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乡村文化重塑

2017-06-30 14:22赵建军胡春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赵建军+胡春立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和重点。而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而言,绝不仅是看得见青山绿水,更重要的是留得住乡愁,其中乡村文化是“根”与“魂”。然而,以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对乡村传统的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破坏,引起了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乡村文化生态受到破坏,整体呈现出病态。 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价值冲突、碰撞过程中,要通过留住乡村文化的传承载体、重塑农民“以乡土为本”的价值观、以文化惯性保持乡村文化多样性、乡村文化与城市化双赢等方式,消弭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文化鸿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现代化;重塑

[作者简介]赵建军,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胡春立,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研究生

美丽中国的建设包含了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其中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乡村是文明演进的见证者,更是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实践者和传承者。相较于城市建设的不同,建设美丽乡村不只是恢复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更是要重塑山水村落一体、田园牧歌交融的人文盛景,这正是习近平所说的“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真谛。因此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成为实现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乡村文化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

在中国,乡村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的社会就是乡土性的。乡村是朴实安详、恬淡和乐的象征,是人们魂牵梦绕的故乡。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说过: “在乡村中比在城市中更易于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知识,必须把乡村看作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1}梁漱溟曾提出“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2}的论断。晏阳初同样认为,中国的元气在农村。乡村有如古老的河床,孕育和滋养着中华文明;沉淀了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则是中华文明深入泥土的根脉。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为美丽中国建设找准了起点、找到了重点。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都不能忽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3}2015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美丽浙江建设新成果时,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实际上,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才会有千姿百态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需要这种人人向往的乡愁圣地、风情家园。

乡村因乡村文化渊源流淌而美丽。根据雷蒙·威廉斯的界定,文化这个概念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思想、精神与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二是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三是描述关于知性的作品与活动,尤其是艺术方面的。{4}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文化是与乡村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当地群众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交往规则、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教育、科学、技术、文化遗产、文化活动的统称。在传统中国,内生于乡村的传统文化,以生态智慧、道德交往的习俗等规约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在对乡村居民进行道德约束与行为规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提供了乡村秩序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也为乡村居民提供了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旨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基,乡村文化始终发挥着感染、教化、支撑等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多方面功能,是体现乡村社会质量的主要内容。一个社会或群体如果没有一种文化价值观,缺乏一种人文精神,它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阻滞。有学者就曾指出“当代中国乡村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且解决乏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乡村生活意义的被消解和乡土文化价值的被抽空”{5}。

乡村文化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根”与“魂”。美丽中国建设要有骨、有肉,更要有鲜活的血液赋予美丽中国生命力,而乡村文化正是流淌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血液。我国乡村数量众多、历史悠久,每一村落各有特色,反映出的乡村文化也是多姿多彩,极具多样性的。在这些文化中,既有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既有恬淡的人生态度,也有积极乐观的充满希望的追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人合一”等合理的生态观,推动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追求与目标。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民族精神与文明流淌在乡村的血液里,保障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箱底”,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社会风格,为实现我国繁荣昌盛提供文化支撑。正是中国的“箱底”文化,让中国能以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文化身份,赢得世界的广泛兴趣与尊重。因此,乡村文化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现代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祛除乡村文化中愚昧迷信的思想、封建落后的传统风俗等糟粕因子提供了契机与动力,为乡村文化带来很大的正能量,促进了乡村文化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加快了农民观念的现代转变,促进了传统乡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交流,为传统乡村文化输入了新鲜的血液。然而,以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冲击,引起了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乡村文化生态受到破坏,整体呈现出病态。

1.乡村文化物质载体受到冲击

长期以来,政界和学界对现代化的认识都存在一种误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必然是城市化发展的过程,是城市的标准逐步覆盖农村,城乡差别逐步消灭的过程。{6}即使近些年这一观点有所改变,但从实际发展情況来看,乡村的各个方面仍受到城市化的强势碾压。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挤压,传统乡村文化的载体缺失、老化严重。对乡村的现代化改造也简化成了对城市的简单“复制”与“粘贴”。古老的庙宇、祠堂、戏台等物质载体被新农村的标准化建设所取代,传统的婚丧礼仪、庙会活动、节日表演等活动形式受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在现代化的社会,我们已经具备建设更现代、更便捷的新农村的能力,但那些历史岁月和一代代人赋予乡村的悠久和文明,却是多少钢筋水泥都建造不出来的精彩。文化学者冯骥才曾多次呼吁:“每一分钟,都有乡村文化遗产在消失。再不保护,五千年历史文明古国就没有东西留存了,如果我们再不行动,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子孙?”{7}endprint

