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软组织病变的应用进展

2017-06-30 21:49刘远娟李霞罗晓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频超声进展诊断

刘远娟+李霞+罗晓萍

【摘要】 软组织病变复杂多样,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如X线、CT和MRI难以实时、动态反映软组织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高频超声不仅可从任意方向和任意角度观察软组织的空间结构关系,清晰显示软组织的血流特征,还能准确、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变化、愈合过程。高频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诊断手段,随着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更高的分辨率和有效性使其在软组织疾病的检测、鉴别和治疗中应用更加广泛。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软组织病变; 诊断; 进展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6-0160-03

软组织来源于中胚层,组织结构多样,病变复杂。诊断软组织病变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X线、CT、MRI和超声等。软组织结构间密度差异较小,普通X线检查难以完整显示病变,CT、MRI对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有明确优势,但由于其不能实时动态检查,难以明晰反映软组织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近年来,随着高频探头、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改进和宽景超声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肌肉、软组织和骨骼系统超声研究逐渐成为超声领域的热点,得到相关临床专家的肯定和重视[2-3]。高频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的诊断手段,使用高频探头,可从任意方向和任意角度观察软组织的空间结构关系,有利于对软组织的病理性形态、结构变化作出准确评估[4]。

1 软组织钙化

软组织钙化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先天性钙磷代谢异常所致。表现为大关节周围软组织内多发性钙化性肿块。该病变以往多用X线、CT检查,超声检查文献报道较少。黄莹等[5]报道超声下可见无症状期软组织的钙化,呈强回声表现,并能发现其他措施不能发现的细微改变。

2 软组织脓肿

软组织脓肿为纤维假囊包绕的脓液,可表现为有或无确切病史和症状的软组织肿块,脓肿可并发局部软组织炎症。高频超声显示脓肿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边界不清晰,內部回声可表现为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后期脓腔内含气体时,可见强回声[6]。临床中因各种病因引起的肛周脓肿患者较多,是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对于它的诊断,指诊、肛镜及直肠内超声多伴有疼痛,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高频超声在表浅组织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肛周脓肿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能准确地界定脓肿的部位、大小、形态、是否完全液化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手术结果与超声检查完全一致[7]。

3 软组织囊肿

软组织囊肿包括皮脂腺囊肿、腘窝囊肿和坐骨结节囊肿等。皮脂腺囊肿呈圆形,内含密集点状强回声,有明确边界,后壁回声增强,囊肿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腘窝囊肿呈类圆形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有报道称,超声对于腘窝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3.75%[8]。坐骨结节囊肿位于皮下软组织与坐骨结节之间,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肿块呈偏平状、裂隙状,边界清晰,囊壁较厚,部分囊壁可见团状附属物,囊内回声呈点状低回声或絮状回声,无血流信号[9]。

4 软组织肿瘤

4.1 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为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多见于颈、肩、背、臀及四肢的皮下组织和腹膜后。高频超声能够对瘤体内部及周边的血流进行实时动态观察。Inampudi[10]报道脂肪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内部多为略高回声区,并可见数条强回声光带,而对于脂肪瘤的边界则不清晰。曹亚丽等[11]运用高频超声对四肢软组织肿物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分析,认为脂肪瘤大多界限清楚、有完整包膜、内有均质性低回声。

4.2 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占所有软组织恶性肿瘤的10%~18%,多为原发,很少从脂肪瘤恶变而来。肿瘤少见于皮下,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声像图显示肿块边缘回声明显,分化良好者表现为巨大的混合性回声,其内绝大部分为光点细密的强回声,这与其含有大量成熟脂肪细胞有关[12]。分化不良或有黏液变性者,回声较低或高低回声混存。

4.3 血管瘤

血管瘤为常见软组织肿瘤,由血管组织形成。多见于浅表组织,可累及深部软组织。传统分型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等。软组织血管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窦状扩张管样结构,分界不清晰,包膜完整,具有可压缩性,部分内可见强回声静脉石;可见丰富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呈缓慢持续样,局部加压后血流信号增加,探测血流频谱时以静脉血流频谱为主[13]。超声在软组织血管瘤的治疗中,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也在深层脏器(如肝血管瘤、脾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广泛应用,价值不可估量[14]。

4.4 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属先天性淋巴管发育畸形,为淋巴样组织与周围淋巴系统互不沟通致淋巴管梗阻形成,好发于口腔、颈部、腋窝等部位。根据淋巴管的大小分为3种类型: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囊状淋巴管瘤,以后两种类型较为常见。海绵状淋巴管瘤囊内见较多分隔和强弱不均的囊实性混合结构,囊壁呈实性回声。囊状淋巴管瘤呈大小不一的蜂窝状暗区,囊壁呈完整光滑线状回声。淋巴管瘤囊内血供不丰富,CDFI血流显像无血流信号显示。超声显示囊性病变准确性高,常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方法,但淋巴管瘤声像图表现多变,易与其他一些病变混淆,应注意鉴别[15]。

4.5 其他

闵贤等[16]对足背腱鞘巨细胞瘤声像图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滑膜肉瘤是软组织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四肢大关节附近的深部组织[17],其超声特征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为均匀性低回声。刘学等[18]报道高频超声对滑膜软骨瘤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行超声导向穿刺具有定位精确、可多点取材的优点,在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 软组织损伤

