的眼光又瞄准了这片蓝海,不仅自己开发相关的产品,还投资了电影,星爷33.92亿的票房之冠《美人鱼》就是他投资。

不仅投了《美人鱼》,就连让小金子拿到奥斯卡的《荒野猎人》都是他投资的,狠狠赚了一笔,眼光实在太毒了。以前的奥飞动漫如今已经变成了奥飞娱乐。

2009年9月10日,奥飞动漫顶着“中国动漫第一股”的光环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上市,由于市场太火爆,上市当天就受到了追捧。到今天7年多过去了,市值从当时的25亿,飞速增长到了194亿。

2009年上市画面

这个农民的儿子不仅从穷光蛋变成了百亿富翁,还成功的掌握了经商之道,论起专业知识来,他肯定没有商学院同学那么厉害,但要说那股不服输的劲,肯定没人比他强。

做玩具动漫的企业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蔡东青挣了大钱?

创哥想到了丁磊说的一句话,

挣钱只是顺便的事,

做企业最重要的是,

让你的产品和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猜你喜欢
四驱车喇叭动画片
喇叭盗窃案
爱看动画片的爸爸
萌萌的斗牛犬
喇叭盗窃案
四驱车比赛
你挚爱的喇叭Clothing已上线
闲话酒吧惮——英国篇
同步阅读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