2.乡村道德伦理逐渐解构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在乡村环境中的渗透性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农民知识水平、民俗民风等因素的惯性影响,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接受和融合,并不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抛弃传统文化的基底,被动地接受所有的城市文化的过程。城市文化中积极而又先进的文化形式难以在乡村环境中寻找生存的机会,相反,肤浅、低俗的因子却在乡村蔓延,腐蚀着乡村和农民的朴实。马歇尔·萨林斯说:“文化在探询如何去理解它时随之消失,接着又会以从未想象过的方式重新出来。”{8}利益多元化、强烈的竞争意识使过去乡村一团和气的交往关系蒙上了一层尔虞我诈的色彩,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取代了过去朴实的道德标准,并正无情地咬噬着传统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农民陷入了城市道德观念和乡村传统道德观念相冲突的尴尬、无序状态。当前农民经济水平提高了,但是这种无所适从的状态,让他们成为一种“精神无根”“文化荒漠”的人群。正如孟德拉斯所说,“劳动者不再仅仅依赖自己的良心、干劲和劳动观念,父辈的道德观念也不再是评价劳动者的主要依据和人们从事经营管理的标准。人们不再有共同的对荣辱、是非、对错和善恶的判断标准,不再有地方性的伦理共识和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的参照体系混乱而且缺乏规范”{9}。

3.中国文化多样性日益消解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一个充满原生态特征的活水源头,它像血脉一样滋养着总体性文明的多个层面,成就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在漫长的时光中,围绕着传统村落生成的杰出人物、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能工巧匠、民俗风情、民族风貌、特色餐饮等等,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独特美丽和价值。费孝通在1988年“泰纳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0}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居民和广大农民受到大众文化的鼓动,逐渐抛弃对乡村文化的崇敬和追求,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日益消解,乡村传统艺术凋敝,固有的文化形式被遗忘和摧毁。乡村文化的衰落严重消减了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4.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裂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的过程,随之发生改变的是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转变中,应该有新的文化形式代替正在衰落的文化形式。如果在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新旧文化没有恰巧的衔接,就将会产生文化的断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精神归属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价值。乡村,正是承载和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主体部分。然而,随着乡村的衰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却面临着断层,直接危及民族文化的根脉与传承。2000年,我国有360万个村落,2001年下降到270万个,现在自然村落只有200万个左右。我国平均每天消失1.6个传统村落。伴随着传统村落消失的正是乡村文化。传统村落以及它承载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11}。

除此之外,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乡村变得“空心化”。我国乡村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农民,失去了农民的乡村,变得不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文化发展失去智力支持,乡村文化也因此而失去了传承的“活体”。

三、重塑乡村文化,激活美丽中国的生命因子

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中国整体传统文化的最生动的体现,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交往特征、风俗习惯等。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乡村的血液,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根基。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文化价值冲突、碰撞过程中,要重塑乡村文化,激活美丽中国的生命圈子,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留住乡村文化的传承载体

古老的村庄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如果与真实的文化场景相隔离,就达不到人们深层次感知文化本质的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12}随着乡村文化载体的城市化,乡村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也随之丧失。因此,留住乡村的味道,守住乡愁,关键在于维护好乡愁的载体。在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坚决不能拆掉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和具有审美财富价值的古老村庄的“银行”,去建起现代化水泥城镇的“贷款处”。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土机推不出和谐社会,大拆大建建不起美丽中国,钢筋水泥筑不起美好的中国梦”。《光明日报》曾刊文呼吁“城市化,不能把‘遗产铲掉”{13}。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古老的乡村成为传承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成为保存乡村记忆的重要场所和基地。

留住乡村文化传承载体,首先,要留住乡愁,就是要保留乡村的“原汁原味”。保留乡村特色的风格风貌,保持乡村风格的多姿多彩,或是一片草地、一群牛羊、一坡果园;或是一座青山、一条小河、一汪水田; 或是一条古道、一座磨盘、一座村庄。其次,要进一步恢复、完善公共空间建设,包括古老的庙宇、祠堂、戏台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空间;传统的婚丧礼仪、庙会活动、节日表演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形式和媒介。再次,要留住乡村文化传承的“活体”。乡村文化和精神走向要得以延存,关键在于农民。要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回归乡村,让领略美丽乡村风采的城里人自己体验、赏读、驻足乡村,让自然与人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居住在农村的人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