5.1 肌肉损伤

超声检查结果按肌肉损伤程度分为软组织水肿、肌间血肿、肌肉撕裂伤。高频超声探头具有细微分辨能力,可以明确肌肉损伤情况的声像表现[19]。软组织水肿的超声声像图显示软组织增厚,回声降低,探头加压改变不明显,CDFI显示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肌间血肿超声主要表现为肌肉局部或完全连续性中断,梭形或不规则形低回声区,肌肉断端回缩显著增粗[20]。肌肉撕裂伤超声显示肌纤维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断端周围被积液或血肿包绕[21]。

5.2 肌腱韧带损伤

正常肌腱超声显示呈束带形纤维状中等回声或强回声,周围有二条光滑的强回声线包绕。肌腱损伤时,超声能实时清晰地显示肌腱运动情况及其连续性[22],以便明确诊断肌腱损伤程度及是否断裂。韧带损伤早期即可明确检测出断裂的纤维,韧带断裂会伴有周围血管新生,CDFI血流成像能直接显示内部结构。薛燕等[23]对216例拟诊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分型,与手术结果对照,高频超声诊断侧副韧带Ⅱ型损伤符合率为83.33%,Ⅲ型损伤符合率达93.49%。

5.3 血管损伤

高频超声已成为诊断血管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血管损伤包括血管挫伤、血管断裂及血管断裂引起的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血管走行、管壁连续性、血流方向及管腔通畅程度来判断血管损伤位置和程度。长时间血管损伤会引起静脉血栓,超声能够确定血栓的位置、范围及其变化。高频超声对因创伤所导致的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4]。

5.4 神经损伤

常见的神经损伤分为神经断裂和神经卡压。神经损伤时,超声显示神经包膜及神经束线性回声连续性中断或部分中断,神经近端回缩呈梭形增粗、回声紊乱,内部线性回声消失,出现低回声瘤样改变[25]。当神经卡压损伤时,受卡压处神经内线性回声模糊,两端神经略粗,但其连续性仍完好。

5.5 软组织异物

超声检测软组织异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金属异物为斑点状强回声,并伴有明显的“彗星尾”征。超声能够检测出X线检查阴性的非金属性异物,如竹刺木刺类、骨刺、玻璃等,超声表现为斑点状、细条状,伴不规则强回声[26]。异物周围常伴有出血,肌腱损伤、神经或血管损伤引发感染及功能障碍等。声像图表现为异物周围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软组织异物的位置、大小及形态,明确异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诊断准确率高,定位精确,以最小的手术损伤范围,并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完整取出异物,极具临床实用价值[27]。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软组织的解剖情况和血流特征,还能准确、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变化、愈合过程。随着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和超声弹性成像(elasticity imaging)技术的发展,超声在软组织病变领域中的检测、鉴别和治疗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郭瑞君.肌肉骨骼超声进入崭新时代[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1):3-5.

[2] Bonnefoy O,Diris B,Moinard M,et al.Acute knee trauma:role of ultrasound[J].Eur Radiol,2006,12(16):2542-2548.

[3]惠冉,楊慧,李明,等.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四肢软组织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76-78.

[4]施晓琳,陈峥,陈敏,等.高频超声诊断项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6):2979-2981.

[5]黄莹,朱毅,李凝,等.超声成像技术在肌肉骨骼疾患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5):393-397.

[6]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1-772.

[7]杨婕,余文惠.高频及彩色多普勒经会阴诊断低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肛瘘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8(13):58-59.

[8]王海平,朱秀玲,刘海峰,等.高频超声在关节镜治疗与膝关节相通腘窝囊肿中的临床价值[J].华西医学,2015,30(3):512-514.

[9]吴志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坐骨结节囊肿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2817-2818.

[10] Inampudi P,Jacobson J A,Fessell D P,et al.Soft-tissue lipomas:accuracy of sonography in diagnosis with pathologic correlation[J].Radiology,2004,233(3):763-767.

[11]曹亚丽,丁宇蓉.高频超声对四肢软组织肿物良恶性的鉴别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5):492-493.

[12]谢勤,万泽铭,罗燕娜,等.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EB/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6):2693-2695.

[13]李硕,梁晓宁,孙宏,等.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软组织血管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1):25-29.

[14]孔文杰,师宏山,鹿梦溪.2种硬化剂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10(4):706-709.

[15]马云初,姜兰芳.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表现特征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493-494.

[16]闵贤,昝星有.高频彩超诊断足背腱鞘巨细胞瘤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4):384-385.

[17]伍世花.右手掌面滑膜肉瘤超声表现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5):302.

[18]刘学,杜瑛,姚延峰,等.滑膜软骨瘤病的高频超声诊断与病理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7):516-517.

[19]席曉萍,马艳,张怡靓,等.高频超声在颈部肌肉骨骼大运动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12(1):154-156.

[20]陈丹,梁峭嵘.超声检查在肌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36-337.

[21] Rosenson R S,Koenig W.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urropin Cariol,2002,17(4):325-331.

[22] Koh S B,Roh J H,Kim J H,et al.Ultrasonographic findingsof shoulder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2008,23(12):1772-1776.

[23]薛燕,李玉恩,张洪英,等.高频超声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8(1):38-40.

[24] Pero T,Herrick J.Pseudoaneurysm of the radial artery diagnosed by bedside ultrasound[J].West J Emerg Med,2009,10(2):89-91.

[25] Martinoli C,Bianchi S,Dahmane M.Ultrasound of tendons an nerves[J].Eur Radiol,2002,12(1):44-55.

[26]陈平.高频超声在软组织异物中的诊断价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9):145-146.

[27]王栋华,杜联芳,陈红燕.超声在浅表软组织异物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EB/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4):260-262.

猜你喜欢
高频超声进展诊断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2020
高频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April Fool’Day愚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