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中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2017-06-30 17:16刘翠玲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与学教学活动师生

刘翠玲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地深化,现代化教育的思想理念和模式初步成型并为大众所接受。这就意味着现代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的传统单向活动模式,而是逐步向着教与学互动进行的新型双向互动活动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就要求现代教师更加注重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边性,加强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

新课改要求以学生的自身发展为本,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就在于,老师要学会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使课堂以学生为主,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和自主表达的机会。当教师不再依照讲授、提问、示范等的固定教学程序,而是以不同的形式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性,则更加有利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多项专业教育机构的调查数据表明,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模式,增加课堂上的多项交流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在心理上给予学生激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效改善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力遗忘曲线。

在新型教育模式的转换中,师生互动的教育因注意的要点在于:

一、平等是互动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只处于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中,留存时间短,遗忘却快,即使有些信息也能进入到长时记忆中,但信息是以零散的无意义的形式储存的,运用时提取较为困难,因而学习效率低下。而“师生互动”却能克服这一缺点,使学生和教师相互“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课堂地位,并且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去体验学习快乐,这样就更加主动去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并且,生活中的交往强调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交往中需要相互尊重、平等、理解的基础上。而在师生的互动中我们也应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助于减轻师生交往中的负面负担,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感受到尊重、宽和、放松的学习氛围。在平等的对话学习中,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处于互动教学中的学生,其知识体系结构才能向有序化的方向发展。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罷不能,其乐融融。” 这无疑是对师生互动性教学的最为精彩的阐释。

二、创设情境是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实现平等尊重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激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可以体检真实的社会生活,在带入角色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例如在追及相关应用问题中,学生可以代入题目中的形象,从而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角度学习。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内驱力。

三、激励是互动的催化剂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兴趣培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不像成人,他们的形象思维占据整个思维空间的大部分,课上良好的持久的注意,还需要浓厚的兴趣做支持,“兴趣”是保证某一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它也同样是构建师生互动情境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无形诱饵,一步步用兴趣作铺垫,把学生的嗜学情感推向高潮,以致于使学生各部分心智领域获得最大容量的满足。教师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激励发挥数学学习的吸引力,使得学生在情感上喜爱学习,使得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在平常的课堂教育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赞美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更是一个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创造参与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本质性,更能形成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价值。在现代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下,需要更多的教师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音带学生主动、创造性学习,从而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与学教学活动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麻辣师生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