2.重塑农民“以乡土为本”的价值观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鄉村的景观,还要有乡人生活的“活生生”的氛围。农民是乡村文明最具资格、最具品位、最具权威的阐释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重塑农民“以乡土为本”的价值观,使之具备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endprint

首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规范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指导价值观,将适合乡村优秀文化传承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传递给农民群众,引领农民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道德观念,形成适合农民生活、知识、工作水平的现代价值观。其次,要用文化的方式来重建文化,结合现代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重建中国乡村新文化,帮助农民培育理性思维方式和积极开放心态,解决农民精神荒漠化、无根化的状态。再次,要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富有乡土风情的文艺活动,引领农民重新建立起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积极在实践中改变农民传统负面的价值观念。重塑农民“以乡土为本”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广大农民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让居住在农村的百姓有幸福感和文化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建立具有自主性和伸展性的现代乡村文化新认同。

3.以文化惯性保持乡村文化多样性

文化本身就具备一种惯性的特征,在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时,虽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绝不可能从“过去的”文化中完全跳脱出来。虽然原有的文化依然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干扰和影响,但不可能变成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有学者就认为,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乡村产生了不断的冲击,但是乡村文化本身的传承并没有彻底断裂。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或多或少地维持着原有的关系网络,并且在这个传统的关系网络中汲取营养。{14} “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但乡村始终哺育着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幻梦。”{15}与乡土相连并产生的人类情感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会也不应该终结。过去存留下来的乡村文化基本模式已经被瓦解,但它们的一些内容仍然在乡村生活中发挥着作用。由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构成的传统民间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吸收着各种文化资源,仍然艰难地在一些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的努力下传承着。因此,留住美丽乡村的“根”,保持文化多样性,必须要重视文化惯性的力量。

首先,要积极改变相当一部分乡村古老的艺术文化形式后继无人的局面,乡村文化形成活态传承就是要鼓励农民或来自各地的爱好者接触、参与、持久学习。其次,要多元化地对传统乡村文化精华再认同,将有价值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地保护起来,唤起本地乡民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再次,要以文化惯性的力量积极复活已经消逝的乡村文化,文化一旦遇到合适的环境和土壤,便会产生复活的动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正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4.乡村文化弥合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现代化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多种意义上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如何守护这个民族的文明之根,使之在一代代人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传承,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发挥它该有的作用;如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的优秀部分与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些都成为乡村文化能否弥合现代化走势的关键。

首先,要在把握乡村文化转型的基础上尊重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那种把乡村文化的任何改变都视为走向叛逆的看法是片面的。其次,乡村文化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优化选择应该是整合城乡文化。文化本身所固有的传递性、差异性、发展性为城乡文化整合提供了依据和可能,城乡关联的不断加强为城乡文化整合提供了必要条件。城乡文化整合既让城市文化增添感情色彩,又让乡村文化更具现代格调。在文化的孕育、交流、冲突、融合的过程中,各取所需,各去其弊,消除差距。再次,通过继承传统精华、吸收现代灵气和创新整合三个环节实现乡村文化的再创新。在乡村文化再创新中既要还原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品格,又要踏上以传统为基础的文化现代化道路。乡村文化只有以这样的思路弥合现代化的走势,才能形成既根植于乡村特色又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

总之,乡土文化重塑的呼吁不是一种怀旧情绪的宣泄,而是关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厚重、自然、淳朴的乡土民风,善良、温情、坚强的生存姿态,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农民性格等,是在农耕文明中历经风风雨雨而孕育积淀形成的,反映出具体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操守和行为方式。这种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维系民族精神的历史纽带,是维护乡村秩序的基本依据,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厚文化根基。

注释:

{1}[美]亚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德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4.

{2}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1卷[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12-613.

{3}赵建军.如何实现美丽中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49.

{4}[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北京:三联书店,2005:109-110.

{5}李晓明.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J].长白学刊,2012(4).

{6}黄永林.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代与传统[J].民俗研究,2008(4).

{7}{11}冯骥才.我守望着乡村,我不想一个人守望乡村[EB/OL].http://www.wtoutiao.com/p/19f8vgk.html.

{8}[美]马歇尔·萨林斯著,王铭铭等译.甜蜜的悲哀[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41.

{9}[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71.

{10}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

{13}刘先琴.城市化,不能把遗产铲掉[N].光明日报,2013-01-31.

{14}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4).

{15}[法]孟德拉斯.農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6.

责任编辑:周青

(本文发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2016年第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