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水上人家的婚礼歌

2017-07-01 21:21陈汉泉
西江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亲戚朋友新郎男方

陈汉泉

风情风物

梧州水上人家的婚礼歌

陈汉泉

长期以来,位于三江交汇处的梧州,有众多船民在水上劳动、在船上居住,形成了水上人家特有的风俗习惯。船民的传统婚礼非常有特色,具有鲜明的水上风情,婚礼过程中,一首首婚礼歌渲染出喜庆的气氛。这些婚礼歌有的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有的是民间歌师教的,有的是看别家婚礼时学来的,也有很多是新人即兴唱出的。

在传统的水上婚礼上,新娘出嫁时,父母要请来亲戚朋友,先为女儿举行送嫁仪式。送嫁仪式大多数在船上举行,如果家里没有较大的船,就租借一艘专门举行水上婚礼的排船作为喜船(也有人在岸边搭建喜棚举行送嫁仪式的)。婚礼在喜船上举办,女方家人就在船头搭起彩棚,披上红绸和松柏枝叶,插上彩旗。送嫁仪式一般都是在宾客吃完晚饭以后进行的。

首先是“上头”。就是由一位品行性格好的大婶给新娘梳头,把长发梳成漂亮的圆髻,插上美丽的头饰。这时,新娘便会唱起《上头歌》(每种仪式的歌曲都有好几首,《上头歌》有好几首,新娘也可以即兴而唱)。新娘唱道:

家婶呵,往朝梳头我唔(不)在镜,

今朝在镜我面向东南(呵)。

家婶呵,剃刀修眉眯眯笑,

红丝绿丝盘髻我百无忧愁。

家婶呵,一手抓埋我幽丝发,

同我挑开三下我离别爹娘(呵)。

家婶呵,丝发抽高盘髻头(呵),

一梳一捋髻仔光亮(呵)。

梳完头后,新娘穿上红绸衣和绿裙子,走进喜堂拜谢亲戚朋友。喜堂中间摆设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花烛、柏枝、橘子、熟鸡、礼饼、花生、米斗,再摆上尺子和剪刀等,表示新娘针线活很好,心灵手巧。

其次,是“开烛”、“点花烛”。点龙凤花烛是传统婚礼的重要仪式,要选一对生活幸福的夫妻点烛,这对夫妻点亮龙烛时便会对新娘唱道:

好日啦

细姐,

你等我二人净手发起明凤。

灯烛点光照在银陵殿

细姐,

红光艳映是妹会结佳期(呵)。

新娘接着唱道:

龙烛一双左边绣龙右边绣凤(呵),

又绣出娇娥美女打扫花园(呵)。

龙烛一双龙对凤(呵),

龙头仰起扶住亲爷(呵),

龙尾弯鸾盘住亲母(呵),

四边龙爪扶住细舅(呵)。

龙烛一双尽秀茂(呵),

烛光似花笑吟吟(呵)。

点烛以后,新娘便在围成一圈的宾客面前“绕台围”,这是最有特色的婚礼仪式。由“头公”、两个拿小灯笼的小姨、新娘、手拿花伞的伴娘,还有手拿卷起的席子当舵的尾艄等六人,组成—个船形,摆动身体起舞,绕着摆在中间的桌子走动,模拟小船在绕着圆圈行驶。新娘手拿鹅毛扇,边舞边唱,先唱《天上七家姐歌》,然后唱《绕台围歌》,歌中充满感情,表达新娘对亲人和亲戚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绕台围”的过程中,新娘还会见什么就唱什么,使《绕台围歌》内容更加丰富。如桌子上摆着熟鸡,民间一般把鸡比喻为凤凰,于是新娘便唱道:

凤凰上台有对眼,

畀(畀,意思为给)些眼力看姑娘。

凤凰上台有对耳,

畀些耳目听姑言。

凤凰上台有条利(利,意思为舌头),

吉吉利利我兄赚银。

凤凰上台有双翼,

飞高天上创世界。

凤凰上台有条尾,

创世还看尾后高!

新娘“绕台围”时,也会与亲戚朋友对唱,如同一场精彩的歌舞表演。“绕台围”把船民最熟悉的划船情境,用歌舞形式融入婚礼仪式中,使水上人家的婚礼独具异彩。

不管是在喜船还是在岸边喜棚举行送嫁仪式,“绕台围”完成以后,新娘和宾客都要围坐在喜船上唱歌,称为“坐花”或“坐夜”。新娘先唱歌感谢亲戚朋友参加送嫁仪式,然后和祖父母、父母、姐妹、兄弟、舅父等进行唱叹。新娘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唱叹对家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中间也会穿插亲戚朋友与新娘的联唱。这些唱叹非常感人,充满感情。例如新娘的《谢母歌》唱道:

一条背带背生根,

一条背带背成人。

背得成人人长大,

叩头下礼谢母恩。

新娘还唱出了姐妹间依依不舍的亲情:

细姐妹,

姐是裙披妹是带呀,

裙披裙带不分离!

