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

2017-06-30 07:56李彦兵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青少年培养

李彦兵

摘 要:对于青少年而言,敬畏感有利于对他们行为的规范,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外来文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敬畏感逐渐的缺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青少年将会彻底失去敬畏感,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为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青少年;敬畏感;培养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精神生活却相对空洞,规则意识、法纪意识淡漠,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面对诱惑,失去了判断力,从而逐渐堕落。从本质上分析,敬畏感的缺失在其中起了有很大的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敬畏感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敬畏感的概述

1.敬畏感的定义。从字面意思分析,敬畏感是指人们既敬重有畏惧的一种感觉,它是人们对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态度,其中“敬”是指恭敬、有理的意思,而“畏”则是指忧虑、畏惧。综合而言,敬畏感是指人们在对待外界事物的时候,必须要保持一种恭敬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避免犯错,与此同时,还要怀着一种忧虑的心态,是人们内心对外界某件事物怀着尊敬且不敢逾越界限的一种处事行为。因为敬畏,所以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才会有所顾忌,才不会出现肆无忌惮的行为。

2.敬畏感的内容。从内容方面分析,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综合性情感,它既包含了“敬”、同时又包含了“畏”,与此同时,敬畏感既包含又不局限于这两种情感。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敬畏感是人们进行处理事务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起源的角度分析,敬畏感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们对一些事物的未知导致了对某些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生出尊重和畏惧的心态。根据调查显示,有些青少年对“鬼神”之说非常的敬畏,但是从本质上分析,他们对“鬼神”之说只怀有畏懼的情绪,却不存在敬重的情感,所以这也不能称之为敬畏感。敬畏感属于一种极为复杂的情感品质,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都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这种作用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极具稳定性。

二、敬畏感缺失的原因

在当今社会,科技日益发达,人们对未知的事物越来越少,这也是导致敬畏感缺失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能够更为深入的了解敬畏感缺失的原因,本文将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诠释敬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

1.科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很多以前未知的事物都开始了解并熟悉,所以导致敬畏感渐渐的缺失。从敬畏感产生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未知,从而导致敬畏情绪产生,但是随着未知事物越来越少,敬畏感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他们生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对于传统思想接触的机会较少,而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生活方面的培养,最终导致青少年精神生活的贫瘠。由于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导致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形成了“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的观念。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也最终导致传统文化价值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了人们的道德标准,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扭曲,敬畏感也在这样的条件下渐渐缺失。

2.经济价值导向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指挥棒的影响下,人们的所有工作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市场经济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与敬畏感产生冲突,但是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影响下,敬畏感对人们的约束效果越来越不明显,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思想产生,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所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敬畏感的作用也正在被减弱。

3.传统文化衰落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思想,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有很多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可见对其评价之高。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开始逐渐的没落,甚至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没有机会去接触儒家学说,去学习和感受其中的精髓。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是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重新建立起来,敬畏感将很难培养。

三、敬畏感培养措施

敬畏感是约束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敬畏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将会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社会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此,加强敬畏感的培养极为重要,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加强他们的敬畏感培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秩序感培养。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秩序性,如果无序,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如果四个季节发生颠倒,人们将无法适应环境。从天文角度分析,任何行星的运行都具有一定的轨道,所以世间万物都处于有序运动的状态。为了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首先就要从秩序感培养抓起,让其了解到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以秩序为约束条件,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2.联系感培养。人们在实施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肆无忌惮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联系感,从而无法预料行为的后果。想要实现敬畏感的培养,必须要以联系感培养为基础。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快速发育的阶段,可塑性很强,如果不采取良好的教育培养,很容易导致思想意识方面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加强联系感的培养,让青少年在实施自己行为时,首先会联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有助于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约束,最终产生敬畏感。

3.和谐感培养。和谐社会的建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产生了不和谐的效果,如假冒伪劣、贪污腐败等,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因果报应都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必须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和谐感为基础,逐步培养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极为贫瘠,这也导致敬畏感逐渐的缺失,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分析了敬畏感缺失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敬畏感培养的方法,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敬畏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杨恒均.寻找中国人的信仰[EB/OL]. http: / /blog.ifeng.com / sp / thefaith / ,2011- 01 -17.

[2]杨泽波.从儒学何以具有宗教作用谈起[J].文史哲,2008(4) : 18-20.

[3]王长国.精神窄门的焦虑——论敬畏之心[J].探索与争鸣,2008(11) : 67-69.

猜你喜欢
青少年培养
青少年发明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