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预防胸部恶性肿瘤放疗中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2017-06-30 19:35徐元素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放疗

徐元素

【摘要】 目的:分析胸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74例,随机选择其中37例,作为观察组,放疗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剩余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分别于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6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放疗前,两组患者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各时段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可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提升放疗效果。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胸部恶性肿瘤; 放疗; 急性放射性肺损伤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6-0111-03

臨床采用放疗方式治疗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时,放射性肺损伤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称为放射性肺炎,后期放射性肺损伤称为放射性肺纤维化,属于不可逆转性放射性肺病,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因此,临床实践中十分注意预防放疗期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1]。笔者所在医院给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时,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放疗治疗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74例,随机抽取37例,作为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3~72岁,平均(55.8±3.2)岁;原发肿瘤:肺癌26例,食管癌11例;全肺通量:V5(56.3±14.2)%,V20(28.2±5.3)%,V30(20.5±3.1)%。剩余37例作为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70岁,平均(54.9±3.5)岁;原发肿瘤:肺癌28例,食管癌9例;全肺通量:V5(56.7±14.1)%,V20(28.8±5.0)%,V30(20.9±3.3)%。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肺癌及食管癌,需行放疗治疗;(2)无既往肺部照射史;(3)预计生存期在12个月以上;(4)Karnofsky评分在70分及以上;(5)治疗前2个月内无肺部炎症;(6)排除合并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异常、骨髓储备功能异常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型放射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于1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放疗前3 d开始给予患者药物,1次/d,放疗结束时停止给药,放疗期间,静脉给药在放疗前1 h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放疗前、放疗2周、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6周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患者伴有轻微干咳症状,用力时存在呼吸困难,给予X线检查后,肺部未发现变化判定为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咳嗽症状具有持续性,需服用麻醉性镇咳药物,轻微用力时,即存在呼吸困难,给予X线检查后,肺部未发现变化,或存在轻微阴影,为棉絮状或片状,判定为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咳嗽严重,服用麻醉性镇咳药物后无缓解,呼吸困难在安静状态也存在,给予X线检查后,肺部阴影致密,需进行激素治疗,或间断性吸氧判定为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异常,吸氧需持续进行,或需呼吸机辅助通气判定为4级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呼吸困难具有致命性判定为5级急性放射性肺炎[2]。临床症状为2级及以上时,重点观察其放射性肺损伤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中,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1例,发生率为2.7%;对照组37例患者中,发生2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8例,发生率为21.6%;观察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放疗前后各时段TNF-α水平比较

放疗前,两组患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段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放射生物学及临床试验指出,放疗剂量正相关于肿瘤局部控制有效率。肿瘤放疗治疗期间,放疗剂量的提升受到放射性肺损伤的限制,而且一旦发生此种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3]。因此,给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治疗时,应注意防止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并非仅仅与靶细胞损伤有关,学者指出,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均参与其中,过程非常复杂。临床上常用的辐射保护剂为阿米福汀,可有效保护正常组织,但该药物的毒副作用比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4]。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热邪毒,肺络极易受到其损害,导致肺阴被灼伤,肺失宣降,应主要采用养阴清肺、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清热解毒药物治疗[5]。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水溶性溶液,赤芍、川芎等为其主要成分,红花黄色素A、川芎嗪、丹参素等包含其中,功效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相关研究发现,在体内外,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拮抗脂多糖(LPS)的作用,并对体内多种炎性介质病理生理作用发挥抑制效应,有效调节免疫及炎性介质,将内毒素水平降低,改善微循环,保护应激性脏器损伤[6]。

此外,放疗期间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可对TNF-α、白介素-6(IL-6)等发挥抑制作用,起到抗感染的效果,并可防止急性肺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肺损伤后,早期时,即会明显升高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外周血HMGB1水平可显著降低,阻碍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7]。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中的一种,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产生,属于多肽类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发展、脂代谢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8]。在免疫反应中,TNF-α具有多功能调节器的作用,甚至可对中性粒细胞发挥强烈的刺激作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并对其他组织代谢活性作出调节[9]。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放疗方式治疗过程中,会提高TNF-α水平,增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而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后,可明显降低TNF-α水平,产生抗感染的效果,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在本研究中,观察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治疗期间同时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单纯放疗,放疗结束后,观察组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其放疗后各个时段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期间,较易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于放疗前3 d至放疗结束期间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可避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过度升高,抑制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降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减少放疗的毒副反应,提升患者放疗依从性,提高放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尹礼烘,张晓平,赵凤达.白英汤防治放射性肺损伤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研究[J].江西医药,2014,17(11):1153-1155.

[2]陈波,杨晓洪,刘涛,等.近十年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4,22(12):3022-3024.

[3]杨成梁,邱荣良,叶柯,等.血必净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4):320-323.

[4]李金伟,王蓉,肖海,等.盐酸川芎嗪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8):3439-3442.

[5]李炯辉,刘莹.中药治疗肿瘤放射治疗后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15(11):869-872.

[6]杨龙峰,叶永青,张飞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早期放射性肺炎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3,18(22):3497-3499.

[7]喬冠英,冯俊光,覃强,等.增液解毒冲剂干预放射性肺损伤及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3(2):292-294.

[8]王德林,刘承伟,曹玉娟,等.中药防治放射性肺炎33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9(4):158-160.

[9]翟中武,杨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放疗后并发放射性肺炎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3(23):196-197.

猜你喜欢
放疗
肿瘤热疗的机理及临床研究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效果影响分析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中晚期鼻咽癌新辅助性化疗加放疗与单纯放疗疗效比较
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血脑屏障与肺癌脑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