细姐妹,

手拎薄刀切薄藕呀,

藕丝难断姐妹难分离!

“坐夜”唱歌一首接一首,从不间断。大家一边唱歌,一边交谈,直到第二天清晨,新郎的礼船来了才停止。

男方的礼船(习惯称礼艇)搭起彩棚,挂起—对红灯笼,船的四边插上四支红绿彩旗,载着礼品,礼品有猪肉、鸡、糯米、礼饼、龙眼干、荔枝干、花生、槟榔、柿饼等。船上有媒婆和男方的亲戚朋友,由四个女青年连夜划船赶来,一路唱着迎新歌,清晨便来接新娘。天刚亮时,男方的礼船到了新娘喜船附近,男方的人便会唱起《礼艇歌》,歌的节奏感很强,合着划船的节奏,边划边唱:

礼艇开,礼艇埋(埋,意思是近),

亚姑大姐棹船来。

上角好湾风又狂,

下角好湾船难埋。

礼艇开,礼艇埋,

风大难湾怎样埋?

边个系亲大嫂,

抛条铁链就拉埋。

可是女方亲友故意不让新郎的礼船湾泊过来,要对歌对得好才能接新娘。这时候江面上一方问歌,一方答歌,非常热闹。对歌内容非常丰富,有问渔家生活的,有问地名的,有问大家熟悉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人物的。例如,新娘礼船的人问:

乜人(乜人,意思是谁人)出世着(着,意思是穿)花衫?

乜人出世挽花篮?

乜人握朝唔得晚?

乜人杀嫂上梁山?

新郎礼船的人答:

观音出世着花衫,

蓝采和出世挽花篮,

蒙正握朝唔得晚,

武松杀嫂上梁山。

也有问地名风物的。例如,这边问:

梧州河口有几道关?

乜野(乜野,意思是什么)渡头众船湾?

乜野庙堂有对石狮子?

边位(边位,意思是哪一位)菩萨住在海中间?”

那边答:

梧州河口有三道关,

牛屎码头众船湾,

三界庙堂有对石狮子,

系笼洲菩萨住在海中间。

对歌后两只船泊在—起,男方送礼品过船,然后新娘头上盖着红绸,伴娘一边打伞,—边扶着新娘过船。后面有小姨抬着嫁妆一起过船。这时,男方又唱起“多谢亲家呀,红粉娇娥过我家,多谢亲家娘,红粉娇娥过我乡”的迎亲歌,接着燃放鞭炮,然后划着礼船载着新娘,回到新郎的喜船上拜堂。

拜堂前,亲戚或好友给新郎穿上长衫,戴上毡帽,披上红绸,戴上红花,称为“上红”,帽上还插着金色的花,称为状元花。在新郎穿衣戴帽过程中,亲戚好友都在旁边唱歌,唱词很美,例如,给新郎披上红绸时唱的《上红歌》:

绿茸茸,上条红,

映得山红水也红,

映得山红托住蛾眉月,

映得水红好似淡芙蓉。

新郎穿好新婚礼服,然后见新娘。一对生活幸福的夫妻点亮花烛后,新郎便挑开新红绸,称为“挑箩炮”,在旁边的宾客风趣地唱:

箩炮花,

挑开箩炮见牡丹花。

未知牡丹得咁(咁,意思是这么)靓,

早知咁靓我哥置早十年家。

大家唱完,现场响起阵阵笑声,然后新郎新娘拜堂。这时,宾客纷纷祝贺,唱拜堂歌,把婚礼推向高潮。拜堂以后,大家一齐饮喜酒、吃饭。饮完喜酒,大家又高兴地坐在船上唱喜歌,称为“坐夜”,庆贺新郎新娘喜结良缘,祝贺他们百年好合,婚姻美满。一般来说,婚礼要到午夜才结束。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亲戚朋友新郎男方
新郎与新狼
骄傲的蚊子
男方拒不配合,婴儿出生证明能办理吗?
参照群体对中国奢侈品从众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
自制
减肥
女方有第三者,离婚时男方能否要求女方过错赔偿?
《笑一笑》
《笑一笑》
小孩非亲生,女方出走后男方可否把小孩送福利院?